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颗粒污泥燃烧机理及底渣中重金属特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单颗粒污泥燃烧机理及底渣中重金属特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单颗粒污泥 收缩率 燃烧机理 含水率 燃烧模型 重金属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民众环保意识的提高,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加,其处理率也逐年提高,加之我国一贯的“重水轻泥”, “污泥围城”现象日益严重。相比土地利用、填埋等传统处理工艺,污泥焚烧因其减容效果显著、可回收污泥中能量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高效清洁焚烧污泥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本文以此为目标,就单颗粒污泥燃烧机理及底渣中重金属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搭建实验台,研究了含水率、颗粒粒径、氧浓度以及火焰等因素对污泥燃烧过程的影响,着重研究了不同因素对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1)含水率对火焰形态以及颗粒完全燃烧所需时间均会产生影响。低含水率污泥颗粒燃烧过程中火焰明亮,高含水率颗粒燃烧过程中火焰昏暗甚至没有火焰的出现。通过压汞法对三种含水率污泥颗粒燃烧后的底渣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8%含水率污泥颗粒燃尽后底渣具有最大的平均孔径,因而其燃尽速率较快。2)不同粒径污泥颗粒因其比表面积差异而影响干燥、热解、焦炭燃烧等几个反应的宏观进行方式。当污泥颗粒暴露在高温炉膛时,其由外到内的每层均依次经历干燥、热解、焦炭燃烧等几个互不重叠反应,但因燃烧工况、燃料性质等影响而可能在宏观上表现为几个反应的同时进行。3)通过改变氧浓度,研究了富氧燃烧下的温度场分布。结果表明氧浓度主要影响焦炭的燃烧,因而富氧燃烧对提高污泥日处理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改变燃烧氛围,研究了挥发份燃烧,即火焰对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其影响较小。基于实验结论,选取了热流干燥模型、二次热解模型及焦炭燃烧模型等几个子反应模型,并将其有机结合起来对污泥颗粒燃烧的整体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温段及加热段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吻合效果;高温段因忽略了热电偶导线对传导热量的影响且缺乏相关热物性参数的准确描述,因而产生一定偏差。本文最后研究了不同含水率及不同比例添加剂对污泥燃烧后底渣中重金属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含水率及添加剂均会对底渣中重金属浸出浓度及残留含量产生一定影响,但对不同重金属元素其效果不尽相同。
【关键词】:单颗粒污泥 收缩率 燃烧机理 含水率 燃烧模型 重金属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703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21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10-11
- 1.2 污泥处置现状11-13
- 1.2.1 卫生填埋12
- 1.2.2 土地利用12-13
- 1.2.3 污泥焚烧13
- 1.3 焚烧技术的发展13-16
- 1.4 焚烧研究现状及进展16-20
- 1.4.1 焚烧技术的研究16-18
- 1.4.2 焚烧过程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18-20
- 1.5 本文研究内容20-21
- 第二章 污泥颗粒燃烧的试验研究21-38
- 2.1 引言21-22
- 2.2 试验样品及装置22-24
- 2.2.1 实验样品及预处理22-23
- 2.2.2 实验装置23-24
- 2.3 实验结果及讨论24-36
- 2.3.1 含水率对燃烧过程的影响分析24-31
- 2.3.2 颗粒粒径对燃烧过程的影响分析31-34
- 2.3.3 火焰对燃烧过程的影响分析34-35
- 2.3.4 氧气浓度对燃烧过程的影响分析35-36
- 2.4 本章小结36-38
- 第三章 污泥颗粒燃烧的数值模拟38-50
- 3.1 引言38-39
- 3.2 模型介绍39-46
- 3.2.1 干燥模型40-41
- 3.2.2 热解模型41-42
- 3.2.3 焦炭反应模型42-44
- 3.2.4 控制方程与边界条件44-46
- 3.3 实验结果及讨论46-49
- 3.4 本章小结49-50
- 第四章 底渣中重金属特性研究50-58
- 4.1 引言50-51
- 4.2 重金属分析检测方法51-52
- 4.2.1 重金属含量检测51
- 4.2.2 重金属浸出毒性检测51-52
- 4.3 试验结果及讨论52-57
- 4.3.1 含水率对重金属影响52-54
- 4.3.2 添加剂对重金属影响54-57
- 4.4 本章小结57-58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58-61
- 5.1 全文总结58-60
- 5.2 本文研究创新点60
- 5.3 进一步工作及建议60-61
- 参考文献61-66
- 硕士期间成果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凤云;吕清刚;矫维红;贺军;;污泥颗粒与河砂混合流化特性的实验研究[J];过程工程学报;2007年02期
2 晏再生;王世和;吴慧芳;黄敏;;缺氧污泥颗粒对印染废水的脱色机理分析[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8年01期
3 吴慧芳;孔火良;王世和;;缺氧折流板反应器的流态及污泥颗粒运动分析[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9年04期
4 侯凤云;吕清刚;那永洁;矫维红;贺军;;湿污泥颗粒的流化床干燥实验及模型[J];过程工程学报;2007年04期
5 朱世文,史本章,程经华;污泥颗粒吸附染料的研究[J];污染防治技术;2003年03期
6 范辞冬;王锐思;叶世超;齐亚兵;蔡婧菁;谢(王争);吴振元;;干污泥颗粒在振动流化床中的流体力学和水平管的传热特性[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2010年02期
7 范辞冬;叶世超;王锐思;祝杰;齐亚兵;吴振元;吴明钟;;振动流化床内污泥颗粒与内置水平管的局部传热特性研究[J];现代化工;2010年05期
8 万祥云;郭英丽;朱泮民;;污泥颗粒炭流化床深度处理焦化废水中的氨氮[J];水处理技术;2013年05期
9 朱世文,史本章,朱绚丽;污泥颗粒对染料的吸附特性及评价[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2年05期
10 周明;施永生;吕其军;;厌氧折流板反应器的技术探讨[J];有色金属设计;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冯晶;王毅力;;低浓度污水启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内颗粒污泥的物理与水力学特征[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八卷)[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军 王蔚 程伟虹;生态经济为江阴带来好环境好收入[N];江阴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于奔;单颗粒污泥燃烧机理及底渣中重金属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9199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919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