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氢间歇强化厌氧产甲烷模拟研究
本文关键词:外源氢间歇强化厌氧产甲烷模拟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厌氧消化1号数学模型(ADM1) 剩余污泥 外源H_2 甲烷 同型产乙酸 数学模拟
【摘要】:污水处理厂 碳中和‖运行是未来污水处理的一个重要方向,而剩余污泥厌氧消化则是实现污水有机能源回收最为直接的方式。外源二氧化碳(CO2)、氢(H_2)介入厌氧消化具有刺激甲烷(CH_4)产量的作用,厌氧模型辅助实验研究则可以做到事半功倍。课题基于厌氧消化数学模型(ADM1),建立包含同型产乙酸过程在内的拓展模型,通过实验与模拟研究外源H_2介入厌氧消化系统的甲烷增量工况,评估采用外源H_2厌氧消化提高CH_4产量的可行性。厌氧消化系统中CH_4产量随外源H_2投加量增加而增加,但H_2投加至一定量后,CH_4增量变得十分有限;实验确定外源H_2最佳投加量范围在0~0.33 bar(0~100 ml)。对单周期反应器内气相组分连续监测发现,在起始阶段不同H_2投加量产生的差别并不明显,只是到周期末才显现出不同的CH_4增量作用。间歇反应周期开始时,H_2分压对微生物具有抑制作用,造成污泥有机物转化效率低下;随着H_2逐渐转化至CH_4,H_2抑制解除,显示出不同H_2投加量导致不同CH_4增量。拓展ADM1模型被用于模拟实验数据,4种实验情况下(H_2分压分别为:0、0.17、0.33和0.5 bar)模拟预测与实验结果均取得较好的拟合度。当无外源H_2投加时,模拟CH_4产量值与实测值误差最大为9.09%,H_2分压为0.5 bar时误差最小,仅为1.50%。外源H_2投加量过大时,呈现出CH_4增量有限,存在能量浪费现象。表面看,这是因为过多H_2抑制了底物有效降解,但实验和模拟结果双双显示,CH_4产量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可以通过延长单周期时长(增加SRT)的方法实现底物充分降解,以获得最佳CH_4增产效果。这就是说,外源H_2最佳投加量范围与SRT及其反应系统运行方式存在直接关联。
【关键词】:厌氧消化1号数学模型(ADM1) 剩余污泥 外源H_2 甲烷 同型产乙酸 数学模拟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703;TQ221.1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1章 绪论7-15
- 1.1 课题研究背景7-10
- 1.1.1 可持续污水处理7
- 1.1.2 NEWs框架7-9
- 1.1.3“碳中和”在污水处理运行中的实现9-10
- 1.2 厌氧消化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10-13
- 1.2.1 厌氧消化工艺11
- 1.2.2 厌氧消化工艺的不足之处11-12
- 1.2.3 外源H_2提高沼气中CH_4含量12-13
- 1.3 厌氧消化数学模型13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13-14
- 1.5 论文梗概14-15
- 第2章 厌氧消化数学模拟技术发展历程与应用现状15-30
- 2.1 厌氧消化数学模型发展历程15-16
- 2.2 ADM1研究进展16-22
- 2.2.1 硫酸盐还原拓展16-17
- 2.2.2 硝酸盐还原拓展17-18
- 2.2.3 物化过程完善18-19
- 2.2.4 磷迁移拓展19-21
- 2.2.5 糖发酵产物拓展21-22
- 2.2.6 其它方面进展22
- 2.3 ADM1应用现状22-26
- 2.3.1 具体应用22-23
- 2.3.2 用于不同底物消化23
- 2.3.3 与其它模型结合23-24
- 2.3.4 分布参数模型24-25
- 2.3.5 实际工程应用25-26
- 2.4 ADM1存在的缺陷26-28
- 2.4.1 底物分类26-27
- 2.4.2 参数估计27
- 2.4.3 模型结构与基础27-28
- 2.5 模型发展方向28
- 2.5.1 模型拓展研究28
- 2.5.2 底物分类方法28
- 2.5.3 综合污水处理厂模型28
- 2.6 小结28-30
- 第3章 包含同型产乙酸过程的ADM1拓展模型建立30-41
- 3.1 命名法及单位30
- 3.2 生化过程30-34
- 3.2.1 生化过程结构30-34
- 3.2.2 抑制34
- 3.3 物化过程34-36
- 3.3.1 液—液过程35
- 3.3.2 液—气过程35-36
- 3.3.3 温度影响36
- 3.4 同型产乙酸过程拓展36-37
- 3.5 参数值选取37-41
- 第4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41-45
- 4.1 实验概述41
- 4.2 常规指标测定41-43
- 4.3 接种污泥特征及小试底物污泥特征43-45
- 4.3.1 接种污泥43-44
- 4.3.2 小试所用底物污泥44-45
- 第5章 最佳摇床转速与污泥可降解度确定45-48
- 5.1 最佳摇床转速的确定45-46
- 5.2 污泥可降解度确定46-48
- 第6章 外源氢间歇强化厌氧产甲烷实验48-56
- 6.1 实验介绍48-49
- 6.2 实验方案49-50
- 6.3 实验结果分析及讨论50-55
- 6.4 本章小结55-56
- 第7章 模拟研究56-63
- 7.1 污泥指标特征化56-57
- 7.2 模拟方法57
- 7.3 模拟结果57-60
- 7.4 结果分析60-62
- 7.5 本章小结62-63
- 第8章 结论及建议63-64
- 8.1 结论63
- 8.2 建议63-64
- 致谢64-65
- 参考文献65-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明霞;李秀金;李来庆;刘研萍;;蔬菜废物两步批式厌氧消化产气实验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S2期
2 付云霞;张文阳;王凤;朱亚兰;刘丹娅;;城市生活垃圾中可生化单基质的厌氧消化[J];四川环境;2008年02期
3 邹星星;郑正;陈广银;李继红;杨世关;;稻草中温厌氧消化产气初步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4 鲍安红;;两相连续固体床厌氧消化反应器的试验[J];农机化研究;2009年02期
5 高艳娇;赵树立;刘元;;金属离子对厌氧消化的影响[J];辽宁化工;2010年03期
6 杨浩;邓良伟;孔垂雪;刘刈;李淑兰;樊战辉;;低维持厌氧消化系统及其出水后处理利用技术[J];中国沼气;2010年02期
7 吕波;蒲贵兵;;城市生活垃圾厌氧消化中氮的转化行为研究[J];化学与生物工程;2010年09期
8 蒋铭;闻有成;杨朝晖;刘育英;李小萌;王淳;;信息长廊[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1年23期
9 李静;丁怡斐;肖勤;;接种对厌氧消化产气的影响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年02期
10 杨双春;邓丹;梁丹丹;潘一;;国内外厌氧消化模型研究进展[J];科技导报;2012年2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翠平;柴同杰;张红双;姚美玲;李晓霞;段会勇;;特定有益菌对奶牛粪便中温厌氧消化体系中指示菌存活的影响[A];第四届第九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饲料和动物源食品安全战略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韩艳霄;林聪;黄莹;程东林;;生活垃圾与人粪尿混合厌氧消化的试验研究[A];2011年中国沼气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吴铎;管冬兴;吕凡;邵立明;何品晶;;林可霉素菌渣厌氧消化工况优化及抑制因素分析[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4 卢旭珍;邱凌;张波;;城市生活垃圾厌氧消化反应动力学分析[A];农村沼气发展与农村小康建设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3年
5 吴根义;谭建纯;颜智勇;杨仁斌;;厌氧消化时间对养猪场废水处理影响[A];首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王典;孙轶斐;王伟;朱天乐;;生物质废物中温联合厌氧消化的动力学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7 潘云霞;;微量金属元素对农业废弃物厌氧消化的作用[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8 罗娟;董保成;陈羚;高新星;万小春;赵立欣;;畜禽粪便与玉米秸秆厌氧消化产气特性[A];全国农村清洁能源与低碳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段娜;林聪;苏珊;;秸秆厌氧消化系统pH调控措施初探[A];2011年中国沼气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吴香尧;;四川省畜禽粪便的能源环境工程建设探讨[A];四川省农村固体废弃物循环再生利用[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吴文伟 马婧一;没有最好 只有最适宜[N];中国建设报;2010年
2 黄朝武;沼气产业:给2.8亿吨秸秆找出路[N];农民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陈卫东邋通讯员 房树芬;从技术到制度[N];科技日报;2008年
4 张敬然;新加坡用木材废料生产沼气[N];中国绿色时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晓慧;餐厨垃圾厌氧消化产甲烷工艺特性及其微生物学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2 裴占江;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效率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3 柳珊;不同生物预处理对芦竹和玉米秸秆及其厌氧消化性能影响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4 张万钦;微量元素添加对餐厨垃圾和鸡粪厌氧消化性能的调控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5 王,
本文编号:5935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593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