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改性荷叶对1,4-苯二酚和亮绿的吸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4 22:17

  本文关键词:改性荷叶对1,4-苯二酚和亮绿的吸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荷叶 三乙烯四胺 响应面分析方法 吸附 1 4-苯二酚 亮绿


【摘要】: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废水的循环和再利用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迫切需要寻求一种原料来源广泛、操作简单的方法来处理废水。吸附法操作简单、去除效果好、吸附剂种类众多等优点,在废水处理领域很受学者们关注。本文选用农业废弃物荷叶作为原料,用三乙烯四胺对荷叶进行改性,使改性后的荷叶能够用于吸附法处理阴离子染料和有机物废水。首先以荷叶为原料,使用三乙烯四胺对荷叶进行改性,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料液比(三乙烯四胺与荷叶的比)三个因素对荷叶改性工艺条件的影响。利用响应面分析方法优化出改性荷叶(简称MLL)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优化结果进行了验证。通过对相关系数和模型方差进行分析,表明响应面分析方法所建立的模型是可靠的。以1,4-苯二酚的吸附量为响应值,优化出的最佳改性条件为:反应温度为81.8℃,反应时间为228 min,料液比为3:1,在优化出的最佳条件下制备MLL,其对1,4-苯二酚的平均吸附量为0.649 mmol/g。同时以MLL对亮绿的吸附值为响应值,优化出MLL的最佳改性条件为:反应温度为87.2℃,反应时间为250 min,料液比为3:1,在最佳条件下制备的MLL,对亮绿的吸附量为0.147 mmol/g。其次,进行了MLL处理1,4-苯二酚和亮绿废水的批处理实验研究,考察了单因素如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溶液pH值、废水溶液初始浓度和体系温度等对吸附试验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MLL对1,4-苯二酚和亮绿的吸附时间分别为360 min和420 min。在温度为293 K时,MLL对1,4-苯二酚的饱和吸附量1.288 mmol/g,在温度298 K时,MLL对阴离子染料亮绿的饱和吸附量为0.501 mmol/g。升高温度能够促进MLL对有机物1,4-苯二酚和染料亮绿的吸附。为了深入探讨MLL对废水的吸附机理,进行了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选用了Langmuir、Temkin、Freundlich、Koble-Corrigan和Redlich-Peterson等温模型,对MLL吸附1,4-苯二酚和亮绿的试验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分析,结果表明:Langmuir和Temkin吸附等温模型能够较好的描述MLL对1,4-苯二酚的吸附行为;Langmuir、Freundlich和Temkin吸附模型能够很好的描述MLL对亮绿的吸附行为。用准一级动力学、准二级动力学、Elovich和颗粒内扩散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结果表明拟二级动力学模型能较好的描述MLL对1,4-苯二酚和亮绿的吸附过程,颗粒内扩散并不是吸附过程中唯一的控制步骤,整个吸附过程是由颗粒内扩散和膜扩散联合控制的。农业废弃物荷叶作为一种生物质吸附剂,可以很好的去除废水中的1,4-苯二酚和阴离子染料亮绿。
【关键词】:荷叶 三乙烯四胺 响应面分析方法 吸附 1 4-苯二酚 亮绿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47.3;X70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1 绪论11-20
  • 1.1 酚类废水的来源、特点及危害11
  • 1.2 染料废水的来源、特点和危害11-12
  • 1.3 废水处理的研究进展12-15
  • 1.3.1 化学处理法12-13
  • 1.3.2 生物处理法13-14
  • 1.3.3 物理化学处理法14-15
  • 1.4 吸附法处理废水的研究进展15-18
  • 1.4.1 活性炭吸附剂15-16
  • 1.4.2 矿物质吸附剂16-17
  • 1.4.3 树脂类吸附剂17
  • 1.4.4 农林业废弃物吸附剂17-18
  • 1.5 荷叶的应用现状18-19
  • 1.3.1 荷叶简介18
  • 1.3.2 荷叶的应用18-19
  • 1.6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思路19-20
  • 2 MLL的制备20-31
  • 2.1 概述20
  • 2.2 试验试剂、仪器和试验方法20-23
  • 2.2.1 试验试剂和仪器20-21
  • 2.2.2 试验方法21-23
  • 2.3 结果与讨论23-30
  • 2.3.1 响应面试验设计23-24
  • 2.3.2 MLL吸附 1,4-苯二酚的响应面试验数据分析24-27
  • 2.3.3 MLL吸附亮绿的响应面试验数据分析27-30
  • 2.4 小结30-31
  • 3 MLL对 1,4-苯二酚的吸附研究31-50
  • 3.1 概述31
  • 3.2 吸附模型31-34
  • 3.2.1 热力学吸附模型31-33
  • 3.2.2 动力学吸附模型33-34
  • 3.3 试验仪器和方法34-35
  • 3.3.1 试剂及仪器34-35
  • 3.3.2 试验方法35
  • 3.4 结果与讨论35-48
  • 3.4.1 吸附时间对吸附 1,4-苯二酚的影响35-36
  • 3.4.2 吸附剂用量对吸附的影响36
  • 3.4.3 溶液pH值对吸附的影响36-37
  • 3.4.4 吸附等温线模型37-41
  • 3.4.5 热力学参数的估算41-42
  • 3.4.6 动力学的研究42-48
  • 3.5 小结48-50
  • 4 MLL对阴离子染料亮绿的吸附50-65
  • 4.1 概述50
  • 4.2 试验仪器和方法50
  • 4.2.1 试验原料、试剂和仪器50
  • 4.2.2 试验方法50
  • 4.3 结果与讨论50-63
  • 4.3.1 吸附时间对MLL吸附亮绿影响50-51
  • 4.3.2 吸附剂用量对吸附亮绿的影响51-52
  • 4.3.3 溶液pH对MLL吸附亮绿的影响52-53
  • 4.3.4 初始浓度与温度对MLL吸附亮绿的影响53
  • 4.3.5 热力学的研究53-57
  • 4.3.6 热力学参数估算57-58
  • 4.3.7 动力学的研究58-63
  • 4.4 小结63-65
  • 5 结论与展望65-67
  • 参考文献67-73
  • 致谢73-74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炳林,马桂兰,钱庭宝;对-(叔-丁基)-枺苯二酚的合成[J];高分子通讯;1959年04期

2 宋健,王军波,鹿明,冯荣秀,陈磊;钛硅分子筛应用于苯二酚合成的研究[J];化学工业与工程;2002年02期

3 林衍华,陈秀宏,王华文,卢文奎;苯二酚生产工艺进展[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2年07期

4 龙德清,李德江,刘传银;双氯乙酸苯二酚酯的合成[J];合成化学;2004年05期

5 石勇;曹贵平;张明华;朱中南;;钛硅分子筛催化剂条件下苯酚羟化制苯二酚的过程[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6 杜亚平;;苯二酚的开发与生产进展[J];上海化工;2008年03期

7 王波;董云会;姜亚娟;张霏霏;;臭氧氧化法制备苯二酚的研究[J];山东化工;2011年03期

8 梁树k ;陈永兆;;枺苯二酚-铁(Ⅲ)络合物及其用于氟的测定[J];化学学报;1958年01期

9 赫崇衡,,汪仁;邻对苯二酚的合成方法[J];应用化学;1995年06期

10 王坚民,李燕;化妆品中苯二酚同分异构体的分离——高效液相色谱法[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琴;巨雪霞;刘茵;李春新;;3,3',5,5'-四甲基-4,4'-联苯二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A];甘肃省化学会二十六届年会暨第八届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2 陈卫东;张鹏云;;液晶中间体-3,3',5,5'-四甲基联苯二酚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A];甘肃省化学会二十六届年会暨第八届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3 靳明明;赵梅芳;李桂英;胡常伟;;载铁活性炭催化过氧化氢羟基化苯酚制备苯二酚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1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4 胡涌刚;徐向东;李欣欣;;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法检测染发剂中苯二酚异构体和苯酚[A];第三届全国微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刘绮文;谢天尧;石欲容;;苯二酚位置异构体的毛细管电泳-方波安培分离检测[A];第二届全国微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萧楠;苯二酚:樱桃好吃树难栽[N];中国化工报;2006年

2 大路;亚洲最大苯二酚装置7月投产[N];医药经济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赵云萍;4,4-二环己酮及其中间体的合成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2 宋阿娟;改性荷叶对1,4-苯二酚和亮绿的吸附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3 史国力;过氧化氢苯酚羟基化催化剂研究及工艺过程的探讨[D];天津大学;2006年

4 张志超;联苯二酚桥联双卟啉的合成及其光谱性质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5 耿龙;从LCP废弃物中回收高纯度4,4’-联苯二酚及4,4’-联苯二酚的合成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6 罗庆君;二对烯丙氧基乙氧基苯甲酸联苯二酚酯的合成、共聚以及改性不饱和聚脂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7 苏小龙;水滑石负载二氧化钛催化剂及其对苯酚羟化反应的活性[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8 童东绅;粘土基催化氧化复合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5195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5195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a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