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机理实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超临界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机理实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二氧化碳 盐水层 地质封存 相对渗透率 X射线衍射 流体分析
【摘要】:CO2地质封存(CCS, Carbon dioxide Capture and Storage)是减少大气中CO2含量从而抑制全球变暖的有效手段,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C02地质封存的方式主要分为油气藏封存、废弃煤层封存以及深部盐水层封存,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关于CCS技术的特别报告,深部盐水层封存是所有CO2封存技术中最有潜力的一种。在地层条件下的CO2通常以超临界状态存在,超临界态的C02具有密度大、粘度低、扩散系数大的特点,传质性能极强,有利于C02在盐水层中封存。超临界C02注入地下之后,由于盐水间密度差向储层上方移动,受到顶部盖层的阻挡停留在储层顶部,在构造封存、束缚封存、溶解封存和矿化封存等机理的共同作用下实现永久封存,过程中包含了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如CO2在储层多孔介质中的迁移和扩散,与地层盐水的接触与对流混合,CO2-盐水-地层矿物间的长期反应造成的储层与地层流体性质变化。本文以地层条件下超临界CO2流动机理为研究对象,设计了模拟原地条件下超临界CO2驱替地层盐水的实验装置,并通过室内实验模拟的方法研究CO2在盐水层中的封存机理。通过非稳态法CO2驱替地层盐水实验,得到了不同驱替条件下CO2-盐水体系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变化规律,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实验岩心的渗透率越低,其束缚水饱和度越低,曲线端点处CO2和盐水的相对渗透率越低;实验的温度越高,CO2的相对渗透率曲线变化越慢,束缚水情况下C02的相对渗透率越低;驱替压力的变化导致C02-盐水体系相对渗透率曲线形态变化,驱替压力升高时,体系中CO2的相对渗透率曲线变化越快,束缚水情况下CO2的相对渗透率越高,最终的驱替效率也越高。同时开展了超临界C02驱替实验前后岩石矿物与流体成分变化分析实验,分析对比CO2驱替前后地层岩石与流体组分的变化,分析实验结果可知,以石英、钾长石和斜长石为主的矿物成分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地层盐水发生反应;以高岭石为代表的各黏土矿物,在驱替实验前后质量有较明显变化,说明其在酸性条件下会与C02-盐水体系发生反应,禁锢住游离的CO2,是矿化封存作用的主要成分。
【关键词】:二氧化碳 盐水层 地质封存 相对渗透率 X射线衍射 流体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70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1章 绪论7-17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7-8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8-13
- 1.2.1 CO_2封存现场实验研究现状8-11
- 1.2.2 CO_2盐水层封存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11-13
- 1.3 研究存在的问题13-15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5-17
- 第2章 超临界CO_2-盐水-岩石系统的相互作用17-44
- 2.1 超临界CO_2性质18-23
- 2.1.1 CO_2的物理性质19-22
- 2.1.2 CO_2的化学性质22
- 2.1.3 水-岩-气(CO_2)作用22-23
- 2.2 CO_2封存方式23-32
- 2.2.1 CO_2的地质构造封存作用23-25
- 2.2.2 CO_2的束缚封存作用25-26
- 2.2.3 CO_2与地层水的溶解作用26-30
- 2.2.4 CO_2与地层矿物的化学作用30-32
- 2.3 盐水层CO_2长期封存影响机理32-43
- 2.3.1 储层中CO_2羽流分布特征32-34
- 2.3.2 储层化学性质变化特征34-39
- 2.3.3 储层物性参数对长期封存的影响39-43
- 2.4 小结43-44
- 第3章 超临界CO_2驱替实验装置的研制44-51
- 3.1 装置的设计与主要技术参数44-46
- 3.1.1 实验装置简图44-45
- 3.1.2 装置主要技术参数45-46
- 3.2 实验装置各部分组成46-50
- 3.3 实验装置的操作流程50-51
- 第4章 CO_2-盐水相对渗透率变化规律实验研究51-63
- 4.1 实验样品选取51-52
- 4.1.1 岩心样品信息51-52
- 4.1.2 地层水样品信息52
- 4.2 气液非稳态相对渗透率测定方法52-56
- 4.2.1 实验步骤及实验要求52-53
- 4.2.2 气水相对渗透率计算方法53-54
- 4.2.3 相对渗透率曲线归一化处理方法54-56
- 4.3 实验结果数据分析56-61
- 4.3.1 渗透率变化对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影响57-58
- 4.3.2 温度变化对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影响58-60
- 4.3.3 压力变化对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影响60-61
- 4.4 小结61-63
- 第5章 CO_2-岩石-盐水体系反应特征实验研究63-73
- 5.1 X射线衍射实验63-70
- 5.1.1 实验原理63
- 5.1.2 实验岩样及步骤63-64
- 5.1.3 实验结果分析64-70
- 5.2 流体分析实验70-72
- 5.2.1 实验步骤与实验原理70-71
- 5.2.2 实验结果分析71-72
- 5.3 小结72-73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73-75
- 6.1 结论73
- 6.2 建议73-75
- 致谢75-76
- 参考文献76-7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琰,伍友佳,吴念胜;相对渗透率定量预测新方法[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0年05期
2 林玉保,史晓波;特低渗透储层油水相对渗透率实验研究[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0年02期
3 杨小平,闵令元,曲岩涛,王建,陈晓军,李奋;确定油藏实际开采速度下的相对渗透率[J];油气采收率技术;2000年03期
4 程秋菊;煤岩气-水相对渗透率的测定方法研究[J];焦作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5 杨龙,沈德煌,王晓冬,赵丽敏;温度对稠油相对渗透率及残余油饱和度的影响[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3年02期
6 王金勋,吴晓东,杨普华,李贤兵;孔隙网络模型法计算气液体系吸吮过程相对渗透率[J];天然气工业;2003年03期
7 邓英尔,刘慈群,庞宏伟;考虑多因素的低渗透岩石相对渗透率[J];新疆石油地质;2003年02期
8 王曙光,赵国忠,余碧君;大庆油田油水相对渗透率统计规律及其应用[J];石油学报;2005年03期
9 陈忠,殷宜平,陈浩;非稳态法计算油水相对渗透率的方法探讨[J];断块油气田;2005年01期
10 高慧梅;姜汉桥;陈民锋;何应付;;储集层微观参数对油水相对渗透率影响的微观模拟研究[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葛新民;范宜仁;王洋;;基于分形和核磁共振的岩心相对渗透率计算方法[A];“地球·资源”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高慧梅;姜汉桥;陈民锋;;储层孔隙结构对油水两相相对渗透率影响微观模拟研究[A];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7年
3 孙文杰;陈欢;余彦敏;李克文;;测定与计算聚合物驱相对渗透率的新方法[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建新;相对渗透率改善剂的研究与应用[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2 杨清彦;两相驱替相对渗透率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玉磊;基于时空分解的聚合物驱ARX建模及动态规划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2 张哲伦;超临界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机理实验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3 车洪昌;热采条件下相对渗透率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4 程昌慧;利用自吸数据计算致密岩石相对渗透率的方法研究[D];长江大学;2014年
5 郭洪祥;基于DSP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测量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6 贾秀芬;计算相对渗透率的自动历史拟合方法[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7 程明君;三相渗流油相相渗规律实验及预测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8 简洁;生物化学处理改善油藏渗流特性研究[D];长江大学;2012年
9 王珍;CO_2驱油过程中的相对渗透率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10 张营华;油水相对渗透率改善剂实验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007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700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