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不同氮浓度下螺旋霉素和铜绿微囊藻的相互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7 18:39

  本文关键词:不同氮浓度下螺旋霉素和铜绿微囊藻的相互作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复合污染 微囊藻毒素 抗氧化系统 生物降解 发光细菌试验


【摘要】:通常认为蓝藻暴发受到多种水环境因子调控,其中以氮营养为最主要的水环境因子。蓝藻的原核生物属性导致其对抗生素十分敏感。抗生素类污染物可能是调控蓝藻暴发的新兴环境因子。但水环境因子和抗生素对蓝藻的联合调控效应和机制尚未见报道。本论文选定螺旋霉素作为目标抗生素,选定水华蓝藻模式种铜绿微囊藻为目标藻种,选定氮作为目标水环境因子。通过7天曝露试验,研究不同氮浓度下铜绿微囊藻和螺旋霉素污染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效应和机制。在0.5~50 mg/L的氮浓度范围内,氮浓度(p0.05)显著影响螺旋霉素对铜绿微囊藻的毒性。在氮浓度为0.5 mg/L条件下,螺旋霉素毒性最低。此时,0.1μg/L的螺旋霉素在藻细胞中产生了毒物兴奋效应。方差分析表明,氮和螺旋霉素这两个因素在调控藻细胞叶绿素a和蛋白质的合成、微囊藻毒素的合成和释放、ntcA及mcyB基因的表达过程中,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氮通过调节藻细胞蛋白质合成,显著影响螺旋霉素对藻细胞的毒性(p0.05)。叶绿素a、psbA基因和rbcL基因对螺旋霉素的响应,表明光合系统在螺旋霉素调控藻细胞生长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氮浓度显著调控(p0.05)铜绿微囊藻对螺旋霉素的抗氧化应激及其对螺旋霉素的生物降解。在0.5 mg/L的氮浓度下,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上升可以有效减轻0.1和0.4 μg/L的螺旋霉素对藻细胞造成的氧化损伤,降低螺旋霉素的毒性和藻细胞中丙二醛的含量。在5-50mg/L的氮浓度下,0.4 μg/L的螺旋霉素抑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藻细胞中过氧化氢累积导致比生长速率显著下降(p0.05),丙二醛含量上升。谷胱甘肽含量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性上升,伴随着藻细胞对螺旋霉素的降解,表明可能与降解存在关联。铜绿微囊藻对螺旋霉素的7天降解百分比在8.9%到29.6%之间,降解百分比随着氮浓度上升和螺旋霉素浓度下降而出现上升趋势。根据发光细菌实验,0.1 μg/L的螺旋霉素在0.5 mg/L的氮浓度下,可以通过刺激藻细胞的生长和促进藻毒素的合成和释放,显著增强铜绿微囊藻的生物毒性p0.05)。0.4 μg/L的螺旋霉素在5-50 mg/L的氮浓度下,通过抑制藻细胞生长、藻毒素的合成、ntcA和mcyB基因的表达,显著降低了铜绿微囊藻的毒性(p0.05)。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氮条件下,治理铜绿微囊藻污染时需要去除共存的螺旋霉素污染物。
【关键词】:复合污染 微囊藻毒素 抗氧化系统 生物降解 发光细菌试验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52;X173
【目录】:
  • 中文摘要8-9
  • ABSTRACT9-11
  • 第一章 引言11-22
  • 1.1 概述11-12
  • 1.2 蓝藻水华12-16
  • 1.2.1 蓝藻水华的危害12-13
  • 1.2.2 水环境因子对蓝藻水华的影响13
  • 1.2.3 蓝藻毒素13-16
  • 1.3 水环境中的抗生素污染16-18
  • 1.3.1 水环境中的抗生素类污染物16-17
  • 1.3.2 抗生素污染物的检测17-18
  • 1.4 有机物与藻类的相互作用18-19
  • 1.5 抗生素污染物对蓝藻的调控效应19
  • 1.6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19-22
  • 1.6.1 研究目的19-20
  • 1.6.2 研究内容20-21
  • 1.6.3 技术路线21-22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22-28
  • 2.1 生长抑制试验22-23
  • 2.2 细胞响应试验23-25
  • 2.3 抗氧化系统的响应分析25
  • 2.4 螺旋霉素降解试验25-26
  • 2.5 发光细菌毒性试验26-27
  • 2.6 数据分析27-28
  • 第三章 不同氮浓度下螺旋霉素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和细胞合成的作用效应28-45
  • 3.1 概述28
  • 3.2 试验结果28-40
  • 3.2.1 不同氮浓度下螺旋霉素对藻细胞的生长抑制效应28-33
  • 3.2.2 氮和低浓度螺旋霉素对藻细胞的联合效应33-40
  • 3.3 讨论40-43
  • 3.3.1 氮浓度对螺旋霉素毒性的影响40-41
  • 3.3.2 氮和低浓度螺旋霉素对铜绿微囊藻光合作用的调控41-42
  • 3.3.3 氮和低浓度螺旋霉素对MCS合成和释放的调控42-43
  • 3.3.4 氮和低浓度螺旋霉素调控下微囊藻污染变化规律43
  • 3.4 结论43-45
  • 第四章 不同氮浓度下铜绿微囊藻对螺旋霉素的抗氧化应激和降解效应45-55
  • 4.1 概述45
  • 4.2 试验结果45-52
  • 4.2.1 铜绿微囊藻在不同氮浓度下对螺旋霉素的抗氧化应激45-50
  • 4.2.2 不同氮浓度条件下铜绿微囊藻对螺旋霉素的降解50-51
  • 4.2.3 铜绿微囊藻和螺旋霉素的联合毒性变化规律51-52
  • 4.3 讨论52-54
  • 4.3.1 抗氧化应激与螺旋霉素毒性的关系52-53
  • 4.3.2 抗氧化应激与藻细胞对螺旋霉素的降解53
  • 4.3.3 铜绿微囊藻与螺旋霉素的联合毒性53-54
  • 4.4 结论54-55
  •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55-57
  • 5.1 结论55-56
  • 5.2 建议56-57
  • 参考文献57-68
  • 致谢68-6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69-70
  • 学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志华,宋友礼,黄纯农;螺旋霉素产生菌螺旋霉素链霉菌遗传育种[J];中国抗生素杂志;1992年04期

2 张筱君;陈葵;朱家文;;必特螺旋霉素的萃取特性及杂质的选择性分离[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4年01期

3 白汝芬,刘杰忠,孙玲变;螺旋霉素药膜配制工艺的改进[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1年09期

4 姜威,孙承航,金文藻;生技霉素小组分的研究 Ⅰ.分离纯化和4″-异丁酰螺旋霉素Ⅱ(生技霉素B_(2β))的结构鉴定[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2年04期

5 王欣荣,刘淑奎,夏永,谢丽芳;螺旋霉素发酵工艺的研究[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2年12期

6 戴剑漉,王永红,刘玉伟,肖慈英,佟祖Or,储炬,张嗣良,律光耀,王以光;必特螺旋霉素基因工程菌发酵参数的研究[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5年06期

7 毛全贵;赵胜利;韩德全;张永红;汉国旗;刘守强;;金属离子对螺旋霉素生物合成的影响[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5年11期

8 李友元,陈长华,顾熠峰,李晓勇;基于液质联用技术解析和降低螺旋霉素发酵杂质[J];生物工程学报;2005年02期

9 江维;王永红;庄英萍;郝玉有;储炬;;缬氨酸对必特螺旋霉素生物合成的影响[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10 吴春海;郝玉有;王永红;储炬;庄英萍;张嗣良;;统计学法优化必特螺旋霉素发酵培基养[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8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永红;康源;庄英萍;储炬;戴剑漉;张嗣良;;二价锰离子与必特螺旋霉素生物合成[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4年

2 王永红;黄明志;庄英萍;付启伟;储炬;张嗣良;;二价锰离子对必特螺旋霉素发酵过程碳代谢流的影响[A];代谢工程和工业生物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游旭;陈葵;朱家文;;乙酸丁酯与水相中必特螺旋霉素的分配系数[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朱培;刘文斌;张建斌;李亚军;李继安;陈代杰;;多级厌氧反应器处理螺旋霉素发酵菌渣和螺旋霉素Ⅰ的厌氧降解行为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抗生素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5 史向国;胡立刚;藤国生;白旭;顾景凯;钟大放;;LC-MS/MS法在必特螺旋霉素Ⅰ期临床研究中的应用[A];中国有机质谱学第十二届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永平 温长路;不要盲目追求新药[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史向国;必特螺旋霉素体内代谢与药物动力学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3年

2 徐婕;异戊酰螺旋霉素Ⅱ和异戊酰螺旋霉素Ⅲ的层析分离过程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3 姜威;杂合抗生素生技霉素和桔青霉68活性代谢产物的化学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慧;必特螺旋霉素纯化中的连续逆流分配除杂和溶液结晶过程调控[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2 谢松林;螺旋霉素发酵车间工程设计[D];福州大学;2014年

3 王峰;不同氮浓度下螺旋霉素和铜绿微囊藻的相互作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4 顾芨芨;必特螺旋霉素组分的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侯丽平;异戊酰螺旋霉素Ⅲ分离制备过程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6 万倩玉;多级逆流分配—分步结晶法分离螺旋霉素与必特螺旋霉素[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7 曾俊;螺旋霉素的生物合成及有效组分优化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8 罗俊;欧典螺旋霉素的组分优化[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孙新强;螺旋霉素高产菌种选育及发酵工艺优化[D];浙江工业大学;2002年

10 韩锋;ist基因的DNA改组以及AHBA合酶基因的系统发生分析[D];沈阳药科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8710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8710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3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