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化废水水质分析及深度处理工艺研究
本文关键词:煤气化废水水质分析及深度处理工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煤气化废水 水质分析 多环芳烃 Fenton氧化 混凝沉降
【摘要】:煤气化过程会产生大量的高浓度、高毒性的含酚废水,一般需要经过预处理、生化处理和深度处理三步处理后才能达标排放或回用。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对该类废水关键污染物的分析和表征方面,尚缺乏系统而有效的方法。此外,由于生化处理后残存在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化学性质稳定、生物毒性强,因而深度处理段的处理效果不理想且处理成本高,对各类深度处理方法也缺乏系统的分析比较。针对以上难题,本文研究了煤气化废水关键污染物的分析方法,并对几类深度处理方法进行了条件优化和分析比较。本文首先分析了溴化法测定总酚方法的准确性,研究了不同影响物质对总酚测定的影响。然后建立了固相萃取前处理方法,确定了GC-MS分析条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生化处理过程中的水质变化,包括生化前进水、厌氧池出水、好氧处理后二沉池出水和深度处理后混凝沉降池出水四种水质。继而,分析了煤气化废水中16种多环芳烃的含量。分析结果显示,废水中16种多环芳烃都能够被检测到。其中萘含量最高,高达1.685μg/L。其次菲、荧蒽、芘、苯并(a)蒽的含量都大于0.2μg/L。接下来,本文分别利用混凝沉降、Fenton氧化及混凝沉降-Fenton氧化联合的方式对生化后废水进行了深度处理研究。在混凝沉降实验过程中对比分析了硫酸铁、明矾、聚合硫酸铁和聚合氯化铝四种絮凝剂的絮凝沉降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硫酸铁絮凝效果最好,COD可降至92.4 mg/L,去除率60.17%,同时色度和浊度的除率分别为66.84%和96.83%。Fenton氧化实验分别运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曲面法优化分析了pH值、H2O2投加浓度、H2O2与Fe2+的摩尔比和反应时间四个因素对Fenton氧化效果的影响。得出最佳氧化条件为:pH值为3.33,H2O2的投加浓度为1146.17 mg/L,H2O2与Fe2+投加摩尔比为3.24,反应时间为60 min。COD最终去除率为65.36%。混凝沉降联合Fenton氧化实验中,选用聚合硫酸铁作混凝剂,混凝沉降后的废水在pH值为3.5,H2O2投加浓度为300 mg/L,H2O2与Fe2+的摩尔比值为4:1,反应时间为40 min条件下。COD可降至28 mg/L左右。整个处理过程的COD去除率达到87.93%,进一步降低了废水回收利用的难度。
【关键词】:煤气化废水 水质分析 多环芳烃 Fenton氧化 混凝沉降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78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引言9-11
- 1 综述11-29
- 1.1 煤气化废水的来源和危害11-12
- 1.1.1 煤气化废水的来源11
- 1.1.2 煤气化废水的特点及危害11-12
- 1.2 煤气化废水分析方法12-17
- 1.2.1 样品前处理方法13-15
- 1.2.2 多环芳烃的测定方法15-17
- 1.3 煤气化废水处理现状17-24
- 1.3.1 预处理18-19
- 1.3.2 生化处理19-21
- 1.3.3 深度处理21-24
- 1.4 混凝沉降和Fenton氧化原理24-28
- 1.4.1 混凝沉降的原理24-26
- 1.4.2 Fenton氧化原理26-28
- 1.5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28
- 1.6 研究内容28-29
- 2 预处理过程中溴化法测定总酚的准确性分析29-37
- 2.1 引言29
- 2.2 实验药品试剂和仪器29-30
- 2.2.1 实验药品试剂29-30
- 2.2.2 实验仪器30
- 2.3 实验方法30-31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31-36
- 2.4.1 废水中有机组分分析31-32
- 2.4.2 废水的酚含量和COD分析32
- 2.4.3 SO_2对测定结果的影响32
- 2.4.4 H_2S对测定结果的影响32-33
- 2.4.5 酮类和烯类对测定结果的影响33-34
- 2.4.6 不同种类的酚对测定结果的影响34-35
- 2.4.7 酚氧化后对测定结果的影响35-36
- 2.5 小结36-37
- 3 生化处理和深度处理过程中水质变化分析37-47
- 3.1 煤气化废水水质37
- 3.2 实验药品试剂和仪器37-38
- 3.2.1 实验药品试剂37-38
- 3.2.2 实验仪器38
- 3.3 实验方法38-40
- 3.3.1 水样采集38
- 3.3.2 水样的前处理38-39
- 3.3.3 水样的测定39-40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40-45
- 3.4.1 厌氧处理前(生化前进水)水质分析40-41
- 3.4.2 厌氧处理后水质分析41-42
- 3.4.3 好氧处理后水质分析42-44
- 3.4.4 混凝沉降处理后水质分析44-45
- 3.5 小结45-47
- 4 废水中多环芳烃的测定分析47-55
- 4.1 多环芳烃的基本信息47-49
- 4.2 实验药品试剂和仪器49
- 4.2.1 实验药品试剂49
- 4.2.2 实验仪器49
- 4.3 实验方法49-50
- 4.3.1 水样采集49
- 4.3.2 水样的前处理49-50
- 4.3.3 多环芳烃的测定50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50-54
- 4.4.1 标准曲线和相关系数50-52
- 4.4.2 高低浓度加标回收率和精密度的测定52-53
- 4.4.3 水中多环芳烃的测定53-54
- 4.5 小结54-55
- 5 煤气化废水的深度处理55-79
- 5.1 引言55-56
- 5.2 实验药品试剂和仪器56
- 5.2.1 实验药品试剂56
- 5.2.2 实验仪器56
- 5.3 实验方法56-58
- 5.3.1 混凝沉降工艺实验方法56-57
- 5.3.2 Fenton氧化工艺实验方法57
- 5.3.3 混凝沉降联合Fenton氧化工艺实验方法57-58
-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58-77
- 5.4.1 混凝沉降法深度处理煤气化废水58-61
- 5.4.2 Fenton氧化深度处理煤气化废水61-66
- 5.4.3 响应面法优化Fenton氧化的实验研究66-71
- 5.4.4 混凝联合Fenton氧化法深度处理煤气化废水71-76
- 5.4.5 废水处理成本计算76
- 5.4.6 Fenton氧化后废水中的难降解物质及多环芳烃的分析76-77
- 5.5 小结77-79
- 结论与展望79-81
- 参考文献81-87
- 致谢87-8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89-9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君;;浅谈水质分析的意义与内容[J];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21期
2 ;冶金勘察水质分析规程审定会议在昆明召开[J];云南冶金;1974年06期
3 段晋明;;微机对水质分析数据的处理[J];山西化工;1987年02期
4 苏红永;;浅议水质分析的意义与内容[J];低碳世界;2014年01期
5 季圣翔,李淑花;临沂市416份自备水水质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0年04期
6 阎秀菊;秦松;;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水质分析工作中的应用[J];光谱仪器与分析;2000年02期
7 余卫华;;水质分析实验室安全生产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河南水利;2002年05期
8 梁玉光,毕永波,辛俊,辛琳,黄萍;对水质分析标准工作曲线的探讨[J];中国西部科技;2005年03期
9 李季芳;;水质分析数据合理性检验方法[J];山西水利;2006年02期
10 张火根;袁文彬;;区域性水质分析项目的选择[J];江西医学检验;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镜波;景体松;;水质分析数据的计算机处理[A];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40)[C];1989年
2 陈月源;张旺强;祝建国;毛振才;王玉功;柴倡信;;我国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中的水质分析技术[A];甘肃省化学会二十六届年会暨第八届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3 康厚军;张东;李宽良;谢家理;;地下水析出UO_2的E_h值计算和应用[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5)[C];2005年
4 李树华;白莉;刘松彦;郭一鹏;;水质分析快速测试方法的研究与技术创新[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5 郝红;高博;周怀东;王雨春;陆瑾;高继军;殷淑华;刘欠欠;;全自动水质分析法检测地表水、地下水中磷酸盐及总磷[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3年
6 颜梅春;;应用ETM+影像数据的水质分析融合方法[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张秀新;翟胜;李正斌;牛鹏飞;董艳芳;肖栋梁;;东昌湖污染源调查与水质分析[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卷)[C];2013年
8 李婷婷;刘晶茹;;日本高校水质分析实验教学的启示[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C];2010年
9 任森;刘良敏;屈刚;;利用水厂实践进行水质分析教学与课堂教学的比较[A];2011年全国环境卫生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冯金鹏;石凤君;王剑仙;;太子河流域水污染现状分析[A];中国水利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婉颐;精确快速水质分析法[N];中国海洋报;2003年
2 记者 吴苡婷;水质分析试纸在上师大研发成功[N];上海科技报;2008年
3 ;东线输水干线4月水质分析[N];中国水利报;2006年
4 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提供;东线输水干线2005年12月水质分析[N];中国水利报;2006年
5 ;东线黄河以南输水干线水质分析[N];中国水利报;2005年
6 吴淮宣;东线干线去年12月水质分析[N];中国水利报;2004年
7 ;南水北调东线调水干线1月水质分析[N];中国水利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付强强;煤气化废水水质分析及深度处理工艺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6年
2 迟心浩;自动水质分析控制系统[D];吉林大学;2014年
3 穆海洋;多源光谱融合水质分析的多模型组合建模方法[D];浙江大学;2011年
4 彭亮;基于模糊BP网络的机器鱼水质分析系统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5 左芬芬;西部小城镇水库的水质分析与水处理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6 王孝武;基于RS、GIS和ANN的珠江流域水质分析技术的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8853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885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