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底泥在碳循环中的作用及影响因素模拟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6 23:15

  本文关键词:底泥在碳循环中的作用及影响因素模拟实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底泥 微生物 营养盐 碳循环 产物比率


【摘要】:本研究是在潮白河再生水水质变化分析基础上做的补充研究。前期研究已证明潮白河水质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光合作用和反硝化作用,同时研究表明底泥是碳循环中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揭示底泥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实验室模拟方法,通过常规指标检测、气体通量测定以及底泥主要指标测定等方法,探讨了水质变化过程中底泥作用和影响因素。论文取得主要成果如下:1.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密闭系统中底泥和水体中的有机质均可作为碳源参与碳循环,两者物质的量比例约为8:1,底泥降解过程中存在好氧降解和厌氧降解两种方式,两者比例约为5:3,底泥降解速率为26.72mmol m-2d-1。碳循环过程中产物主要以二氧化碳为主,占总产物的71%,甲烷气体释放量占总产物比例22%,碱度升高量占总产物比例7%。反应系统气水界面的二氧化碳溶解平衡状态为不平衡状态,水体释放CO2到空气中,使得反应器中二氧化碳通量升高。2.开放系统中底泥中有机质为唯一碳源,其有机质降解速率为68.06 mmol m-2d-1。底泥降解主要以好氧降解为主,降解主要产物为二氧化碳占总产物的97.5%,次要产物为甲烷气体,水体中的有机质和重碳酸根,分别占开放系统中总产物量的1%、1%和0.5%。开放系统气水界面二氧化碳溶解平衡状态为不平衡状态,水体释放CO2到气体中,使得环境中二氧化碳通量升高。3.模拟实验数据分析表明,pH变化的决定性因素为底泥中的营养物质,营养物质在反硝化过程中消耗[H+],使得水体pH值升高。在模拟实验过程中,反硝化反应消耗的[H+],99%以上来源于碳循环过程碳酸水解生成的[H+],不足1%来源于水分子水解过程中产生的[H+]。密闭系统中,营养物质反硝化大约消耗2*10-3mol/L浓度的[H+],水体pH从8.05升高到8.3;开放系统中,营养物质反硝化大约消耗1*10-3mol/L浓度的[H+],水体pH值实验前后基本维持在8.3左右。
【关键词】:底泥 微生物 营养盐 碳循环 产物比率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5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引言10-26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10-15
  • 1.1.1 研究背景10-11
  • 1.1.2 受水区再生水水质变化特征11-15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5-24
  • 1.2.1 碳循环研究意义15-16
  • 1.2.2 碳循环研究现状16-18
  • 1.2.3 富营养化研究现状18-19
  • 1.2.4 底泥及影响因素研究现状19-23
  • 1.2.5 高氧反硝化研究现状23-24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24-26
  • 1.3.1 研究内容24
  • 1.3.2 技术路线24-26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26-36
  • 2.1 实验装置26-28
  • 2.1.1 实验装置原理26
  • 2.1.2 实验装置设计26-28
  • 2.2 测定项目及方法28-32
  • 2.2.1 固态指标的测定28-31
  • 2.2.2 液相指标的测定31-32
  • 2.2.3 气相指标的测定32
  • 2.2.4 环境因素的测定32
  • 2.3 实验装置运行32-36
  • 2.3.1 野外取样32-33
  • 2.3.2 实验装置运行33-34
  • 2.3.3 样品采集34-36
  • 第3章 结果与讨论36-61
  • 3.1 环境影响因素分析36-37
  • 3.2 密闭系统碳循环结果与讨论37-49
  • 3.2.1 密闭系统碳循环系统37-39
  • 3.2.2 密闭系统碳循环计算39-44
  • 3.2.3 密闭系统碳循环影响因素研究44-49
  • 3.2.4 密闭系统碳循环小结49
  • 3.3 开放系统碳循环结果与讨论49-59
  • 3.3.1 开放系统碳循环机理49-50
  • 3.3.2 开放系统碳循环计算50-54
  • 3.3.3 开放系统碳循环影响因素研究54-58
  • 3.3.4 开放系统碳循环小结58-59
  • 3.4 室内模拟与野外数据比较59
  • 3.5 本章小结59-61
  • 第4章 结论和建议61-63
  • 4.1 研究结论61
  • 4.2 建议61-63
  • 参考文献63-70
  • 致谢70-71
  • 附录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来彦伟;苏州河底泥污染状况及其治理对策[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2 刘昌明;一本理论联系实际的好书——许世远教授等新著“苏州河底泥污染与防治”一书读后感[J];地理学报;2004年01期

3 洪蓉,刘峗,翁恩琪;苏州河底泥遗传毒性的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4 温志良;邓伟斌;田新会;;东莞生态园南畲朗河道底泥资源化利用途径研究[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5 赵小蓉;黄应平;高婷;沈颢;刘德富;;三峡大学文思湖底泥分析与评价[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6 付震;廖先容;王学欢;;污水库底泥处理方法探讨[J];海河水利;2009年05期

7 孙俊;;农村河道底泥污染成因及治理措施[J];农技服务;2010年08期

8 庄世坚;用模糊聚类法区划底泥污染[J];环境科学丛刊;1984年09期

9 费瑞兴,夏福兴;黄浦江底泥的污染及农业利用[J];水运工程;1987年04期

10 李龙淮;;小安溪河底泥污染调查与评价[J];重庆环境科学;198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锴;吴烈善;杨希;廖育思;;城市内湖底泥氮营养释放的实验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2 杨磊;胥峥;林逢凯;高逸秀;张萌;;城市富营养化河道底泥中微生物的新陈代谢能力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3 汤红亮;张新周;朱明成;李勇;;江苏淮安市里运河底泥吸附与释放数模研究[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Public Health(CEPPH 2012)[C];2012年

4 刘军;程晓宏;邹国明;佘年;王琦;;城市河道底泥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A];中国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专刊[C];2010年

5 刘凌;崔广柏;;太湖底泥氮污染分布规律及生态风险研究[A];太湖高级论坛交流文集[C];2004年

6 陈荷生;房玲娣;张永健;蒋英姿;;太湖底泥生态疏浚研究与探讨[A];太湖高级论坛交流文集[C];2004年

7 殷效玲;周立;郑祥民;;上海市苏州河市区段支流底泥污染研究[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8 杨卓;王永福;郝红;王殿武;;白洋淀底泥重金属污染评价研究[A];人水和谐及新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国科协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成新;江溢;蒋英姿;;太湖底泥与污染情况调查[A];太湖高级论坛交流文集[C];2004年

10 唐燕萍;马利民;林匡飞;;伊乐藻控制河道底泥中磷营养盐释放的效果[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2)[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刘永明;大沙河含砷污染底泥处理完毕[N];中国化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华;太湖生态清淤关键技术及效果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魏明蓉;受污染武汉南湖底泥特征分析及其处置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3 黄建军;城市河道底泥营养盐释放及化学修复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4 李剑超;河湖底泥有机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5 李功振;京杭大运河(苏北段)底泥重金属污染与释放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6 孙远军;城市河流底泥污染与原位稳定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7 林建伟;地表水体底泥氮磷污染原位控制技术及相关机理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8 张志红;疏浚底泥污染物在粘土防渗层中的运移规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9 童敏;城市污染河道底泥疏浚与吹填的重金属环境行为及生态风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10 常素云;城市河道生物修复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新蕾;重金属污染疏浚底泥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D];天津科技大学;2015年

2 刘继娟;锆改性凹土对水体与底泥中重金属的吸附与固定效果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3 潘颖;寒冷地区沉水植物修复江河浅水区重金属污染底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4 李杰;底泥在碳循环中的作用及影响因素模拟实验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5 张国伟;河道底泥制备陶粒的研究[D];东华大学;2007年

6 张雅;沉水植物对底泥修复效果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7 王晓宇;河流植物群落下底泥中碳氮磷和重金属富集效应分析[D];南京大学;2015年

8 李慧;苏州河底泥重金属污染与治理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9 胡育峰;官厅水库底泥的农业资源化利用[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10 赵小敏;淮河淮南段底泥的污染特征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6318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6318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9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