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硝化颗粒污泥反应器稳定运行特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反硝化颗粒污泥反应器稳定运行特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USB反应器 反硝化颗粒污泥 水力剪切力 抗剪切稳定性 降解稳定性
【摘要】:颗粒污泥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废水生物处理技术,其相比于传统的生物处理技术具有沉降性能好、微生物保有量大、处理效率高等优点。但在长期的运行中,反硝化颗粒污泥易出现破碎、上浮、流失等失稳现象,这一问题阻碍了反硝化颗粒污泥的在水污染处理领域的推广应用。本研究针对以上问题,利用较高的水力剪切力(25.7/s,14.5/s)培养高稳定性反硝化颗粒污泥;并以其为接种污泥研究反应器运行过程中运行环境(水力剪切力、典型共存污染物)对污泥理化特性,降解稳定性以及菌群结构的影响,以期确定颗粒污泥反应器稳定运行方案,指导其长期稳定运行。实验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高水力剪切作用下(25.7/s)颗粒化所需时间仅为56d,成熟颗粒污泥剪切敏感度(Kss)仅为0.000045。低水力剪切作用下(14.5/s),颗粒化时间为70d,Kss为0.0052;USBL反应器具有更强的硝酸盐氮降解稳定性;成熟颗粒污泥中优势微生物以杆状微生物为主,属水平上优势微生物为Methyloversatilis(46.07%)和Azospira(11.50%)。2)高低两种抗剪切稳定性不同的反硝化颗粒污泥的最适水力剪切速率运行区间分别为:35.145~44.808/s和20.336~30.504/s,在此区间内两种污泥的Kss波动较小;最稳定的硝酸盐氮降解区间分别为25.1~37.5/s和20.3~22.4/s。颗粒污泥内微生物种群数量呈现减少的趋势,对水力剪切作用抵抗能力强的微生物成为新的优势物种。3)亚硝酸盐浓度在300mg/L以下时对污泥的降解过程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浓度增大到450mg/L时,对污泥的降解起到了促进作用,其存在对污泥的降解稳定性产生有利影响。高浓度(900mg/L)高氯酸盐对污泥产生明显影响。本文将加深对颗粒污泥反应器长期稳定运行的认识,为稳定反硝化颗粒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USB反应器 反硝化颗粒污泥 水力剪切力 抗剪切稳定性 降解稳定性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70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7
- 1.1 水体氮污染现状9
- 1.2 含氮废水生物处理技术9-11
- 1.2.1 传统生物脱氮技术10
- 1.2.2 新型生物脱氮技术10-11
- 1.3 颗粒污泥技术及运行现状11-16
- 1.3.1 颗粒污泥技术起源11-12
- 1.3.2 颗粒污泥形成机理12-13
- 1.3.3 污泥颗粒化影响因素13-14
- 1.3.4 反硝化粒污泥反应器运行现状14-16
-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16-17
- 第2章 稳定反硝化颗粒污泥的培养17-39
- 2.1 材料与方法17-23
- 2.1.1 污泥来源与废水成分17-18
- 2.1.2 实验装置与运行18-19
- 2.1.3 分析项目与方法19-23
- 2.1.4 实验仪器与设备23
- 2.2 结果与讨论23-37
- 2.2.1 反硝化颗粒污泥的培养23-26
- 2.2.2 污泥的剪切敏感度与表面特性26-31
- 2.2.3 污泥的氮降解特性31-34
- 2.2.4 污泥的微生物菌群结构34-37
- 2.3 本章小结37-39
- 第3章 水力剪切力对反硝化粒污泥稳定运行影响研究39-53
- 3.1 材料与方法39-40
- 3.1.1 污泥来源与废水组成39
- 3.1.2 实验装置与运行39-40
- 3.1.3 分析项目与方法40
- 3.1.4 实验仪器与设备40
- 3.2 结果与讨论40-50
- 3.2.1 水力剪切力对污泥理化特性的影响40-45
- 3.2.2 水力剪切力对污泥氮降解特性的影响45-48
- 3.2.3 水力剪切力对污泥菌群结构的影响48-50
- 3.3 本章小结50-53
- 第4章 反硝化颗粒污泥反应器耐典型污染物冲击特性研究53-65
- 4.1 材料与方法53-54
- 4.1.1 污泥来源与废水组成53-54
- 4.1.2 实验装置与运行54
- 4.1.3 分析项目与方法54
- 4.1.4 实验仪器与设备54
- 4.2 结果与讨论54-62
- 4.2.1 亚硝酸盐与高氯酸盐对反硝化颗粒污泥理化特性的影响54-59
- 4.2.2 亚硝酸盐和高氯酸盐对反硝化颗粒污泥氮降解特性的影响59-62
- 4.3 本章小结62-65
- 结论65-67
- 参考文献67-7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75-76
- 致谢7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典训;王紫嫣;梁爽;;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流化床启动与颗粒污泥形成特征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丛书;2010年02期
2 沈耀良;;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中颗粒污泥的特性[J];国外环境科学技术;1992年01期
3 李克勋,徐智华,张振家;水力作用对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J];中国沼气;2003年01期
4 王怡,彭党聪;反硝化颗粒污泥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4年01期
5 江瀚,王凯军,石宪奎,陈淑祥;一种新型颗粒污泥——无机核颗粒污泥的形成和机理探讨[J];微生物学报;2005年06期
6 金雪标;刘国红;阎宁;赵庆祥;刘勇弟;;一种高速反硝化颗粒污泥的培养[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6年08期
7 仲海涛;胡勇有;张宪宁;崔理华;;颗粒污泥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江苏环境科技;2006年04期
8 余国忠;张大丽;常田聪;荻原基树;;硝化颗粒污泥的成长特性[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9 曾金樱;杨仁斌;吴根义;;用麸皮纤维做载体培养颗粒污泥的可行性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年10期
10 韩青青;赵红梅;穗贤杰;彭党聪;;缺氧颗粒污泥特性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8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毅力;芦家娟;刘燕;;ABR反应器成熟颗粒污泥的分形特征[A];中国化学会第七届水处理化学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王景峰;王暄;卢姗;季民;刘卫华;杨造燕;;序批式颗粒污泥MBR中有机物去除及脱氮特性[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3 芦家娟;王毅力;赵洪涛;韦红才;;ABR反应器的启动及颗粒污泥特征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水处理化学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邓旭亮;;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在石化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分析[A];中国化工学会2008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暨北京化工研究院建院50周年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志华;贺春博;张云姣;王晓昌;;丝状菌颗粒污泥结构及形成机理研究[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浦华环保优秀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利;铁修饰好氧颗粒污泥对含锑废水中重金属的吸附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2 王然登;SBR生物除磷系统中颗粒污泥的形成及其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王新华;好氧硝化颗粒污泥的性能及储存与解体后的自修复行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4 赵红梅;缺氧颗粒污泥的培养及反硝化特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5 吴蕾;双污泥系统颗粒污泥的培养及脱氮除磷性能[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6 刘小英;生物除磷颗粒污泥及反硝化聚磷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7 王景峰;好氧颗粒污泥脱氮除磷及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8 陈芳媛;序批式间歇反应系统(SBR)好氧颗粒污泥脱氮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9 尹航;一体化生物膜—颗粒污泥耦合反应器实现同步脱氮除磷的技术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10 张云霞;颗粒污泥SBR中试研究及颗粒污泥氧传质机理与胞外聚合物分析[D];天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窦元;DO浓度对全程自养脱氮颗粒污泥脱氮效能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张翠丹;生活污水SBR亚硝化颗粒污泥的快速启动及稳定运行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3 刘晓宇;反硝化颗粒污泥快速启动厌氧氨氧化技术与特性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5年
4 李映娟;IC反应器处理养猪废水工艺及其颗粒污泥原核微生物群落分析[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5 贾燕妮;颗粒污泥部分亚硝化系统的建立、控制与特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6 张正哲;重金属离子对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影响及其修复策略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6年
7 刘瑞婷;好氧硝化颗粒污泥系统氧化亚氮减量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8 杜家绪;两级厌氧处理中药废水的试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9 王翻翻;纳米零价铁(nZVI)对反硝化颗粒污泥性能的影响[D];苏州科技大学;2016年
10 薛耀琦;反硝化颗粒污泥反应器稳定运行特性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9048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904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