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云南建设面临的难题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4-04-09 21:16
生态之美是云南省的根本特质,七彩云南之美誉也由此得来。党的十八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之后,具有独特生态特质与生态资源的云南省顺其自然地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在此背景下,生态云南建设不仅是云南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同时也将成为推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典范力量。然而,由于云南脆弱的生态环境,以及非理性的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生态云南建设面临诸多困境和挑战。论文从探讨如何推动云南生态文明建设入手,系统地分析了生态云南建设的理论合理性与现实合理性,深入阐明生态云南建设面临的多重实践难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启示性的对策建议。论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分析了论文的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本文的创新与难点;论文第二部分从理论层面探讨了生态云南建设的理论缘起,指出工业文明境域下的云南面临“工业强省”与“生态立省”的纠结、“征服自然”与“敬畏自然”的碰撞,以及“同质单一性”与“丰富多样性”失衡等诸多困惑;论文第三部分深入分析了生态云南建设的现实合理性,云南独特的生态地理位置、以生态为依托的产业结构,以及崇尚自然的少数民族文化传统,凸显了云南...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提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3 本文的创新与难点
2 生态云南建设的理论缘起
2.1 云南步入工业文明的困惑
2.1.1 “工业强省”与“生态立省”之纠结
2.1.2 “征服自然”与“敬畏自然”之碰撞
2.1.3 “同质化和单一性”与“丰富性和多样性”之失衡
2.2 生态云南的理论提出及其建构
2.2.1 萌芽阶段
2.2.2 发展阶段
2.2.3 成熟阶段
3 生态云南建设的现实合理性
3.1 特殊的地理环境
3.1.1 我国西南地区的生态安全屏障
3.1.2 生物多样性的典范
3.2 以生态为依托的产业结构
3.2.1 基于生态的旅游业
3.2.2 得天独厚的生态农业
3.3 崇尚自然的少数民族文化传统——以贝叶文化与布依族文化为例
3.3.1 傣族人民的“贝叶文化”
3.3.2 布依族人民对大自然的敬畏
4 云南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实践难题
4.1 生态脆弱的高原地区
4.1.1 世界最大的喀斯特出露地形区
4.1.2 生态脆弱的高原湖泊
4.2 过快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
4.2.1 过快的城市化发展
4.2.2 矿产资源的过度开发
4.2.3 部分重型工业转移
4.3 旅游资源的非理性开发
4.3.1 旅游资源承载能力的弱化
4.3.2 “人化”的旅游资源
4.4 严峻的农村生态问题
4.4.1 加剧的农村面源污染
4.4.2 贫困与生态的恶性循环
4.4.3 不健全的生态补偿机制
5 生态云南建设的对策思考
5.1 从“祛魅”到“返魅”:重构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云南生态文化
5.1.1 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生态理念
5.1.2 尊重生命价值、合乎“情理性”的生态道德观
5.1.3 天人合一的生态审美价值
5.2 以“生态立省、环境优先”为本继续优化产业结构
5.2.1 合理打造“现代化农业庄园”
5.2.2 立足生态优化工业结构
5.2.3 理性引导旅游业
5.3 凸显云南生态特质着力保护本土生物多样性与文化丰富性
5.3.1 超越传统人类中心论:保护云南生物多样性的反思
5.3.2 发挥云南少数民族人民主体性作用保护文化丰富性
5.4 进一步完善环境责任追究制度
5.4.1 进一步加强法制化建设
5.4.2 明确地界定环境执法主体职权
5.4.3 进一步保障地方政府足够的环境执法资源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按姓氏排列)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本文编号:3949650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提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3 本文的创新与难点
2 生态云南建设的理论缘起
2.1 云南步入工业文明的困惑
2.1.1 “工业强省”与“生态立省”之纠结
2.1.2 “征服自然”与“敬畏自然”之碰撞
2.1.3 “同质化和单一性”与“丰富性和多样性”之失衡
2.2 生态云南的理论提出及其建构
2.2.1 萌芽阶段
2.2.2 发展阶段
2.2.3 成熟阶段
3 生态云南建设的现实合理性
3.1 特殊的地理环境
3.1.1 我国西南地区的生态安全屏障
3.1.2 生物多样性的典范
3.2 以生态为依托的产业结构
3.2.1 基于生态的旅游业
3.2.2 得天独厚的生态农业
3.3 崇尚自然的少数民族文化传统——以贝叶文化与布依族文化为例
3.3.1 傣族人民的“贝叶文化”
3.3.2 布依族人民对大自然的敬畏
4 云南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实践难题
4.1 生态脆弱的高原地区
4.1.1 世界最大的喀斯特出露地形区
4.1.2 生态脆弱的高原湖泊
4.2 过快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
4.2.1 过快的城市化发展
4.2.2 矿产资源的过度开发
4.2.3 部分重型工业转移
4.3 旅游资源的非理性开发
4.3.1 旅游资源承载能力的弱化
4.3.2 “人化”的旅游资源
4.4 严峻的农村生态问题
4.4.1 加剧的农村面源污染
4.4.2 贫困与生态的恶性循环
4.4.3 不健全的生态补偿机制
5 生态云南建设的对策思考
5.1 从“祛魅”到“返魅”:重构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云南生态文化
5.1.1 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生态理念
5.1.2 尊重生命价值、合乎“情理性”的生态道德观
5.1.3 天人合一的生态审美价值
5.2 以“生态立省、环境优先”为本继续优化产业结构
5.2.1 合理打造“现代化农业庄园”
5.2.2 立足生态优化工业结构
5.2.3 理性引导旅游业
5.3 凸显云南生态特质着力保护本土生物多样性与文化丰富性
5.3.1 超越传统人类中心论:保护云南生物多样性的反思
5.3.2 发挥云南少数民族人民主体性作用保护文化丰富性
5.4 进一步完善环境责任追究制度
5.4.1 进一步加强法制化建设
5.4.2 明确地界定环境执法主体职权
5.4.3 进一步保障地方政府足够的环境执法资源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按姓氏排列)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本文编号:39496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949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