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行业(燃煤发电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与应用
本文关键词:电力行业(燃煤发电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与应用
【摘要】:为了更好的开展燃煤发电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2015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及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了《电力行业(燃煤发电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然而该指标体系刚推广应用,缺乏相应的研究,应用者在实践工作中对其内涵、特点、计算方法等存在理解不到位甚至误区。此外,也有需要勘误的地方。虽然《火电指标体系》已停止施行,但目前大多数工作者对其内容和计算方法等比较熟悉,故本文将《燃煤发电指标体系》与其对比,分析了框架、内容、计算方法等的变化。新指标体系的内容更加具体丰富,适用范围更加广泛,要求更加严格,计算方法更加科学合理,清洁生产水平等级的划分更加清晰全面。新指标体系主要新增或优化了11项二级指标,本文重点对其中的锅炉设备、泵和风机系统工艺及能效、汞及其化合物脱除工艺、汞及其化合物排放浓度、单位发电量氮氧化物排放量5项指标进行了展开说明,其中对定性指标汞及其化合物脱除工艺和定量指标汞及其化合物排放浓度进行了一并分析,具体分析了指标的来源,对企业的能耗物耗、经济、污染物排放的影响以及相关的节能措施等。这对指标的物耗能耗、环境影响等的理解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有利于提出有效的节能减排措施。同时,对评价指数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提出了应用该计算方法时应注意的事项:①深刻理解各变量的含义;②正确选取各权重值;③分开计算不同等级水平值等。指出了该指标体系需要勘误的地方:①单位发电量氮氧化物排放量的Ⅱ级、Ⅲ级基准值相同;②单位发电量氮氧化物排放量计算公式的说明中变量的下标错误;③综合评价指数计算公式中二级指标权重求和的含义解释有误。这有利于该体系的推广实施与审核工作的开展。本文采用该指标体系对某燃煤发电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审核,得出审核前清洁生产水平为三级以下,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了节能潜力分析,提出的主要节能措施有①#3、#4锅炉烟气脱硝改造;②#3炉电除尘改造;③#4炉电除尘高频电源改造;④#3机组综合升级改造;⑤#3、#4、#5烟气旁路拆除。企业完成节能技改后,清洁生产水平提升为二级,清洁生产整体效果较好。
【关键词】:燃煤发电 清洁生产 指标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426.61;X3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21
- 1.1 研究背景9-14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4-15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5-19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5-17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7-19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9-21
- 1.4.1 研究内容19-20
- 1.4.2 技术路线20-21
- 2 燃煤发电指标体系的分析21-57
- 2.1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21-22
- 2.2 燃煤发电指标体系22-35
- 2.2.1 新指标体系的形成基础22-23
- 2.2.2 新指标体系指标的选取说明及基准值的确定23-24
- 2.2.3 新指标体系与原先指标体系的对比分析24-35
- 2.3 主要新增指标的分析35-52
- 2.3.1 锅炉设备35-40
- 2.3.1.1 锅炉简介35-37
- 2.3.1.2 燃煤发电锅炉工作过程37-38
- 2.3.1.3 燃煤发电锅炉的节能改造38-40
- 2.3.2 泵、风机系统工艺及能效40-45
- 2.3.2.1 科学合理的选型41-42
- 2.3.2.2 选择最合适的调节方式42-43
- 2.3.2.3 保证泵与风机的安装检修质量43-44
- 2.3.2.4 原有泵和风机的改造44-45
- 2.3.3 汞及其化合物脱除工艺45-48
- 2.3.3.1 燃烧前脱汞46-47
- 2.3.3.2 燃烧中脱汞47
- 2.3.3.3 燃烧后脱汞47-48
- 2.3.4 单位发电量氮氧化物排放量48-52
- 2.3.4.1 单位发电量氮氧化物排放量的计算49
- 2.3.4.2 氮氧化物控制技术49-52
- 2.4 燃煤发电指标体系计算的说明及存在的问题52-55
- 2.4.1 新指标体系清洁生产评价指数的计算52-53
- 2.4.2 新指标体系中的问题53-55
- 2.5 本章小结55-57
- 3 燃煤发电指标体系的案例应用57-78
- 3.1 企业概况57-59
- 3.2 审核前清洁生产水平定位59-66
- 3.3 确定清洁生产目标66-67
- 3.4 企业清洁生产中/高费方案简介67-69
- 3.5 中/高费方案实施效果69-70
- 3.6 审核后清洁生产水平变化情况70-77
- 3.7 持续清洁生产方案77
- 3.8 本章小结77-78
- 4 结论与展望78-80
- 4.1 结论78-79
- 4.2 展望79-80
- 参考文献80-83
- 致谢83-84
- 附录清单84-12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爱军;;我国燃煤发电行业技术选择的建模[J];中国矿业;2009年08期
2 ;中国减少燃煤发电,但温室气体排放仍在增加[J];中外能源;2010年10期
3 王汉斌;武民军;唐杰;;燃煤发电生命周期评价体系的构建[J];经济师;2010年12期
4 ;日本关心燃煤发电的环境影响[J];电力环境保护;1986年02期
5 马驰;徐英九;;控制中国燃煤发电污染的构想[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2年03期
6 张金发,尚利;燃煤发电的环境污染及其防治对策[J];污染防治技术;1994年01期
7 李欢欢;谭忠富;;燃煤发电互换交易综合效益分析模型[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8 ;美国拟彻底叫停燃煤发电[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3年02期
9 黄谦德;;广东省燃煤发电污染控制问题的探讨[J];广州环境科学;2003年03期
10 ;南非公布能源发展计划草案[J];洁净煤技术;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建华;程宏斌;王亚南;庾永波;尚雨润;王建军;张智荣;邵慧飚;吴庆辉;;运用目标管理方法 实现燃煤发电改瓦斯发电[A];2008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集[C];2009年
2 ;龙源工程碟式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系统获专利[A];《电站信息》2013年第10期[C];2013年
3 傅世均;;基于电力协调监管的燃煤发电企业碳减排市场组合设计模型[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A09系统工程方法在低碳与资源集约化方面的应用[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廖桂雄 通讯员 姜红飚;杭钢终结燃煤发电系统[N];中国冶金报;2014年
2 黄永达 唐被南;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燃煤发电开发建设[N];中国电力报;2005年
3 何禾;美国燃煤发电再度走红[N];中国矿业报;2004年
4 记者苏勇;太钢燃煤发电成为历史[N];中国冶金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顾卫锋 李冬梅 通讯员 杜云;我国燃煤发电进入减排新时代[N];中国电力报;2014年
6 董哲 编译;燃煤发电时代真的过去了?[N];中国煤炭报;2014年
7 侯利红;发电前5月增15.8% 发改委拟调控燃煤发电比重[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8 史征;欧洲重返燃煤发电引发环保担忧[N];中国信息报;2008年
9 张强;我燃煤发电领域二氧化碳减排技术首度应用[N];科技日报;2008年
10 记者 孙毅 李秀峰;高效清洁机组成我省燃煤发电主力[N];河北经济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济英;燃煤发电企业发展战略及其实证分析[D];河海大学;2005年
2 傅世均;基于电力协调监管的燃煤发电企业碳减排市场组合设计理论与实践[D];重庆大学;2011年
3 张丹;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减排CO_2的燃煤发电系统技术经济分析及优化[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侯芳芳;燃煤发电设备企业研发项目风险识别与管控[D];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2016年
2 张慧敏;电力行业(燃煤发电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与应用[D];安徽工业大学;2016年
3 武民军;燃煤发电的生命周期评价[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4 兰国慧;燃煤发电企业循环经济资源价值流报告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5 蔡文汇;基于(火用)分析法的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系统性能优化[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6 余芳;基于循环经济的燃煤发电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7 董鑫;燃煤发电企业煤炭供应风险控制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8 付立;槽式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系统热性能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9 於震跃;槽式太阳能集热场辅助燃煤发电系统的性能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700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870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