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重庆地区商场建筑室内空气品质评价

发布时间:2017-08-31 09:24

  本文关键词:重庆地区商场建筑室内空气品质评价


  更多相关文章: 商场建筑 空气品质 主观评价 客观评价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为人们提供生活服务的商场建筑在数量上不断攀升,成为我国城镇化的基础单元。目前国内对商场建筑的研究方向大多集中在能耗及热舒适性等方面,对室内空气品质的研究并不深入,然而商场建筑室内空气具有污染源种类和数量繁多、室内空气污染物分布规律复杂多变等特点。鉴于商场建筑室内空气品质的特殊性,依托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建筑室内健康环境控制与改善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子课题“建筑室内空气污染监测及运营管理技术研究”,对重庆大型商场建筑室内典型空气污染物进行全天实时检测并开展主观问卷调查,旨在获取重庆商场建筑室内空气品质现状,并结合主客观,对商场建筑室内空气品质进行评价。本文完成的工作及研究成果如下:(1)以重庆市主城区2栋大型商场建筑作为研究对象,自2013年12月至2015年1月平均每两月对建筑室内环境参数(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甲醛、二氧化碳、TVOC等)开展全天实时监测,分析重庆地区商场建筑室内空气品质现状。研究发现:重庆地区商场建筑室内空气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其中TVOC污染最为严重,其次是甲醛和CO2。从整体情况来看,位于核心商业区、商品定位较高端的A商场室内空气品质现状略次于位于普通商业步行街、定位为具有中等收入群体的B商场。商场建筑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因素包括等营业时间、商场封闭时间、季节变化等时间因素以及建筑结构、售货区分布、通风口等空间因素。(2)开展主观调查,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获得商场工作人员对商场室内空气品质的感受和建筑综合征等信息,并结合客观测试数据,比较得到人体满意度与各污染物浓度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到TVOC、甲醛和CO2的人体满意度限值分别为0.677mg/m3、0.105mg/m3和1113ppm;通过灰色关联分析,计算得到TVOC、甲醛和CO2对室内人员满意度的影响比重分别为0.459、0.519和0.453。(3)根据评价结果排序一致性和评价等级相近原则对评价方法和赋权方法进行比较,能找出适合该样本数据的评价方法。从综合指数评价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可拓评价法、灰色聚类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中选出灰色关联分析作为评价方法,从层次分析法、聚类权法、超标倍数法中选出超标倍数法法作为赋权方法,从而建立适合重庆地区商场建筑室内空气品质的评价体系,并对研究对象室内空气品质进行评价。按测试时间所属季节、售货区分布和楼层分布对该时段、该区域的空气品质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与室内空气品质现状分析结果一致,即随季节变化不明显、随售货区和楼层分布差异大;从整体来看,B商场室内空气品质优于A商场;对两商场28个测点的所有测试结果进行评价,A商场-1-1、-1-2和B商场1-5、3-3等测点所在区域空气品质亟待改善。
【关键词】:商场建筑 空气品质 主观评价 客观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823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英文摘要5-9
  • 1 绪论9-15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商场建筑室内空气品质10-12
  • 1.3 室内空气品质的评价方法综述12-13
  • 1.4 研究内容13-15
  • 2 室内空气品质及评价方法介绍15-27
  • 2.1 室内空气品质定义15
  • 2.2 室内空气品质相关标准15-17
  • 2.3 评价方法的介绍17-18
  • 2.3.1 主观评价法17-18
  • 2.3.2 客观评价法18
  • 2.4 客观评价方法综述18-24
  • 2.4.1 综合指数评价法18-19
  • 2.4.2 模糊综合评判法19-20
  • 2.4.3 可拓评价法20-21
  • 2.4.4 灰色聚类分析法21-23
  • 2.4.5 灰色关联分析法23-24
  • 2.4.6 客观评价方法小结24
  • 2.5 赋权方法24-25
  • 2.5.1 主观赋权法24-25
  • 2.5.2 客观赋权法25
  • 2.6 本章小结25-27
  • 3 重庆地区商场建筑室内空气品质实验研究27-49
  • 3.1 研究对象27-28
  • 3.1.1 选取原则27
  • 3.1.2 建筑基本情况介绍27-28
  • 3.2 实验方法28-33
  • 3.2.1 测试参数选取28-29
  • 3.2.2 测试时间29
  • 3.2.3 测试方法29-30
  • 3.2.4 测点布置30-33
  • 3.3 测试结果分析33-47
  • 3.3.1 商场建筑整体测试结果分析33-37
  • 3.3.2 时间特性37-44
  • 3.3.3 空间特性44-47
  • 3.4 本章小结47-49
  • 4 重庆地区商场建筑室内空气品质主观评价49-61
  • 4.1 主观调查方法49-50
  • 4.1.1 主观调查目的49
  • 4.1.2 主观调查问卷设计49
  • 4.1.3 满意度投票标尺49-50
  • 4.2 主观问卷统计50-55
  • 4.3 人体满意度与各污染物浓度的关系55-58
  • 4.4 商场建筑室内空气品质的灰色关联分析58-60
  • 4.5 本章小结60-61
  • 5 重庆地区商场建筑室内空气品质客观评价61-83
  • 5.1 评价标准等级的划分61-62
  • 5.2 评价方法的确定62-76
  • 5.2.1 评价方法的改进62-64
  • 5.2.2 赋权方法的确定64-67
  • 5.2.3 评价方法的应用67-71
  • 5.2.4 评价方法的比较71-74
  • 5.2.5 赋权方法的确定74-76
  • 5.3 重庆地区商场建筑室内空气客观评价76-81
  • 5.4 本章小结81-83
  • 6 结论及建议83-85
  • 6.1 结论83-84
  • 6.2 建议84-85
  • 致谢85-87
  • 参考文献87-93
  • 附录93-95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93-94
  • B. 商场建筑室内环境问卷调查94-9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晋明;我国目前室内空气品质改善的对策与措施[J];暖通空调;2002年02期

2 李雨红;室内空气品质与人类健康[J];家具与室内装饰;2002年03期

3 凌均成;室内空气品质研究现状与发展[J];南华大学学报(理工版);2002年02期

4 沈晋明,刘玉峰;实时室内空气品质的概念与控制理念[J];洁净与空调技术;2002年03期

5 张虎;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对策与措施[J];住宅科技;2003年11期

6 黄振;室内空气品质[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7 钟乐璇;;通风与室内空气品质[J];山西化工;2006年03期

8 郭玉峰;;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与改善[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年17期

9 曹振华;;浅析居室内空气品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改善途径[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10 王东梅;王文勇;;室内空气品质评价系统研究[J];四川环境;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舒海文;马九贤;巨永平;;室内空气品质等级的模糊综合评价[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9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C];1998年

2 白玮;龙惟定;;室内空气品质客观评价中的排序问题[A];上海市制冷学会一九九九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3 朱赤晖;李念平;;室内空气品质的不确定性及其灰色系统分析方法[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年会资料摘要集(2)[C];2004年

4 徐文华;;关于空调通风系统的运行管理——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重要措施之一[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年会资料摘要集(2)[C];2004年

5 谯华;谢朝新;陈志莉;谢有奎;;室内空气品质及改善手段的探讨[A];2005西南地区暖通空调热能动力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孙秀平;杨小凤;;室内空气品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A];2005西南地区暖通空调热能动力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姜坪;李少侠;陈波;胡孟娣;;杭州市住宅室内空气品质检测与评价[A];2005浙江省暖通空调动力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尹国华;;室内空气品质现状分析与研究[A];2006年山东省制冷空调学术年会“格力杯”优秀论文集[C];2006年

9 ,

本文编号:7647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7647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1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