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高活性硝化污泥的高效富集和生物强化效果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3 18:18

  本文关键词:高活性硝化污泥的高效富集和生物强化效果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硝化 硝化污泥 膜生物反应器 硝化菌富集 生物强化


【摘要】:城市污水厂是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入自然水体前至关重要的末端处理环节,特别是在一些饮用水源地上游的地区,对其控氮要求更加严格。硝化过程是城市污水厂生物脱氮法(即硝化-反硝化)的第一步,此过程的决定微生物为硝化菌。由于硝化菌具有生长速率低、世代周期长、对环境敏感的特点,在高浓度氨氮、(亚)硝氮、重金属、有机物等条件下,其硝化活性易受抑制,这导致了城镇污水厂硝化系统存在启动缓慢、易受冲击、冲击后恢复时间长等问题。当污水厂的硝化功能崩溃时,一般采用降低污泥负荷、延长污泥龄等手段,但需要3~6个月才能恢复,在恢复期内污水厂排水水质不达标。较之一般的废水处理方法,生物添加法可有针对地高效去除目标污染物及改善污泥性能;添加硝化菌可以快速地提高系统的硝化能力。目前投加的硝化菌剂以市售硝化菌剂为主,其菌种单一、成本高、环境相容性差,而硝化污泥具有菌种丰富、成本低、相容性好等优点,但目前需克服富集纯度低和富集速度慢等问题。本文对太湖上游的宜兴城市污水厂的硝化系统进行了冲击因素的筛查,针对不同冲击因素提出了应对措施。就高氨氮冲击因素,研究出一套低成本、高效富集硝化污泥的技术方法,对膜生物反应器(MBR)富集高硝化活性、高纯度硝化污泥的关键因素控制、富集效果、连续产出与添加强化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并通过生物添加试验,确立了其作为旁路系统应对市政污水高氨氮冲击和快速启动的投加方式与方法,分析了添加强化效果和强化前后生物相变化;并与市售硝化菌剂进行了硝化强化效果对比试验。主要结论如下:(1)宜兴城市污水厂硝化系统,氨氧化菌(AOB)和亚硝酸盐氧化菌(NOB)的数量相当,Nitrosomonas和Nitrosococcus为系统AOB的优势菌属,Nitrobacter和Nitrospira为系统NOB的优势菌属;高浓度易降解有机物和高浓度氨氮为冲击因素,有毒有害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锌离子)为其潜在冲击因素。(2)采用浸没式好氧MBR富集硝化污泥,在不排泥运行81 d时,硝化活性稳定在2600 mgN/(L·d)以上,污泥比硝化耗氧速率为43.2 mgO2/g(MLSS)·h-1,高于类似方法富集的文献报道水平;富集的硝化污泥中Nitrosomonas为AOB的优势菌属,Nitrobacter为NOB的优势菌属,硝化菌数和比例与市售硝化菌剂相当,种群丰富度较好。在SRT为20 d运行36 d之间,可连续、稳定产出硝化活性在2800 mgN/(L·d)以上、硝化菌数为3.1×1011cells/L、硝化菌比例为16.3%的硝化污泥,以此水平为污水厂主体硝化工艺更换一次硝化污泥的时间为8.57 d,明显优于一般方法。(3)筛选填料用以减少有机碳源消耗,提高硝化菌纯度。进水氨氮容积负荷为3.0 kgNH4+-N/(m3·d)、按体积比30%投加PVDF多孔填料环,有利于提高污泥的硝化活性和系统硝化稳定性;投加1 g/L粉末活性炭有利于提高污泥的沉降性和富集系统的硝化稳定性。各硝化污泥活性的差异可用分数级动力学方程定量评价。(4)应用于硝化系统的快速启动时,所富集的高活性硝化污泥按体积比10%、一次性投加,3 d即可实现处理电厂废水的间歇曝气序批式复合生物膜反应器硝化系统的快速、稳定启动,氨氮去除率可以稳定在大于97%的水平至少30 d以上。(5)富集的硝化污泥用于应对城市污水厂的高氨氮冲击时,按体积比14%、一次性投加、两次高氨氮冲击后,强化组氨氮去除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50.6%和13%,且停止高氨氮冲击后出水氨氮能迅速达标,硝化强化效果和相容性均较好。经过强化,系统种群丰富度明显增加、AOB和NOB均有增多,AOB中的Nitrosomonas和NOB中的Nitrobacter的菌数显著增多。强化前后AOB的优势菌属均为Nitrosomonas和Nitrosococcus,而NOB的优势菌种由Nitrospira变为Nitrobacter。在与市售菌剂抗高氨氮冲击对比试验中,相同投加量下、高氨氮冲击2 d时,投加硝化污泥组氨氮去除率比投加市售菌剂组高9.6%;市售菌剂三倍投加量时、高氨氮冲击2 d时,投加硝化污泥组氨氮去除率比投加市售菌剂组高5.5%。较好的相容性和抗高氨氮冲击稳定性的前提下,投加量远小于市政污水处理规模化应用的菌剂。
【关键词】:硝化 硝化污泥 膜生物反应器 硝化菌富集 生物强化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703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1章:绪论10-21
  • 1.1 硝化细菌及硝化原理概述10-13
  • 1.1.1 硝化细菌分类和特性10-11
  • 1.1.2 硝化反应原理11-13
  • 1.2 膜生物反应器(MBR)及其在高氨氮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13-15
  • 1.2.1 MBR简介13-14
  • 1.2.2 MBR在高氨氮废水处理中的应用14-15
  • 1.3 硝化菌富集技术15-17
  • 1.3.1 硝化污泥15-16
  • 1.3.2 硝化菌剂16-17
  • 1.4 硝化强化技术17-18
  • 1.5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18-21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18-19
  • 1.5.2 主要研究内容19-20
  • 1.5.3 技术路线20-21
  • 第2章 污水厂硝化系统冲击因素筛查与评价21-32
  • 2.1 宜兴城市污水厂概况21-23
  • 2.2 分析项目与方法23
  • 2.3 污水厂来水的硝化冲击因素筛查研究23-26
  • 2.4 污水厂的运行现状研究26-31
  • 2.4.1 常规水质指标的去除26
  • 2.4.2 有机物的去除26-28
  • 2.4.3 重金属的组分与含量变化28-29
  • 2.4.4 问题分析与建议29-31
  • 2.5 本章小结31-32
  • 第3章 高活性硝化污泥的快速富集试验32-51
  • 3.1 研究装置与方法32-36
  • 3.1.1 高活性硝化污泥富集装置32-33
  • 3.1.2 高活性硝化污泥富集基质与进水方式33-34
  • 3.1.3 富集填料筛选的试验材料与方法34-36
  • 3.2 分析项目与方法36-38
  • 3.3 高活性硝化污泥的富集试验结果与讨论38-47
  • 3.3.1 富集基质氮源和进水方式38-39
  • 3.3.2 氮组分的变化39-41
  • 3.3.3 FA对高活性硝化污泥富集的影响41-43
  • 3.3.4 COD负荷对硝化菌生长的影响43
  • 3.3.5 不同填料对硝化污泥富集的影响43-47
  • 3.4 长期稳定运行下的硝化污泥富集与产出效果评价47-50
  • 3.4.1 高活性硝化污泥富集效果评价47-48
  • 3.4.2 高活性硝化污泥的连续产出评价与添加应用可行性48-50
  • 3.5 本章小结50-51
  • 第4章 高活性硝化污泥的硝化强化效果试验51-66
  • 4.1 研究装置与方法51-53
  • 4.1.1 强化装置51-52
  • 4.1.2 试验用水52
  • 4.1.3 分析项目与方法52-53
  • 4.2 高活性硝化污泥的硝化强化效果53-59
  • 4.2.1 高氨氮冲击下城市污水厂的硝化功能恢复与生物相变化53-57
  • 4.2.2 电厂氨站废水处理装置的快速启动效果57-59
  • 4.3 与市售硝化菌剂处理城市污水的硝化强化效果对比试验59-64
  • 4.3.1 试验装置59
  • 4.3.2 分析项目与方法59
  • 4.3.3 普罗生物氨氮菌、EM菌强化试验59-60
  • 4.3.4 高活性硝化污泥与碧沃丰BZT?硝化菌剂的强化效果对比60-64
  • 4.4 本章小结64-66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66-68
  • 5.1 结论66-67
  • 5.2 展望67-68
  • 参考文献68-72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72-73
  • 致谢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旭光,马增益,池涌,严建华,倪明江,岑可法;污泥的异重流化床燃烧机理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2000年04期

2 杨海霞,于卫荣,孙翌,赵军星;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污泥中的砷[J];化学分析计量;2005年03期

3 陈江,杨金福,蔡泓林,林超,黄立维;污泥的热解特性实验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4 王方园;将正海;;含氟特种污泥理化特性分析及资源化利用研究[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薛玉伟;季民;李文彬;;超声破解污泥影响因素分析[J];环境工程学报;2007年06期

6 李培生;胡益;李洁;向军;孙路石;胡松;熊友辉;孙学信;;处理污泥焦颗粒内部孔结构在燃烧过程中变化[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7年04期

7 丁文川;曾晓岚;龙腾锐;杨霏;江岸;;低强度超声波辐射对污泥生物活性的影响机制[J];环境科学学报;2008年04期

8 王超;冯士龙;王沛芳;李晓晨;邹丽敏;;污泥中磷的形态与生物可利用磷的分布及相互关系[J];环境科学;2008年06期

9 时玉珍;;污泥和工业废弃物中铊的测定方法[J];水泥技术;2009年01期

10 李春雨;蒋旭光;费振伟;安春国;池涌;严建华;俞恺;傅娟娟;潘金华;施政;;热重-红外联用分析制革污泥的燃烧特性[J];化工学报;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贾相如;金保升;肖睿;王清华;;污泥在空气气氛下的燃烧特性研究[A];中国动力工程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孙福成;仝武刚;徐灏龙;;污泥建材利用过程中有毒污染物控制技术初探[A];2009(上海)水业热点论坛——中国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论文集[C];2009年

3 杨媛媛;;污泥重金属组分测定中微波消解与常压消解的方法比对[A];全国排水委员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邓文义;于伟超;苏亚欣;王晓磊;;微波条件下CaO和水蒸汽催化热解污泥制取富氢气体的研究[A];高等学校工程热物理第十九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5 张钊;白向玉;周磊;;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在污泥重金属污染中的应用[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6 王景峰;张斌;龚秦石;薛斌;王雪;李君文;;聚糖菌微生物聚集体反硝化特性与微生物生态学解析[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八卷)[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泥客庄主;污泥潜在风险有多大?[N];中国环境报;2012年

2 佛山日报记者 冯强;花木场“堆肥” 污染了地下水?[N];佛山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兰;超声辅助处理净水污泥用于去除废水中磷和氨氮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2 李欣;电动修复技术机理及去除污泥和尾砂中重金属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3 胡以松;A~2O-MBR污水处理系统中膜污染物质和行为解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4 苏欣颖;MBR膜污染解析及MFC-MBR耦合系统膜污染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玲芝;O_3/H_2O_2降解印染污泥中多环芳烃的机理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6年

2 尹子华;高活性硝化污泥的高效富集和生物强化效果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3 王军辉;污水厂污泥在园林绿化上的应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4 游俏;腐熟污泥去除水中重金属的基础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5 董蕾;污泥预处理对污泥电动处理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范志明;污泥屏障氧化缓冲容量与重金属再溶出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7 耿丽萍;高炉污泥旋流分级中的多相流动[D];上海理工大学;2005年

8 伏振宇;负载催化剂与臭氧协同处理印染污泥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9 路凯文;污泥菌剂强化四溴双酚A-铜复合污染好氧修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10 刘雯;利用桉叶提取物处理含铬废水及调节污泥重金属生物有效性[D];广西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379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5379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f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