城市污泥与餐厨垃圾渗滤液共消化机制的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4-03-20 03:03
城市污泥和城市垃圾是城市的两大难以处理的污染源,是城市发展所面临的两大日益严重的问题。论文针对三峡库区污泥厌氧消化效率低、含固率高、热值水平相对较低(VS/TS在25%~40%之间)的问题,结合餐厨垃圾渗滤液有机物含量高、C/N比高的特点,研究了城市污泥、餐厨垃圾渗滤液共消化过程,优化了共消化促进生物产气的条件,并初步获得了污泥/渗滤液联合消化产气的反应机理。 添加垃圾渗滤液显著提升了甲烷气的产生,添加生、熟垃圾渗滤液的累计甲烷产量分别是未添加渗滤液污泥消化产气量的1.2和4.6倍,累积甲烷产量分别为:542.3mL、2102.2mL,VS/TS去除率分别为15.3%、26.3%。共消化过程对出水SCOD的值并无明显影响,出水COD基本稳定在182~408mg/L。 在污泥/熟垃圾渗滤液混合体积比的优化实验中,标准状态下,发现当污泥/渗滤液的体积比为10:1时,累积产甲烷量最大,为1853.9mL,10:1、20:1、40:1、60:1时的甲烷最大单位产量分别为1.012、1.058、0.782、0.2945L/g VS。但是由于所添加渗滤液初始pH的影响,导致10:1工况下系统初始产...
【文章页数】:9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城市污泥的特性及处理处置现状
1.1.1 城市污泥的形成与来源
1.1.2 城市污泥的性质及危害
1.1.3 城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现状
1.1.4 城市污泥处理存在的问题
1.2 垃圾渗滤液的性质及处理现状
1.2.1 垃圾渗滤液的性质及危害
1.2.2 垃圾渗滤液处理现状
1.2.3 垃圾渗滤液处理存在的问题
1.3 污泥厌氧消化技术
1.4 污泥联合厌氧消化技术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1.5.1 课题研究的目的
1.5.2 课题研究的内容
1.6 课题研究的意义
2 试验材料与测试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实验设备
2.3 实验仪器及方法
2.3.1 实验仪器
2.3.2 实验设计
2.3.3 分析方法
3 餐厨垃圾渗滤液的特性研究
3.1 实验装置
3.2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垃圾渗滤液体积的变化
3.3.2 垃圾渗滤液 pH 值的变化
3.3.3 垃圾渗滤液 COD 浓度的变化
3.3.4 垃圾渗滤液含氮量的变化
3.3.5 渗滤液 C/N 比的变化
3.3.6 垃圾渗滤液的三维荧光光谱特性
3.4 本章小结
4 不同垃圾渗滤液对污泥厌氧消化产气的影响
4.1 试验方法
4.2 测试项目与测试方法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联合厌氧消化中甲烷气产量
4.3.2 pH 与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变化
4.3.3 碱度及 VS/TS 的变化
4.3.4 污泥上清液 COD 浓度的变化
4.3.5 污泥脱水性能
4.4 本章小结
5 不同污泥/渗滤液体积比对污泥厌氧消化系统的影响
5.1 试验方法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5.2.1 联合厌氧消化中甲烷气产量
5.2.2 pH 与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变化
5.2.3 碱度及 VS/TS 的变化
5.2.4 污泥上清液 COD 浓度的变化
5.2.5 调节渗滤液 pH 对共消化产气的影响
5.2.6 联合消化的产气动力学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渗滤液堆肥时间对污泥厌氧消化系统的影响
6.1 试验方法
6.2 实验结果与分析
6.2.1 联合厌氧消化中甲烷气产量
6.2.2 pH 与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变化
6.2.3 碱度及 VS/TS 的变化
6.2.4 污泥上清液 COD 浓度的变化
6.3 本章小结
7 反应器微生物种群多样性研究
7.1 材料与方法
7.1.1 污泥总 DNA 的提取
7.1.2 PCR 扩增
7.1.3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和产物分析
7.1.4 分析方法与实验仪器
7.2 结果与分析
7.2.1 污泥总 DNA 提取及 V3 区 PCR 扩增产物分析
7.2.2 反应器微生物多样性分布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及建议
8.1 结论
8.2 论文创新点
8.3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本文编号:3932860
【文章页数】:9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城市污泥的特性及处理处置现状
1.1.1 城市污泥的形成与来源
1.1.2 城市污泥的性质及危害
1.1.3 城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现状
1.1.4 城市污泥处理存在的问题
1.2 垃圾渗滤液的性质及处理现状
1.2.1 垃圾渗滤液的性质及危害
1.2.2 垃圾渗滤液处理现状
1.2.3 垃圾渗滤液处理存在的问题
1.3 污泥厌氧消化技术
1.4 污泥联合厌氧消化技术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1.5.1 课题研究的目的
1.5.2 课题研究的内容
1.6 课题研究的意义
2 试验材料与测试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实验设备
2.3 实验仪器及方法
2.3.1 实验仪器
2.3.2 实验设计
2.3.3 分析方法
3 餐厨垃圾渗滤液的特性研究
3.1 实验装置
3.2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垃圾渗滤液体积的变化
3.3.2 垃圾渗滤液 pH 值的变化
3.3.3 垃圾渗滤液 COD 浓度的变化
3.3.4 垃圾渗滤液含氮量的变化
3.3.5 渗滤液 C/N 比的变化
3.3.6 垃圾渗滤液的三维荧光光谱特性
3.4 本章小结
4 不同垃圾渗滤液对污泥厌氧消化产气的影响
4.1 试验方法
4.2 测试项目与测试方法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联合厌氧消化中甲烷气产量
4.3.2 pH 与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变化
4.3.3 碱度及 VS/TS 的变化
4.3.4 污泥上清液 COD 浓度的变化
4.3.5 污泥脱水性能
4.4 本章小结
5 不同污泥/渗滤液体积比对污泥厌氧消化系统的影响
5.1 试验方法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5.2.1 联合厌氧消化中甲烷气产量
5.2.2 pH 与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变化
5.2.3 碱度及 VS/TS 的变化
5.2.4 污泥上清液 COD 浓度的变化
5.2.5 调节渗滤液 pH 对共消化产气的影响
5.2.6 联合消化的产气动力学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渗滤液堆肥时间对污泥厌氧消化系统的影响
6.1 试验方法
6.2 实验结果与分析
6.2.1 联合厌氧消化中甲烷气产量
6.2.2 pH 与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变化
6.2.3 碱度及 VS/TS 的变化
6.2.4 污泥上清液 COD 浓度的变化
6.3 本章小结
7 反应器微生物种群多样性研究
7.1 材料与方法
7.1.1 污泥总 DNA 的提取
7.1.2 PCR 扩增
7.1.3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和产物分析
7.1.4 分析方法与实验仪器
7.2 结果与分析
7.2.1 污泥总 DNA 提取及 V3 区 PCR 扩增产物分析
7.2.2 反应器微生物多样性分布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及建议
8.1 结论
8.2 论文创新点
8.3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本文编号:39328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932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