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水体钙、镁对流域酸沉降和藻华的响应研究
本文关键词:太湖水体钙、镁对流域酸沉降和藻华的响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酸沉降 藻华 沉积物 Ca Mg 生物矿化 太湖
【摘要】:太湖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泊,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太湖流域经济发达,能源消耗量大,酸性物质排放量高,降水酸度强,酸雨频率高。太湖水体高度富营养化,多年来蓝藻频繁暴发。本研究在对太湖天然水化学变化和流域酸沉降研究的基础上,以钙、镁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流域酸沉降和藻华暴发的双重作用对湖水Ca2+、Mg2+迁移和归趋的影响。结果表明:较自然过程相比,酸沉降加快了流域碳酸盐岩溶蚀和土壤Ca2+、 Mg2+的风化速率,湖水Ca2+、Mg2+浓度较过去(1950s)相比显著升高。酸沉降输入更多的酸性物质到水体,引起湖水pH和CaCO3、MgCO3饱和指数的下降。同时,太湖蓝藻的生物矿化作用促进了湖水CaCO3、MgCO3的沉淀,使Ca2+、Mg2+从水相中移除。但较MgCO3沉淀相比,湖水中藻华作用下的CaCO3沉淀占优势地位。对沉积物理化性质和沉积物Ca、Mg赋存形态的分析表明:沉积物酸可提取态Ca占总Ca的17-30%,酸可提取态Mg占总Mg的9-14%。太湖沉积物对酸沉降具有较强的缓冲能力,沉积物仍然处于中性或弱碱性环境。较西北湖区相比,东太湖表层沉积物(0-10 cm)电导率和有机质较高。酸沉降较强期间更多酸性物质的输入,引起西北湖区表层沉积物(0-10 cm)酸可提取态Ca、Mg的溶解,而对于东太湖则可能是引起钙-磷结合态的溶解。相反,藻华暴发期间,藻类的生物矿化作用促进了CaCO3和MgCO3在表层沉积物中积累,导致西北湖区表层沉积物酸可提取态Ca、Mg含量高于深层沉积物(10 cm),同时也高于东太湖表层沉积物酸可提取态Ca, Mg含量。统计分析表明:太湖流域酸沉降对沉积物酸可提取态Ca、Mg的溶蚀速率显著高于蓝藻的生物矿化作用对CaCO3和MgCO3的沉积速率。目前,较深层沉积物相比,酸沉降并未引起表层沉积物Ca、Mg总量的显著减少。因而,蓝藻的生物矿化作用产生的CaCO3和MgCO3沉淀与酸沉降引起的表层沉积物酸可提取态Ca、Mg的溶蚀处于动态平衡之中。酸沉降和藻华暴发这两个过程对太湖Ca2+、Mg2+水-沉积物界面循具有重要影响。目前,湖水Ca2+、Mg2+仍具有增长趋势,湖水总硬度(Ca2+、Mg2+)的不断升高将会危及到太湖作为淡水湖泊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在控制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的同时,太湖流域酸沉降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有效的改善。
【关键词】:酸沉降 藻华 沉积物 Ca Mg 生物矿化 太湖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52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3
- 第一章 引言13-18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3-14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4-15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15-18
- 1.3.1 研究内容15-16
- 1.3.2 技术路线16-18
- 第二章 太湖概况与采样分析18-24
- 2.1 太湖流域基本特征18-19
- 2.1.1 太湖流域概况18
- 2.1.2 太湖蓝藻发展趋势18-19
- 2.2 数据收集和采样分析19-21
- 2.2.1 数据收集19-20
- 2.2.2 样品采集20-21
- 2.3 样品测试分析方法21-23
- 2.3.1 水样测试分析方法21-22
- 2.3.2 沉积物理化性质测试分析方法22
- 2.3.3 沉积物钙、镁测试分析方法22-23
- 2.4 数据处理23-24
- 第三章 太湖水体钙、镁离子变化趋势及与流域酸沉降的关系24-32
- 3.1 太湖流域地质条件与酸沉降发展趋势24-28
- 3.1.1 太湖流域岩石分布特征24-25
- 3.1.2 流域酸性物质排放量和酸雨发展特征25-26
- 3.1.3 流域降水主要离子特征26-28
- 3.2 太湖水体钙、镁离子长期变化趋势及原因28-30
- 3.3 水体总硬度/总碱度的变化趋势30-31
- 3.4 本章小结31-32
- 第四章 太湖水体钙、镁对酸沉降的响应32-44
- 4.1 水体pH和钙、镁饱和指数对酸沉降的响应32-35
- 4.1.1 水体pH对酸沉降的响应32-34
- 4.1.2 水体钙、镁饱和指数对酸沉降的响应34-35
- 4.2 沉积物钙、镁对酸沉降的响应35-42
- 4.2.1 酸沉降较强期间沉积物理化性质分析35-37
- 4.2.2 酸沉降较强期间孔隙水Ca~(2+)、Mg~(2+)特征分析37-38
- 4.2.3 沉积物不同形态钙、镁对酸沉降的响应38-42
- 4.3 本章小结42-44
- 第五章 太湖水体钙、镁对藻华的响应44-61
- 5.1 水体pH和钙、镁饱和指数对藻华的响应44-52
- 5.1.1 水体pH对藻华的响应44-47
- 5.1.2 水体钙、镁饱和指数对藻华的响应47-50
- 5.1.3 水体Ca~(2+)/Mg~(2+)对藻华的响应50-52
- 5.2 沉积物钙、镁对藻华的响应52-60
- 5.2.1 藻华暴发较强期间沉积物理化性质分析52-54
- 5.2.2 藻华暴发较强期间孔隙水Ca~(2+)、Mg~(2+)特征分析54
- 5.2.3 沉积物不同形态钙、镁对藻华的响应54-60
- 5.3 本章小结60-61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61-63
- 6.1 结论61
- 6.2 创新点61-62
- 6.3 展望62-63
- 附录63-65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65-66
- 致谢66-67
- 参考文献67-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磊;王自发;何金海;林彩燕;谢付莹;;东亚酸沉降模式不确定性分析[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8年03期
2 仲民;酸沉降对鲑鱼的影响[J];环境科学;1987年05期
3 廖柏寒,李长生;土壤对酸沉降缓冲机制探讨[J];环境科学;1989年01期
4 本刊通讯员;;重庆市两项酸沉降科研课题通过鉴定[J];重庆环境科学;1991年04期
5 吴依平;王素芸;朱萍;;酸沉降对建筑物的影响调查[J];上海环境科学;1991年04期
6 刘洪杰;酸沉降对热带土壤肥力状况的可能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1992年04期
7 严重玲;酸沉降对植物叶片直接影响的生理效应[J];环保科技;1993年02期
8 王文兴,洪少贤,,张婉华;酸沉降对材料破坏的损伤函数的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1995年01期
9 陈复,柴发合;我国酸沉降控制策略[J];环境科学研究;1997年01期
10 姚小红,周中平,郝吉明;酸沉降临界负荷计算模式的修正[J];环境化学;199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蒋红梅;王定勇;魏世强;;酸沉降对菜地系统中N素循环的影响[A];土壤化学与生态环境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学术讨论会会议指南与论文摘要集[C];2001年
2 舒代宁;邓雪锋;;世界遗产乐山大佛景区酸沉降及防治对策研究[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3)[C];2007年
3 王德宣;;东北地区酸沉降发展[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廖雷;蓝惠霞;吴娟;;酸沉降的影响因素、危害和控制[A];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华南青年地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胡小飞;李敬;陈伏生;方向民;;模拟酸沉降加重对丘陵红壤区茶树铝根际效应的影响[A];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植物学:现在与未来——中国植物学会第十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八十周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2分会场: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C];2013年
6 高丽洁;张美根;朱凌云;;对京津地区酸性沉降现状及成因的探讨[A];第十届全国气溶胶会议暨第六届海峡两岸气溶胶技术研讨会摘要集[C];2009年
7 陈志强;陈健飞;陈松林;;基于SOTER的福建陆地生态系统酸沉降相对敏感性评价[A];“土地变化科学与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苗晓;重庆 日援建黔江酸沉降监测点启用[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2 乐同;我国有372万公顷森林受酸沉降危害[N];中国绿色时报;2001年
3 章轲;中日韩联手治理沙尘暴和酸沉降[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郭平;三峡库区酸沉降特征及其对森林土壤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2 朱建林;大气酸沉降复杂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3 王定勇;汞在酸沉降地区陆地生态系统中的分布与行为[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4 段雷;中国酸沉降临界负荷区划研究[D];清华大学;2000年
5 向仁军;中国南方典型酸雨区酸沉降特性及其环境效应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6 杜春艳;中亚热带韶山森林的大气沉降特征及对酸沉降的生态响应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希;茶园根际土壤与植物体养分对酸沉降的响应[D];南昌大学;2015年
2 代丹;太湖水体钙、镁对流域酸沉降和藻华的响应研究[D];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2016年
3 李炳文;长沙岳麓山小流域水—土系统对酸沉降的响应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4 孙欣;安徽省酸沉降及其控制规划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2年
5 刘丽;长沙地区土壤酸化模拟、预测及其酸沉降临界负荷的估算[D];湖南农业大学;2005年
6 郭婧;酸沉降对材料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估算[D];北京化工大学;2004年
7 徐光仪;东北亚酸沉降临界负荷区划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8 叶小峰;东亚酸沉降及其长距离输送模式比较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9 蒋红梅;酸沉降对土壤—蔬菜系统及其氮、磷周转的影响[D];西南农业大学;2002年
10 曾梅;酸沉降影响下韶山森林硫与氮的动态过程及临界负荷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966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796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