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锆活化颗粒天然沸石调控内源磷迁移转化的机制和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5-02-05 15:4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各大城市构建了大量人工湖和人工河道等景观水体,这些景观水域已成为城市居民观光、休闲的理想场所。景观水体通常具有水动力条件差和水环境容量小的特点,污染物一旦进入景观水体将极有可能造成景观水体生态环境的恶化,例如水体黑臭和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磷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营养元素之一,景观水体的磷主要来源于外源磷的输入和底泥内源磷的释放。底泥通常是水体污染物的重要归趋,当水体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过程发生改变时,底泥中蓄积的这些污染物将向上覆水中释放,严重影响景观水体修复工作的效果。因此,有效控制底泥中污染物的释放是景观水体修复工作的重要保证,更是实现景观水体“长治久清”的重要保障。目前,底泥内源磷释放的控制技术包括底泥疏浚、惰性材料(如沙子)原位覆盖、Ca(NO32添加、Al盐或Fe盐等絮凝剂添加、原位氧化作用、活性吸附材料薄型覆盖(活性覆盖)和活性吸附材料改良(活性改良)技术等。底泥活性覆盖技术和底泥活性改良技术具有控制底泥内源释放的高效性、操作简单等优点,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活性吸附材料的选择是影响底泥活...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原始颗粒天然沸石和锆活化

图2-1原始颗粒天然沸石和锆活化

上海海洋大学硕士2.3结果与讨论2.3.1材料的表征图2-1为原始颗粒天然沸石和锆活化颗粒图2-1(a)可见,天然颗粒沸石表面粗糙不平(b)可见,天然颗粒沸石表面的化学组成为2.33%、Na1.98%、K1.40%和Ca2.30%等,这与天然颗粒沸石表面形貌不同....


图3-1锆活化颗粒天然沸石的SEM图

图3-1锆活化颗粒天然沸石的SEM图

上海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ZrGZ-2和ZrGZ-3中锆含量分别为5.53%、13.43%和27.89%。图3-3为锆活化颗粒天然沸石的零电荷点。由图3-3可见,当溶液初始pH值为3~10时,锆活化颗粒天然沸石会导致溶液pH值的下降,这主要是因为锆活化....


图2-1原始颗粒天然沸石和锆活化颗粒天然沸石的SEM/EDS分析结果

图2-1原始颗粒天然沸石和锆活化颗粒天然沸石的SEM/EDS分析结果

图2-1为原始颗粒天然沸石和锆活化颗粒天然沸石的SEM/EDS分析结果。由图2-1(a)可见,天然颗粒沸石表面粗糙不平,并且表面存在许多小孔。由图2-1(b)可见,天然颗粒沸石表面的化学组成为O48.10%、Al7.15%、Si36.49%、Fe2.33%、Na1.98%....


图2-2 ZMGZ吸附动力学拟合曲线及参数

图2-2 ZMGZ吸附动力学拟合曲线及参数

图2-2为ZMGZ吸附动力学实验数据及拟合曲线。如图2-2所示,前6小时内锆活化颗粒天然沸石(ZMGZ)对水中磷酸盐的吸附速率较快,随后进入缓慢吸附阶段,直至吸附达到平衡状态。为了更好地理解ZMGZ对水中磷酸盐的吸附机制,我们采用准二阶动力学方程的非线性模型对实验研究结果进行拟合....



本文编号:40300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40300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b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