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废甲醇合成催化剂中回收铜锌的工艺研究
本文关键词:从废甲醇合成催化剂中回收铜锌的工艺研究
【摘要】:废弃催化剂是固体废物之一,其回收利用的目的是减少环境污染和节约资源。目前我国甲醇产能约7000万吨/年,一般甲醇合成催化剂对硫十分敏感,易中毒失活,每年约可产生废甲醇合成催化剂13.7~17.2万吨。因废甲醇催化剂中价值较高的铜锌金属含量较高,若将这些废催化剂中的铜锌化合物回收再生,不仅可以减少固废引起的环境污染,而且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本课题以宁夏宝丰能源集团甲醇合成工段合成塔中的废RK-05甲醇合成催化剂为研究对象,采用干湿结合的方法探索了回收提取废RK-05甲醇合成催化剂中的铜、锌氧化物的工艺,首先将废催化剂粉碎、研磨、煅烧;然后将煅烧后的催化剂用氯化铵溶液浸取,将滤液与滤渣分离,调节滤液pH值,使其中的锌氨络合离子水解得到氢氧化锌沉淀,经抽滤、干燥、煅烧后获得氧化锌;浸取后的滤渣则用盐酸溶液溶解,然后向溶液中投入锌粒,通过置换反应制得粗铜粉,经焙烧后获得氧化铜。回收过程中的氯化铵浸取液可循环使用。经优化实验方案,得到预处理最佳工艺条件:催化剂颗粒粒度为100目,煅烧温度为950℃,煅烧时间为60min。浸取最佳工艺条件:浸取温度为75℃,络合剂用量为理论用量的3倍左右,浸取剂浓度为4mol/L,浸取时间为10min。产物精制最佳工艺条件:浸取后滤渣与锌粒投料比为1:1,置换反应时间为3h;氧化铜煅烧温度为450℃,煅烧时间为4h;氧化锌煅烧温度为800℃,煅烧时间为60min。利用该回收工艺,氧化铜的回收率可达到93.6%,产品质量满足GB/T674-2003《化学试剂粉状氧化铜》中优级品的标准;氧化锌的回收率可达到90.3%,产品质量满足GB/T3185-92《氧化锌(间接法)》中一级品的标准。
【关键词】:氧化铜 氧化锌 回收利用 废甲醇催化剂
【学位授予单位】:宁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783
【目录】:
- 搞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14
- 1.1 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8-9
- 1.1.1 工业催化剂的应用现状8
- 1.1.2 甲醇催化剂的应用8-9
- 1.2 工业废催化剂的回收利用9-10
- 1.2.1 催化剂的失活原因9
- 1.2.2 失活催化剂回收利用的方法9-10
- 1.3 工业废催化剂回收利用的意义10-12
- 1.3.1 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的发展10-11
- 1.3.2 国外回收利用工业废催化剂的状况11
- 1.3.3 国内回收利用工业废催化剂的状况11-12
- 1.3.4 工业废催化剂回收利用的意义12
- 1.4 课题研究内容12-13
- 1.5 课题研究意义13-14
- 第二章 实验方法14-23
- 2.1 废甲醇催化剂回收路线的确定14-17
- 2.1.1 甲醇催化剂的概况14-16
- 2.1.2 废甲醇催化剂回收工艺路线16-17
- 2.1.3 工艺流程17
- 2.2 氧化铜和氧化锌的回收方法17-19
- 2.2.1 废甲醇催化剂预处理17
- 2.2.2 废甲醇催化剂溶解17-18
- 2.2.3 废甲醇催化剂中铜、锌元素的分离18
- 2.2.4 氧化铜的制备18
- 2.2.5 氧化锌的制备18-19
- 2.3 废甲醇催化剂活性组分的测定方法19-20
- 2.3.1 废RK-05甲醇合成催化剂粉碎方法19
- 2.3.2 试样溶液的配置方法19
- 2.3.3 试样溶液的配置步骤19
- 2.3.4 氧化锌含量的测定方法(EDTA容量法)19-20
- 2.3.5 氧化铜含量的测定方法(碘量法)20
- 2.4 实验仪器及试剂20-22
- 2.4.1 实验仪器20-21
- 2.4.2 实验试剂21-22
- 2.5 本章小结22-23
- 第三章 回收工艺条件的优化23-49
- 3.1 废RK-05甲醇合成催化剂预处理条件的优化23-31
- 3.1.1 废催化剂颗粒粒度的选择23-26
- 3.1.2 煅烧温度和时间的选择26-29
- 3.1.3 应用正交试验优化预处理条件29-31
- 3.2 浸取工艺条件的优化31-42
- 3.2.1 废催化剂浸取溶剂的选择31
- 3.2.2 废催化剂浸取温度的选择31-32
- 3.2.3 废催化剂浸取剂用量的选择32-33
- 3.2.4 废催化剂反应时间与浸取剂浓度的选择33-36
- 3.2.5 浸取动力学模型36-37
- 3.2.6 动力学参数的确定37-38
- 3.2.7 浸取过程控制步骤的判断38-39
- 3.2.8 固液浸取过程的相平衡39-40
- 3.2.9 浸取过程的物料衡算40-42
- 3.3 氧化铜制备工艺条件的优化42-46
- 3.3.1 滤渣与锌粒的最佳投料比的选择42
- 3.3.2 最佳反应时间的选择42-43
- 3.3.3 氧化铜最佳煅烧温度的选择43-44
- 3.3.4 氧化铜最佳煅烧时间的选择44
- 3.3.5 产品氧化铜的表征44-46
- 3.4 氧化锌制备工艺条件的优化46-48
- 3.4.1 氧化锌最佳煅烧温度的选择46-47
- 3.4.2 氧化锌最佳煅烧时间的选择47
- 3.4.3 产品氧化锌的表征47-48
- 3.5 本章小结48-49
- 第四章 产品质量检测49-52
- 4.1 氧化铜质量检测原理49-50
- 4.1.1 氧化铜质量检测原理49
- 4.1.2 氧化铜质量检测所需试剂49
- 4.1.3 氧化铜质量检测方法49
- 4.1.4 活性氧化铜质量检测结果49-50
- 4.2 氧化锌质量检测原理50-51
- 4.2.1 氧化锌质量检测原理50
- 4.2.2 氧化锌质量检测所需试剂50
- 4.2.3 氧化锌质量检测方法50-51
- 4.2.4 活性氧化锌质量检测结果51
- 4.3 本章小结51-52
- 第五章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分析52-54
- 5.1 经济效益分析52-53
- 5.2 社会效益分析53
- 5.3 本章小结53-54
- 第六章 结论54-55
- 参考文献55-60
- 致谢60-61
- 个人简介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新型甲醇合成催化剂[J];化工文摘;2001年01期
2 王冬梅,周广林;甲醇合成催化剂保护剂实现国产化[J];化肥设计;2001年01期
3 王冬梅,周广林;甲醇合成催化剂保护剂实现国产化[J];化工生产与技术;2001年01期
4 王冬梅,周广林;甲醇合成催化剂保护剂实现国产化[J];煤化工;2001年02期
5 王冬梅,周广林;甲醇合成催化剂保护剂实现国产化[J];齐鲁石油化工;2001年01期
6 王冬梅,周广林;甲醇合成催化剂保护剂实现国产化[J];应用化工;2001年01期
7 王冬梅,周广林;甲醇合成催化剂保护剂实现国产化[J];当代化工;2001年01期
8 ;甲醇合成催化剂保护剂实现国产化[J];无机盐工业;2002年01期
9 杨林君;;如何合理使用甲醇合成催化剂[J];化工文摘;2008年01期
10 陈天富;沈伟;王焰;;基于非线性主成分-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法评估甲醇合成催化剂活性[J];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康亚立;何闯;;甲醇合成催化剂长周期使用经验总结[A];第八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国海光;刘化章;;干燥方式对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性能影响的研究[A];第1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于凤文;计建炳;刘化章;郑遗凡;徐之超;;超声法合成甲醇铜基催化剂的研究[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4年
4 乔柯;刘欣梅;钱岭;阎子峰;;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的改进及其反应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何闯;张岭;康亚立;李德明;;C307型甲醇合成催化剂工业应用[A];第七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时月清;;Fxc-101型甲醇合成催化剂使用[A];第1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于杨;陈海波;魏士新;殷玉圣;;晶种诱导沉淀法制备高活性Cu-ZnO-Al_2O_3甲醇合成催化剂[A];第十四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会议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姜小毛;庄信万丰催化剂服务中国大甲醇项目[N];中国化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雷坤;新型甲醇合成催化剂反应工程基础研究及反应器数学模拟[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2 宋印东;微乳化甲醇柴油的理化特性与燃烧特性研究[D];江苏大学;2013年
3 赵彦巧;二氧化碳催化加氢直接合成二甲醚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颖洁;从废甲醇合成催化剂中回收铜锌的工艺研究[D];宁夏大学;2016年
2 孙合胜;甲醇合成催化剂固定床错流传热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吴再国;酸—碱交替沉淀法制备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的放大效应及表征[D];浙江工业大学;2007年
4 杨晓楠;超重力共沉淀法制备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及其性能表征[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5 何海军;甲醇合成催化剂的结构特性及工艺条件对合成过程的影响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6年
6 徐景芳;新型甲醇合成催化剂及工艺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7 郭靖;国产C302铜基低压甲醇合成催化剂颗粒的物理设计[D];北京化工大学;2000年
8 柳祥伟;NC309型甲醇合成催化剂的动力学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魏明;甲醇合成催化剂KATALCO51-9工艺条件优化[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10 赵彦巧;二氧化碳催化加氢一步法制二甲醚催化剂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5518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551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