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物蒸发过程中温度对微生物活性及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4-06-02 13:37
生物蒸发(bioevaporation)是一项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新技术。连续共生物蒸发过程对餐厨垃圾(Food Waste,FW)及垃圾渗滤液浓缩液(Concentrated Landfill Leachate,CLL)的混合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由于生物蒸发技术主要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效应达到理想的污染物去除效果,因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生物酶活性与生物蒸发效率存在密切关系。此外,生物蒸发过程伴随着污泥床温度的动态变化,因此,探究生物蒸发期间温度对微生物群落演替及关键酶活性产生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意义。同时,随着垃圾渗滤液浓缩液的连续投加,基质内的重金属含量也会逐轮累积,因此探索生物蒸发过程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变化,对有效评估及控制重金属的环境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共生物蒸发过程中温度对堆体内酶活性,微生物群落以及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为此,将共生物蒸发过程分为7个温度阶段(初始阶段,升温阶段(30℃,50℃),最高温阶段,降温阶段(50℃,30℃),结束阶段)。选择三种水解酶(即蛋白酶,脲酶和磷酸酶)和脱氢酶来分析5轮共生物蒸发过程的不同温度阶段中酶活性变化。利用高通量测...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堆肥与生物干化过程中酶活性探究
2.3 堆肥与生物干化过程中微生物变化研究进展
2.4 堆肥与生物干化过程中堆体内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研究进展
2.5 结论与展望
第三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装置
3.3 样品和数据分析方法
3.3.1 物理性指标的测定方法
3.3.2 酶活性分析方法
3.3.3 微生物群落分析
3.3.4 死菌活菌原位分布观察
3.3.5 重金属总量及形态测定
3.4 实验所需药品及试剂
3.5 实验所需仪器
第四章 餐厨垃圾与垃圾渗滤液浓缩液共蒸发处理实验
4.1 生物干化污泥制备
4.1.1 脱水污泥空气干化过程
4.1.2 空气干化污泥生物干化过程
4.1.3 生物干化实验结果讨论
4.2 生物蒸发实验设计
4.3 结果讨论
4.3.1 堆体温度变化
4.3.2 堆体含水及VS变化
4.3.3 水分去除率及VS去除率比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温度对共蒸发过程中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5.1 脱氢酶
5.2 蛋白酶
5.3 脲酶
5.4 中性磷酸酶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温度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及死菌活菌原位分布情况
6.1 微生物多样性及丰度变化
6.2 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
6.3 死菌活菌原位分布状况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共蒸发过程中堆体内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变化
7.1 共蒸发不同温度阶段重金属总量变化
7.2 共蒸发不同温度阶段重金属形态变化
7.3 共蒸发不同温度阶段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本文编号:3987326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堆肥与生物干化过程中酶活性探究
2.3 堆肥与生物干化过程中微生物变化研究进展
2.4 堆肥与生物干化过程中堆体内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研究进展
2.5 结论与展望
第三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装置
3.3 样品和数据分析方法
3.3.1 物理性指标的测定方法
3.3.2 酶活性分析方法
3.3.3 微生物群落分析
3.3.4 死菌活菌原位分布观察
3.3.5 重金属总量及形态测定
3.4 实验所需药品及试剂
3.5 实验所需仪器
第四章 餐厨垃圾与垃圾渗滤液浓缩液共蒸发处理实验
4.1 生物干化污泥制备
4.1.1 脱水污泥空气干化过程
4.1.2 空气干化污泥生物干化过程
4.1.3 生物干化实验结果讨论
4.2 生物蒸发实验设计
4.3 结果讨论
4.3.1 堆体温度变化
4.3.2 堆体含水及VS变化
4.3.3 水分去除率及VS去除率比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温度对共蒸发过程中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5.1 脱氢酶
5.2 蛋白酶
5.3 脲酶
5.4 中性磷酸酶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温度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及死菌活菌原位分布情况
6.1 微生物多样性及丰度变化
6.2 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
6.3 死菌活菌原位分布状况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共蒸发过程中堆体内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变化
7.1 共蒸发不同温度阶段重金属总量变化
7.2 共蒸发不同温度阶段重金属形态变化
7.3 共蒸发不同温度阶段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本文编号:39873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987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