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灰色聚类法金沙江丽江段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本文关键词:基于灰色聚类法金沙江丽江段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利用灰色聚类法理论和原理,对金沙江丽江段600多km木高、松园桥、大具、老火房、红光、腊乌渡6个站点(断面)2016年水质监测结果主要污染物指标进行了水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金沙江丽江段时空分布污染较少,都达到了I类水质标准。用灰色聚类法评价水质,不仅方法简便,结论也符合实际。
【作者单位】: 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丽江分局;
【关键词】: 灰色聚类法 金沙江 丽江段 水环境质量 评价
【分类号】:X824
【正文快照】: 水环境质量是由众多影响因素组成的系统,隐含着非常多的参数,难以确定时空分布的影响,属于不确切的灰色系统。灰色聚类法充分考虑了环境变化的模糊性和环境系统的灰色性[1]。1灰色聚类法[2]灰类白化权函数聚类法是建立在灰数的白化函数生成基础上的一种方法,它是将聚类对象(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姚建玉;钟正燕;陈金发;;灰色聚类关联评估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花瑞祥;张永勇;刘威;杨逸航;;不同评价方法对水库水质评价的适应性[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6年06期
2 韩锦涛;李素清;;山西汾河水库水环境容量与需水量分析[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3期
3 阮艳荣;高茂庭;张颖;;基于改进的灰色聚类关联分析的水质评价[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5年20期
4 胡开明;李冰;王水;周家艳;田颖;;太湖流域(江苏省)水质污染空间特征[J];湖泊科学;2014年02期
5 陈娟;杨象梁;;灰关联分析法在黄家湖水质评价的应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年04期
6 陈娟;李杰;朱秋菊;;基于组合权重的模糊数学法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珠江现代建设;2013年01期
7 刘路;高品;陈刚;陈亮;;城市河流各水期水质变化分析[J];中国环境监测;2012年02期
8 赵秀春;;灰关联分析法在大沽河青岛段水质评价中的应用[J];水生态学杂志;2009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元;黎放;胡剑;;灰色关联分析法在聚类评估中的应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7年04期
2 马辉,马虹;清河门地区矿井水水质的灰色聚类分析[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5年03期
3 党耀国,刘思峰,翟振杰,唐学文;灰色综合聚类评估模型的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4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贤平,赵玉;用改进灰色聚类法综合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J];矿冶;1996年03期
2 黄澜,刘强,张迈生,余汉城;共原点灰色聚类法与等斜率灰色聚类法的比较[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3 朱庆峰;张淑娟;;灰色聚类法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广州环境科学;2004年02期
4 黄彩霞;张江山;李小梅;;宽域灰色聚类法在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导刊;2009年04期
5 吴祥庆;黎小正;秦振发;兰柳春;廖永志;庞燕飞;;应用等斜率灰色聚类法评价贝类养殖区表层沉积物[J];江苏农业科学;2011年02期
6 胡军;许丽忠;张江山;;基于改进灰色聚类法的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7 蓝华秀;陈盛;张江山;;灰色聚类法在水库富营养化评价中的应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8 蒋渊;;用灰色聚类法评价地面水质量[J];环境保护科学;1990年04期
9 张松滨;共斜率灰色聚类法与土壤环境质量评价[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1991年02期
10 李德忱;灰色聚类法在大气环境污染区划中的应用[J];干旱环境监测;199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月飞;;灰色聚类法在军校学员创新能力评价中的应用[A];全国高等学校电子技术研究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尹鹏博;改进的灰色聚类法在山区河道方案优选中的应用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6年
2 麻冰涓;基于改进的灰色聚类法的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灰色聚类法金沙江丽江段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35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423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