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吸附法处理污泥热干化蒸汽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活性炭吸附法处理污泥热干化蒸汽的研究
【摘要】:污泥热干化废水的有效处理一直是水处理行业的技术难题之一。通过采用活性炭吸附法处理污泥热干化过程中产生的蒸汽,研究其对冷凝水中COD、氨氮的去除效果同时探索了污泥脱水过程中聚丙烯酰胺的添加对污泥干化冷凝废水中氨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丙烯酰胺对污泥干化冷凝废水中高浓度氨氮的影响不足3%,可以忽略不计经处理后得到的冷凝水中的COD去除效果明显活性炭添加量为30 g/L时,处理后得到的冷凝水中的COD小于50 mg/L(去除率高达98%)达到《污水排放综合标准》(GB 8978-1996)中的一级A排放标准,同时对氨氮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活性炭添加量为45 g/L时冷凝水中氨氮的去除率也能达到70%以上。该方法处理效果显著且经济可行,为污泥热干化废水的处理提供了新的技术参考。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山东省海岸带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活性炭吸附 污泥热干化 冷凝水 蒸汽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3100):中国科学院关键技术人才项目
【分类号】:X703.1
【正文快照】: 《环境科学与技术》编辑部:(网址)http://fjks.chinajournal.net.cn(电话)027-87643502(电子信箱)hjkxyjs@vip.126.com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目前,城市污水超过90%采用活性污泥法进行处理,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1]。污泥成分复杂,通常含有大量有机物,性质不稳定,易腐化发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永兵;陈洪龄;吕志刚;许宗;彭嘉培;;以干化太湖淤泥为原料烧结制砖的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年05期
2 蒋文俊;吕志刚;;贡湖湾淤泥干化技术的研究[J];过滤与分离;2011年01期
3 李雪倩;李晓东;严密;严建华;;多氯联苯污染土壤热脱附预处理过程干化及排放特性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2年02期
4 胡保安;;环保疏浚泥浆脱水干化技术研究进展[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5 康军;;城市污泥生物干化技术及展望[J];科技资讯;2013年23期
6 黄文雄;苏红玉;黄丹丹;尹然;袁松;梁前芳;;通风方式对高含水率垃圾生物干化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12年08期
7 李春萍;蔡先明;秦侠;张红玉;;通风、翻堆和添加剂对垃圾生物干化和臭气排放的影响[J];环境工程;2014年03期
8 霍守亮;席北斗;荆一凤;刘鸿亮;;环保疏浚底泥干化技术研究[J];环境工程;2007年05期
9 范海宏;韩丁;苏琦;;干化温度对城市污泥热值影响的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10 李润东;张万里;孙洋;贺业光;;污泥热干化技术适应性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J];可再生能源;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成;陈泓哲;何欢;;蒸气干化垃圾-一种可持续城市垃圾处理技术[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0暨第五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张兆龙;朱芬芬;李国傲;姜惠民;;城市污泥热干化尾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分析初探[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卷)[C];2013年
3 徐华成;何品晶;王冠钊;顾伟妹;邵立明;;脱水污泥生物干化及产物农用性质评价[A];十一五农业环境研究回顾与展望——第四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平;;污泥热干化工程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A];2011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信息网年会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5 应广东;乔军;吴朝军;管全红;;造纸污泥半干化脱水试验研究[A];中国造纸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唐昊;邹惠芬;费颖超;张营;杨富华;;污泥热干化技术与生物干化技术的比较分析[A];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农业科学与医药科学分册)[C];2013年
7 姜立安;孙卫东;汪泳;黄志强;严平;孙守林;;利用电厂烟气余热干化污泥的工程案例介绍[A];全国排水委员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姜良军;张华;;污泥低碳干化新技术[A];第七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S05: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理处置[C];2012年
9 胡大卫;赖参森;郭淑琴;;因地制宜开拓脱水污泥干化、资源化出路[A];2007年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信息网成立三十五周年纪念专集暨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张营;邹惠芬;费颖超;唐昊;杨富华;;嗜热微生物在污泥生物干化领域的应用研究[A];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农业科学与医药科学分册)[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郭薇;加钙干化技术解廊坊污泥处置之急[N];中国环境报;2010年
2 马薇;河底淤泥变身为“宝”[N];新华日报;2008年
3 顾定槐;苏州中新工业园污泥将干化处理[N];中国化工报;2009年
4 文雯;水热干化技术污泥处置闯新路[N];中国环境报;2007年
5 ;污泥低温干化可变资源[N];文汇报;2006年
6 郭薇;加钙干化技术处理工业污泥效果好[N];中国化工报;2010年
7 本报见习记者 徐卫星;立足中心工作 服务绿色发展[N];中国环境报;2011年
8 记者 丁建国 通讯员 殷亚红;“三泥”污染有望得到根本性解决[N];中国石油报;2007年
9 记者 张帅 报道组 陈汝平;婺城企业主动技改助力治水[N];金华日报;2014年
10 文吉;水专项助力我国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技术发展[N];中国建设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赵卫兵;封闭仓式污泥动态生物干化的机理与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2 侯凤云;城市下水污泥流化床干化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07年
3 邓文义;污泥间接式干化机理及处置过程中污染物排放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4 刘欢;铁—钙基调理剂对市政污泥深度脱水及干化气化的影响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承辰;城市污泥资源化利用对土壤及植物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齐鲁;污泥处置过程含氮气体的排放特征及其协同控制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3 付丽霞;干化处理对贺兰山东麓赤霞珠葡萄浆果及其葡萄酒品质的影响[D];宁夏大学;2016年
4 孙明华;城市污泥“两段式”干化及协同焚烧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5 方X;污水处理厂污泥电渗透—生物干化系统的构建[D];天津大学;2014年
6 张卫军;城市污水污泥热干化特性及能耗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7 张兆龙;市政污泥低温热干化特性及废气成分检测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8 孔晓伟;城市污水污泥生物干化过程控制参数优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9 管小乐;兰州市七里河安宁污水厂剩余污泥石灰干化技术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4年
10 袁军;城市污水污泥转筒式直接干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418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941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