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景区环境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本文关键词:西藏景区环境管理体系建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西藏是我国西南边陲和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等方面的综合影响,西藏的生态系统出现稳定性降低、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等问题,突出表现为:大面积冰川退缩、地表沙化越来越严重、水土出现大面积流失、自然灾害频繁等。人的不断增加以及一些违背自然生态法则和浪费、破坏自然资源的人为活动,致使西藏的环境面临诸多的挑战,伴随着西藏旅游业的逐步升温,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衰退日益严重,环境保护与西藏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政府和群众关心、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由于西藏海拔高,高寒少氧,严酷的自然环境导致生态系统具有易变性、敏感性和不稳定性等脆弱特征。随着党和政府对西藏环境的越来越重视,西藏的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西藏目前的环境立法和对水、土地、固废、噪声以及大气的管理来看,还是主要用目标排放、非法排放罚款等方式进行管理,集中表现在先污染后治理。因此,研究适合西藏环境管理模式下的环境管理体系,可以达到对环境的前期干预、中间管理和末端治理,从始至终对环境管理过程和环境管理效果进行管控,以达到不断改进和不断提升的环境管理目的。本文是在西藏环境管理模式下,对西藏景区的环境管理体系建设进行研究,根据西藏景区环境的特殊性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管理的角度进行全面论述,以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为依据,并以林芝雅鲁藏布大峡谷景区建立和实施环境管理体系为例,进行充分论证。目的在于帮助西藏景区通过建立和实施环境管理体系,从管理角度对景区内各环境点存在的问题加以全面、系统的梳理和解决,使得西藏景区的环境得到更好的发展和保护,并为主要的环节提供管理思路。论文首先介绍了西藏景区环境管理体系建设的研究背景、基础概念和研究框架,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西藏的环境管理现状、环境运行模式、发展思路、存在问题等要素,提出了西藏景区环境管理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并对建设环境管理体系的意义、要求、形式、重点和难点以建设方法加以论述。再以雅鲁藏布大峡谷景区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为例,探讨怎样通过景区架构、管理规则、管理原则和管理模式来建立西藏景区环境管理体系。最后得出结论,西藏景区的环境管理缺乏技术体系、操作体系和监管体系。景区应从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和遵守法律法规的高度,不断提高环境管理意识和改善环境行为,并以IS014000标族为平台,结合本文论述的相关办法,建成一套完善、成熟的景区环境管理体系。
【关键词】:西藏 西藏环境 景区环境 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321;F592.7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绪论10-18
- 一、研究背景10-15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15-16
- 三、本文的框架结构16-17
- 四、研究方法17-18
- 第一章 西藏景区环境管理体系的现状18-29
- 第一节 西藏的环境特征18-22
- 1.1.1 水环境18-19
- 1.1.2 大气环境19
- 1.1.3 固体废弃物管理19-20
- 1.1.4 噪声环境20-22
- 第二节 西藏环境管理体系的状况22-27
- 1.2.1 环境立法22-24
- 1.2.2 环境执法24
- 1.2.3 执法能力24-25
- 1.2.4 执法效果25-27
- 第三节 西藏环境管理的成效27-29
- 第二章 西藏景区环境管理体系建设中问题和原因分析29-39
- 第一节 西藏环境管理模式的问题29-33
- 1.1.1 西藏现行环境管理模式29-32
- 1.1.2 西藏景区现行环境管理模式32-33
- 第二节 西藏景区环境管理体系的问题33-36
- 2.2.1 环境保护意识淡漠33-34
- 2.2.2 组织内部重视不够34
- 2.2.3 宣传引导力度不够34-35
- 2.2.4 环境保护缺乏主动性35-36
- 2.2.5 环境保护制度缺乏36
- 第三节 西藏景区环境管理体系建设的重点和难点36-39
- 第三章 西藏景区环境管理体系建设的对策与建议39-69
- 第一节 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关注要点39-40
- 3.1.1 环境的地域性39
- 3.1.2 生态的脆弱性39-40
- 3.1.3 影响的堆积性40
- 3.1.4 环保的特殊性40
- 第二节 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原则40-42
- 3.2.1 领导重视、全员参与41
- 3.2.2 污染预防、持续改进41-42
- 3.2.3 主动遵守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42
- 3.2.4 文件制度化42
- 第三节 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基本架构和运行模式42-46
- 3.3.1 景区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43-45
- 3.3.2 景区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模式45-46
- 第四节 西藏景区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过程46-68
- 3.4.1 景区环境管理手册的编制46-52
- 3.4.2 景区程序文件的编制52-66
- 3.4.3 环境绩效评价66-68
- 第五节 西藏景区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建议68-69
- 结论69-71
- 参考文献71-73
- 后记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亟待建立旅游景区环境评估机制[J];世界环境;2005年01期
2 孙晓晓;;我国旅游景区环境管理现状与研究[J];知识经济;2009年09期
3 李艳娜;周蓓;;景区环境控制指标体系研究——以三峡库区为例[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6年01期
4 吴艳;宋健峰;;旅游景区环境保护博弈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3期
5 李济成;;焦作市旅游休闲景区环境调查报告[J];改革与开放;2011年18期
6 田至美;重庆天坑地缝景区环境容量测算[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5年02期
7 彭凤;朱晓栋;;生态承载力研究综述及评价[J];商业时代;2013年24期
8 孙英杰;;大众环境教育的有效载体——浅谈旅游景区环境解说[J];环境教育;2012年08期
9 郑艳芬;;落实科学发展观 探索景区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新道路——鼓浪屿风景区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实践与探索[J];厦门科技;2009年05期
10 吴甫成,邹君,彭世良;湖南水府旅游区娄底景区环境评价与规划[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董晓莉;杨英;;南京夫子庙游憩者地方依恋研究[A];江苏省旅游发展30年学术论坛暨江苏省旅游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薇;百姓自觉行动 维护景区环境[N];鞍山日报 ;2007年
2 记者 张楠;六部门联手整治浏园景区环境[N];齐齐哈尔日报;2010年
3 平书;调研景区环境保护工作[N];黄山日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路榕;全面改善景区环境 大幅提升对外形象[N];贵阳日报;2013年
5 记者 章莹;品牌景区环境“体检”[N];无锡日报;2007年
6 记者 王黎 实习生 韩伟丽;省城将全面整治景区环境[N];发展导报;2008年
7 笪贤斌 詹熙;黄山景区环境管理体系通过专家现场审核[N];黄山日报;2009年
8 王燕 驻重庆记者 田凤;重庆首个景区环境监测点运行[N];中国旅游报;2010年
9 记者 张楠;六部门,十四天,打了一场漂亮仗[N];齐齐哈尔日报;2010年
10 记者张迎春;自治区政协进行“旅游景区环境保护情况”专题调研[N];亚洲中心时报(汉);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岳克旭;西藏景区环境管理体系建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
2 梁敏捷;旅游景区环境保护的机制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西藏景区环境管理体系建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01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450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