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口芦苇湿地沉积物全磷时空分布规律
发布时间:2017-08-05 04:02
本文关键词:辽河口芦苇湿地沉积物全磷时空分布规律
【摘要】:湿地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环境,随着人们对湿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以及湿地保护手段的缺乏,湿地生态破坏及污染越来越严重。其中湿地富营养化是目前国际共同关注的生态环境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领域。沉积物作为湿地的污染汇,由于其与上覆水之间的交换作用,沉积物的污染能够再次成为潜在来源,并扩散危及人类生存环境。辽宁双台河口湿地是辽河三角洲最具典型、原有湿地生态特征保存最好的区域,区内具有大面积的芦苇。本文研究利用周期定点采样及测定、数据分析等为主要方法对其沉积物中全磷含量进行时空分布方面的研究,拟揭示芦苇各个发育期(发芽期,发育期,生殖期,成熟期)内湿地沉积物中全磷随深度变化的纵向分布规律,全区域内同深度间的横向分布规律以及湿地各功能区间全磷含量差异。主要结论如下:(1)在纵向分布方面:由于人类活动对沉积物的影响一般集中在表层,营养盐从表层向深层转移。双台河口湿地芦苇生长期内沉积物全磷的纵向分布由表层至底层,随着深度的增加,其含量逐渐降低。0~30cm深度全磷的含量明显高于30~50cm全磷的含量,全磷最高值均出现在0~10cm,这是由于表面径流输入、凋落物分解、湿地沉降等因素导致全磷主要富集在土壤表层。40~50cm深度整体含量最低,中下层(30~50cm)全磷含量较低且随深度变化不大,表明中下层沉积物受干扰较少。同时,由于潮水作用的影响,远河区全磷纵向分布与近河区全磷分布相比更为规律化。(2)在横向分布方面:在时间尺度上,随芦苇的生长变化,湿地沉积物中全磷含量横向分布呈有规律的季节动态变化趋势。芦苇发芽期(4~5月)由于植物吸收磷素导致沉积物全磷含量逐渐下降。在5~7月份芦苇营养发育期,由于上游农田施肥,营养盐随着地表径流流入河口湿地,导致7月份全磷含量上升。而8月份芦苇长势旺盛,芦苇吸收能力加强,沉积物中全磷含量开始下降。9月份随着湿地停止放水,地表水大量减少,以及养殖的海产品(如蟹类等)达到成熟期,所需要饲料量提高,使得全磷含量略有提高。在10月份,芦苇达到成熟期,水干涸,海产品的养殖期结束,人为因素的影响大大减少,湿地中沉积物全磷含量达到最低。沉积物全磷含量在整个生长季内波动较大。总体变化趋势为:发芽期内湿地沉积物全磷含量都呈现下降趋势,发育期内湿地沉积物全磷含量总体上均呈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生殖期阶段湿地沉积物全磷含量呈现是先升高再下降的趋势。成熟期阶段湿地沉积物全磷含量较低呈现为略微下降的趋势。其中全磷最高出现在6月份,而最低出现在10月份。(3)在芦苇全生长期内,核心区沉积物全磷含量缓冲区沉积物全磷含量试验区全磷含量。整片区域全磷含量由东北方向到西南方向呈现梯度性增加的趋势。这说明上游工业、农业、生活污水在核心区产生汇集,辽宁双台河口湿地核心区已经受到上游影响。同时由于受到地表径流的影响,远河区的沉积物全磷含量略高于近河区,全磷含量分布规律性强于近河区。
【关键词】:湿地 沉积物 全磷 时空分布 功能区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171
【目录】:
- 摘要9-11
- Abstract11-13
- 第一章 绪论13-19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13-14
- 1.2 湿地沉积物国内外研究进展14-17
- 1.2.1 湿地沉积物国内研究进展14-16
- 1.2.2 湿地沉积物国外研究进展16-17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17-19
- 1.3.1 研究内容17-18
- 1.3.2 技术路线18-19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试验方法19-22
- 2.1 研究区域概况19-20
- 2.2 试验方法20-22
- 2.2.1 样品采集20-21
- 2.2.2 样品处理21
- 2.2.3 数据处理方法21-22
- 第三章 沉积物全磷含量纵向时空分布变化规律22-40
- 3.1 芦苇发芽期湿地沉积物全磷纵向时空分布变化规律22-26
- 3.1.1 芦苇发芽期湿地远河区沉积物全磷纵向时空分布变化规律22-24
- 3.1.2 芦苇发芽期湿地近河区沉积物全磷纵向时空分布变化规律24-26
- 3.1.3 近河区和远河区芦苇发芽期沉积物中全磷含量的比较分析26
- 3.2 芦苇发育期湿地沉积物全磷纵向时空分布变化规律26-30
- 3.2.1 芦苇发育期湿地远河区沉积物全磷纵向时空分布变化规律26-28
- 3.2.2 芦苇发育期湿地近河区沉积物全磷纵向时空分布变化规律28-30
- 3.2.3 近河区和远河区芦苇发育期沉积物中全磷含量的比较分析30
- 3.3 芦苇生殖期湿地沉积物全磷纵向时空分布变化规律30-34
- 3.3.1 芦苇生殖期湿地远河区沉积物全磷纵向时空分布变化规律30-32
- 3.3.2 芦苇生殖期湿地近河区沉积物全磷纵向时空分布变化规律32-34
- 3.3.3 近河区和远河区芦苇生殖期沉积物中全磷含量的比较分析34
- 3.4 芦苇成熟期湿地沉积物全磷纵向时空分布变化规律34-38
- 3.4.1 芦苇成熟期湿地远河区沉积物全磷纵向时空分布变化规律34-36
- 3.4.2 芦苇成熟期湿地近河区沉积物全磷纵向时空分布变化规律36-37
- 3.4.3 近河区和远河区芦苇生殖期沉积物中全磷含量的比较分析37-38
- 3.5 芦苇各发育期湿地沉积物全磷含量纵向数据统计分析38-39
- 3.6 小结39-40
- 第四章 沉积物全磷含量横向时空分布变化规律40-60
- 4.1 芦苇发芽期湿地沉积物全磷横向时空分布变化规律40-43
- 4.1.1 芦苇发芽期湿地远河区沉积物全磷横向时空分布变化规律40-41
- 4.1.2 芦苇发芽期湿地近河区沉积物全磷横向时空分布变化规律41-43
- 4.1.3 芦苇发芽期近河区和远河区沉积物中全磷横向比较43
- 4.2 芦苇发育期湿地沉积物全磷横向时空分布变化规律43-46
- 4.2.1 芦苇发育期湿地远河区沉积物全磷横向时空分布变化规律43-44
- 4.2.2 芦苇发育期湿地近河区沉积物全磷横向时空分布变化规律44-46
- 4.2.3 芦苇发育期近河区和远河区沉积物中全磷横向比较46
- 4.3 芦苇生殖期湿地沉积物全磷横向时空分布变化规律46-49
- 4.3.1 芦苇生殖期湿地远河区沉积物全磷横向时空分布变化规律46-47
- 4.3.2 芦苇生殖期湿地近河区沉积物全磷横向时空分布变化规律47-48
- 4.3.3 芦苇生殖期近河区和远河区沉积物中全磷横向比较48-49
- 4.4 芦苇成熟期湿地沉积物全磷横向时空分布变化规律49-51
- 4.4.1 芦苇成熟期湿地远河区沉积物全磷横向时空分布变化规律49-50
- 4.4.2 芦苇成熟期湿地近河区沉积物全磷横向时空分布变化规律50-51
- 4.4.3 芦苇成熟期近河区和远河区沉积物中全磷横向比较51
- 4.5 芦苇各发育期湿地沉积物全磷横向数据统计分析51-58
- 4.6 湿地各功能区沉积物全磷含量变化规律58
- 4.7 小结58-60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60-62
- 5.1 结论60-61
- 5.2 展望61-62
- 参考文献62-65
- 致谢65-66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敏波;王佳佳;黄辉;刘新文;;磷酸盐在沉积物——水界面的吸附特征[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2 J.Hilton;邱建立;;松软沉积物密度快速测定技术的比较[J];海洋地质译丛;1987年06期
3 唐陈杰;张路;杜应e,
本文编号:6230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623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