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生物质燃烧对上海夏季大气细颗粒物(PM 2.5 )的贡献解析

发布时间:2024-04-25 04:55
  生物质燃烧包括森林火灾、草原大火、农田废弃秸秆焚烧和民用生物质燃料燃烧等,是全球大气颗粒物(PM)和气体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之一,影响区域空气质量、地球辐射平衡、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除了局地和区域规模的影响之外,生物质燃烧烟羽还能够通过长距离输送对全球环境产生影响。 对中国生物质燃烧及其影响的研究,还相对较少,而且相关文章主要集中在北京、广州等地,上海地区生物质燃烧影响的资料较少。另外,夏季由于气温高、日照强烈,大气中的有机物容易发生降解,因此常规方法对生物质燃烧贡献的估算可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需要进行合理评估。 为了解上海夏季的生物质燃烧情况,本研究利用大流量采样器在上海环科院、松江、奉贤、崇明和惠南五个地点采集了50个大气细颗粒物样品,上海环科院、松江、奉贤和崇明四个采样点为同时采样,具体时间为2012年7月11日至2012年7月20日,浦东惠南采样点采样时间为2012年7月22日至31日。利用离子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分别分析了细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和有机物的组成,研究了生物质燃烧对上海夏季大气细颗粒物的贡献,并对两种常用方法的结果及其优缺点进行了比较,评估了光化学反应导致的有机物降解...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生物质燃烧概况
    1.2 生物质的化学组成、燃烧过程及影响因素
        1.2.1 生物质的化学组成
        1.2.2 生物质燃烧过程及影响因素
    1.3 生物质燃烧的研究现状
        1.3.1 我国生物质燃烧现状
        1.3.2 生物质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1.3.3 生物质燃烧示踪物及检测方法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样品采集和实验流程
    2.1 大气细颗粒物(PM2.5)样品的采集
        2.1.1 采样点位
        2.1.2 样品采集
    2.2 样品的预处理及仪器分析
        2.2.1 试剂及药品
        2.2.2 水溶性钾离子的分析
        2.2.3 左旋葡聚糖的分析
        2.2.4 有机碳(OC)、元素碳(EC)分析
        2.2.5 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2.2.5.1 准确度
            2.2.5.2 空白
            2.2.5.3 实验操作过程
    2.3 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脉冲安培检测技术(HPAEC- PAD)分析左旋葡聚糖
第三章 PM2.5中生物质燃烧示踪物的空间分布
    3.1 左旋葡聚糖
        3.1.1 左旋葡聚糖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3.1.2 左旋葡聚糖与有机碳(OC)及 PM2.5质量的比值
        3.1.3 左旋葡聚糖与有机碳、细颗粒物的相关性分析
        3.1.4 左旋葡聚糖与甘露聚糖(Mannosan)、半乳聚糖(Galactosan)的关系
    3.2 水溶性钾离子
        3.2.1 水溶性钾离子的浓度空间分布特征
        3.2.2 非海盐水溶性钾离子与有机碳(OC)和细颗粒物(PM2.5)比值
        3.2.3 非海盐水溶性钾离子与有机碳(OC)和细颗粒物(PM2.5)的相关性
    3.3 左旋葡聚糖与非海盐钾离子的比值和相关性
    3.4 左旋葡聚糖的化学稳定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生物质燃烧示踪物与细颗粒物中其它组分的相关性分析
    4.1 上海夏季大气细颗粒物中主要组分的浓度及组成
        4.1.1 饱和烷烃
            4.1.1.1 正构烷烃的空间分布及源识别
            4.1.1.2 藿烷的空间分布及源识别
        4.1.2 多环芳烃浓度和分布特征
        4.1.3 二次无机离子浓度和空间分布
    4.2 生物质燃烧示踪物与其它组分的相关性
        4.2.1 生物质燃烧示踪物与正构烷烃的相关性
        4.2.2 生物质燃烧示踪物与藿烷的相关性
        4.2.3 生物质燃烧示踪物与多环芳烃的相关性
        4.2.4 生物质燃烧示踪物与二次无机离子的相关性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应用分子示踪物估算生物质燃烧对大气细颗粒物的贡献
    5.1 以左旋葡聚糖作为示踪物判断生物质燃烧的贡献
        5.1.1 对大气细颗粒物中有机碳的贡献
        5.1.2 对大气细颗粒物质量的贡献
    5.2 以水溶性钾离子作为示踪物判断生物质燃烧的贡献
    5.3 左旋葡聚糖和钾离子估算生物质燃烧贡献的结果比较
    5.4 用校正后的左旋葡聚糖浓度估算生物质燃烧贡献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本文编号:39640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9640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2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