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瓜蛋白酶胁迫剩余污泥厌氧发酵制氢效能研究
本文关键词:木瓜蛋白酶胁迫剩余污泥厌氧发酵制氢效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剩余污泥 木瓜蛋白酶 预处理 乙醇型发酵 制氢
【摘要】:氢气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但其生产过程一直伴随着高成本或者高能耗,为了寻求低成本、高效、高纯度的氢气制取方法,人们将目光聚焦到了生物制氢。生物制氢是产氢细菌利用自身的生理代谢特性,通过发酵作用分解有机质并产生分子氢的过程。剩余污泥是城市污废水采用生物活性污泥法处理的产物,富含各种有机质,将这些有机质通过厌氧发酵转化为氢气是解决剩余污泥的有效途径,同时也可获得清洁能源。剩余污泥含有大量有机质,但这些有机质主要集中在微生物细胞内,难以被微生物吸收利用。为了促进剩余污泥水解,本课题研究了木瓜蛋白酶预处理剩余污泥技术,探究木瓜蛋白酶水解剩余污泥的最佳反应条件。接着以预处理后剩余污泥作为基质,考察了厌氧发酵对剩余污泥性能的影响,并评价了木瓜蛋白酶预处理对剩余污泥乙醇型发酵制氢的意义。试验研究表明:(1)通过对木瓜蛋白酶水解条件优化,最终得出木瓜蛋白酶水解剩余污泥的最佳反应条件为:酶浓度7.5mg/L、反应温度72.5℃、反应时间5min。该条件下剩余污泥SCOD/TCOD值为59.9%,较原泥提高了31.8%,COD溶解度为90%。(2)经木瓜蛋白酶处理后剩余污泥性能改善,微生物细胞壁在一定程度上也被溶解。预处理过的剩余污泥厌氧消化形成的发酵系统更稳定,对p H变化有着更强的平衡调节能力,并且产气速率和产氢纯度都有所提高。(3)剩余污泥中氨氮含量与木瓜蛋白酶作用时间关系紧密,作用时间越长,污泥中氨氮增加量越高;污泥中多糖含量随着酶投加量的增加而显著增长,但是由微生物细胞内多糖物质释放引起的;在适宜的木瓜蛋白酶浓度条件下,污泥中长链脂肪酸可被氧化成短链脂肪酸。(4)剩余污泥厌氧发酵反应器运行期间,系统COD去除率表现为先小幅下降后逐步上升,最后趋于稳定。系统运行成熟后,COD去除率也基本稳定,试验组COD去除率为31%~34%,对照组为26%~32%。(5)反应器运行期间,系统氧化还原电位连续下降,直至第50d才逐渐稳定,约为-230mv;随着反应器的运行,系统内VFA含量快速增加,试验组在第35d时达到最大值,约为1913mg/L,对照组在第50d时达到峰值1466 mg/L;反应器培养运行过程中系统出水p H值都呈下降趋势,直至稳定在4.45左右,表现为乙醇型发酵特征。(6)反应器运行初期,系统产气量很低,氢气含量也几乎为零。随着反应器的运行,试验组产气速率在第44d达到最大值3405m L/d,而对照组直至第50d才达到最大值2945m L/d,且普遍低于试验组日产气量。随着反应器继续运行,系统产气速率和氢气纯度趋于稳定,试验组产气速率约为3300m L/d,氢气纯度47%,对照组产气速率为2900m L/d,氢气纯度44%。
【关键词】:剩余污泥 木瓜蛋白酶 预处理 乙醇型发酵 制氢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703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4
- 第1章 绪论14-20
- 1.1 课题研究背景14-15
- 1.2 城市剩余污泥概况15-18
- 1.2.1 剩余污泥种类与特性15-17
- 1.2.2 剩余污泥主要处置方式17-18
- 1.3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18-19
- 1.4 课题研究内容19-20
- 第2章 剩余污泥厌氧发酵制氢20-29
- 2.1 氢气主要制取方法20-23
- 2.1.1 水电解制氢20-21
- 2.1.2 天然气蒸汽转化制氢21-22
- 2.1.3 生物法制氢22-23
- 2.2 污泥厌氧消化机理23-24
- 2.3 厌氧发酵产氢机理24-26
- 2.4 厌氧发酵产氢类型26-27
- 2.5 厌氧发酵产氢影响因素27-29
- 第3章 外加酶预处理剩余污泥研究进展29-35
- 3.1 剩余污泥预处理意义29
- 3.2 剩余污泥主要预处理方法29-30
- 3.3 外加酶预处理剩余污泥30-35
- 3.3.1 酶水解污泥作用机理30-31
- 3.3.2 酶水解污泥影响因素31-32
- 3.3.3 酶处理剩余污泥研究现状32-35
- 第4章 木瓜蛋白酶对剩余污泥预处理效能研究35-51
- 4.1 材料与方法35-38
- 4.1.1 试验污泥和酶35-36
- 4.1.2 试验方法36-37
- 4.1.3 分析指标及方法37-38
- 4.2 试验仪器设备38-39
- 4.3 结果与分析39-46
- 4.3.1 酶预处理对剩余污泥SCOD、TCOD浓度影响39-40
- 4.3.2 酶预处理对剩余污泥性能影响40-42
- 4.3.3 酶预处理对剩余污泥氨氮的影响42-43
- 4.3.4 酶预处理对剩余污泥蛋白质的影响43-44
- 4.3.5 酶预处理对剩余污泥多糖的影响44-45
- 4.3.6 酶预处理对剩余污泥VFA的影响45-46
- 4.4 木瓜蛋白酶胁迫剩余污泥水解优化46-49
- 4.4.1 试验污泥和酶46-47
- 4.4.2 试验方法47-48
- 4.4.3 分析指标及方法48
- 4.4.4 试验仪器设备48
- 4.4.5 酶优化预处理对剩余污泥的影响48-49
- 4.5 本章小结49-51
- 第5章 剩余污泥厌氧发酵制氢效能研究51-62
- 5.1 材料与方法51-54
- 5.1.1 发酵污泥性质51-52
- 5.1.2 试验方法52-53
- 5.1.3 分析指标及方法53-54
- 5.2 剩余污泥乙醇型发酵培养54
- 5.3 试验仪器设备54-55
- 5.4 结果与分析55-60
- 5.4.1 进出水pH值变化55-56
- 5.4.2 出水VFA浓度变化56-57
- 5.4.3 产气速率及氢气纯度57-58
- 5.4.4 剩余污泥COD去除率58-59
- 5.4.5 出水ORP变化59-60
- 5.4.6 出水氨氮含量变化60
- 5.5 本章小结60-62
- 结论62-65
- 参考文献65-7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2-73
- 致谢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蓉菁;王东寅;;剩余污泥的乳酸化及减量化研究[J];污染防治技术;2004年03期
2 杨彩凤;;剩余污泥新型生物技术资源化利用途径研究进展[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年09期
3 祁振;;污水剩余污泥的处理及其合理化利用[J];广东化工;2013年03期
4 魏庆锋;无剩余污泥法处理废水[J];环境导报;2002年04期
5 吴敏,杨健;蚯蚓生态床处理剩余污泥[J];中国给水排水;2003年05期
6 符艳妍,崔振强,郎咸明;剩余污泥的处理及综合利用[J];有色矿冶;2004年02期
7 吴志萍,杨公平,高丹;剩余污泥再利用的探讨[J];山西能源与节能;2004年04期
8 向迎洪,张清东,庄景宏;污水厂剩余污泥的生物小循环多级处理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9 汪常青;梁浩;李亚东;华佳;;利用剩余污泥制备泡沫灭火剂的试验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6年09期
10 白春节;;低繁殖量蚯蚓养殖法处理剩余污泥的可行性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文波;李玉庆;张轶凡;李红霞;;球磨作用对污水厂剩余污泥中氮磷的影响[A];全国排水委员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李玉庆;张轶凡;李红霞;刘范嘉;;机械法破解剩余污泥后碳的变化[A];全国排水委员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殷绚;韩萍芳;吕效平;;超声强化处理水厂剩余污泥[A];第六届化学工程与生物技术展览暨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聂亚峰;卢彩虹;屈秀文;赵晓光;;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臭氧减量化技术探讨[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2年
5 崔龙哲;吴桂萍;邓克俭;;质子化剩余污泥中官能团对染料的吸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6 王博;史强;杨阳;王亮;万伟;王建龙;;利用剩余污泥发酵产氢的优化研究[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2年
7 陈国炜;俞汉青;;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解偶联减量技术[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于安峰;周育楠;初里冰;邢新会;;好氧厌氧耦合实现剩余污泥减量的工艺及机理研究[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6年
9 刘康怀;严博;王栎雯;龙飞;吴国恩;杨侃;;利用蚯蚓处理城市污水厂剩余污泥的可行性及其展望[A];全国排水委员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史锦芳;金辉;游思琴;李彪;;臭氧对剩余污泥的破解效果研究[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卷)[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关良;不用脱色剂 剩余污泥少[N];中国环境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利平;水热处理耦合机械压滤对剩余污泥的深度脱水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 接伟光;剩余污泥碱性厌氧发酵混合菌系构建与性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杨春雪;嗜热菌强化剩余污泥水解及短链脂肪酸积累规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孙睿;MEC用于剩余污泥产氢产甲烷效能及微生物群落结构解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王鹤名;基于清洁生产理念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节能降耗集成工艺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6 陈悦佳;冻结融溶—微生物燃料电池强化剩余污泥破解与产电性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7 由美雁;流体剪切与超声联合作用下剩余污泥的破解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8 苏瑞景;剩余污泥酶法水解制备蛋白质、氨基酸及其机理研究[D];东华大学;2013年
9 姜苏;表面活性剂促进污水厂剩余污泥发酵生产短链脂肪酸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10 苏高强;剩余污泥碱性发酵产酸性能与优化[D];北京工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昕彤;抗生素剩余污泥对重金属的吸附性能及对环境的影响[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2 江磊;预处理技术强化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挥发酸及释磷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3 李娜;强化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酸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4 刘改革;剩余污泥厌氧产酸小试过程控制及微生物种群演替规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焦明龙;碱与臭氧预处理剩余污泥厌氧产气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高杨;不同阴极条件微生物电化学系统污泥减量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7 邵金星;耦合法提取剩余污泥中蛋白质及其后续处理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5年
8 刘阳;热水解联合中温厌氧消化处理剩余污泥[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9 王冰;兰州地区剩余污泥资源化制砖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10 单礼伟;破解剩余污泥的壅塞空化技术的实验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489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748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