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石质粗骨料废弃混凝土的粉磨特性及其粉体性能评估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3 11:11
本文关键词:石灰石质粗骨料废弃混凝土的粉磨特性及其粉体性能评估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废弃混凝土 粉磨特性 活性评价 水泥性能 活性激发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房屋的拆除、新建以及改扩建项目不断增多,导致了建筑材料需求量的激增,但是也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在建筑垃圾中最大的组分就是废弃混凝土,其中石灰石质粗骨料废弃混凝土数量最大。论文通过对目前废弃混凝土的产生和再生利用技术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首次提出将石灰石质粗骨料废弃混凝土进行混合破碎、粉磨制成全组分废弃混凝土磨细粉(以下简称:废弃混凝土粉)并作为水泥混合材使用,重点研究了废弃混凝土的粉磨特性,并探讨了废弃混凝土粉活性评价的方法及其对水泥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废弃混凝土粉活性的激发并探讨其激发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采用球磨机对废弃混凝土进行球磨,测定不同球磨时间废弃混凝土粉的45μm和80μm筛余量、比表面积和粒度分布,并以水泥熟料、石灰石、粉煤灰和矿渣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废弃混凝土的最佳球磨时间为20 min,且球磨20 min时,与熟料、石灰石、矿渣和粉煤灰相比,废弃混凝土粉的比表面积最大;废弃混凝土粉的粒度分布与石灰石粉相似,主要集中在0~10 μm和65 μ m范围内。(2)对废弃混凝土粉的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水泥相比,废弃混凝土粉的烧失量和SiO2含量较高;其矿物成分主要为CaCO3、SiO2和水泥水化产物氢氧化钙;废弃混凝土粉在粉磨过程出现分相现象,导致细粒度区间石灰石含量较高,粗粒度区间石英砂含量较高。(3)采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对废弃混凝土粉的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火山灰性试验法和快速电导率法均不适用于评价废弃混凝土粉的活性,强度活性指数法能准确地对其活性进行评价;废弃混凝土粉具有一定的活性,但其活性较小。(4)研究了废弃混凝土粉对水泥物理性能和水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废弃混凝土粉对水泥标准稠度需水量无影响,但缩短了水泥凝结时间,改善了水泥的泌水性能,并降低了水泥砂浆早期体积的收缩;掺量不高于10%时,废弃混凝土粉对砂浆的早期强度影响不大,当掺量大于10%时,砂浆各龄期的强度均大幅度降低;废弃混凝土粉的掺入降低了水泥的水化放热量,且与水泥发生了水化反应,生成单碳铝酸钙水化产物,并抑制了钙矾石向单硫型水化硫铝酸钙产物的转化。(5)研究了不同化学激发剂对废弃混凝土粉活性的激发及其激发机理,结果表明:传统的Na2SO4、CaCl2和Ca(OH)2等化学激发剂对废弃混凝土粉不具有激发效果;F激发剂通过促进水泥中铝酸盐矿物相的水化,加速了废弃混凝土粉与铝酸钙水化产物的反应,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废弃混凝土粉的活性。
【关键词】:废弃混凝土 粉磨特性 活性评价 水泥性能 活性激发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Q172.4;X799.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符号/缩写说明11-12
- 第一章 绪论12-23
- 1.1 研究背景12-13
- 1.2 废弃混凝土再生利用的研究现状13-21
- 1.2.1 再生骨料混凝土15-16
- 1.2.2 再生水泥16-17
- 1.2.3 再生微粉17-19
- 1.2.4 目前存在的问题19-21
-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21-23
- 1.3.1 课题研究意义21
- 1.3.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21-23
- 第二章 实验原材料、设备和试验方法23-32
- 2.1 实验原材料23-24
- 2.1.1 废弃混凝土23
- 2.1.2 水泥23
- 2.1.3 混合材23-24
- 2.1.4 标准砂24
- 2.1.5 试验用水24
- 2.1.6 激发剂24
- 2.2 要仪器设备24-25
- 2.3 试验方法25-32
- 2.3.1 废弃混凝土粉基本性能测试方法25-26
- 2.3.2 水泥净浆性能测试方法26-27
- 2.3.3 水泥胶砂性能试验方法27-28
- 2.3.4 电导率的测定28-29
- 2.3.5 水化热的测定29-30
- 2.3.6 化学结合水的测定30-31
- 2.3.7 水化产物的测定31-32
- 第三章 石灰石质粗骨料废弃混凝土的粉磨特性32-44
- 3.1 试验方案32-33
- 3.1.1 粉磨特性试验32
- 3.1.2 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测试32-33
- 3.2 粉磨特性33-40
- 3.2.1 80μm、45μm方孔筛筛余33-36
- 3.2.2 比表面积36-37
- 3.2.3 粒径分布37-40
- 3.3 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40-43
- 3.3.1 化学成分40-41
- 3.3.2 矿物组成41-43
- 3.4 本章小结43-44
- 第四章 废弃混凝土粉活性的评价44-53
- 4.1 矿物掺合料活性评价方法概述44-45
- 4.2 强度活性指数法45-47
- 4.2.1 实验方法45-46
- 4.2.2 实验结果46-47
- 4.3 火山灰性试验法47-49
- 4.3.1 实验方法47-48
- 4.3.2 实验结果48-49
- 4.4 快速电导率法49-52
- 4.4.1 实验方法49-50
- 4.4.2 实验结果50-52
- 4.5 本章小结52-53
- 第五章 废弃混凝土粉对水泥性能的影响53-66
- 5.1 试验方案53-55
- 5.2 废弃混凝土粉对水泥标准稠度需水量、凝结时间的影响55-56
- 5.3 废弃混凝土粉对水泥净浆泌水性能的影响56-57
- 5.4 废弃混凝土粉对胶砂强度的影响57-59
- 5.5 废弃混凝土粉对胶砂早期体积稳定性的影响59-60
- 5.6 废弃混凝土粉对水泥水化性能的影响60-65
- 5.6.1 水化热60-61
- 5.6.2 化学结合水61-62
- 5.6.3 水化产物的XRD分析62-63
- 5.6.4 水化产物的TG-DSC分析63-65
- 5.7 本章小结65-66
- 第六章 废弃混凝土粉活性的激发及其激发机理研究66-76
- 6.1 废弃混凝土粉活性的激发66-70
- 6.1.1 试验方案66
- 6.1.2 实验结果与讨论66-70
- 6.2 F激发剂对废弃混凝土粉活性激发机理研究70-75
- 6.2.1 F激发剂对废弃混凝土粉水泥悬浮液电导率的影响70-71
- 6.2.2 F激发剂对废弃混凝土粉水泥水化热的影响71-73
- 6.2.3 F激发剂对废弃混凝土粉水泥水化程度的影响73
- 6.2.4 F激发剂对废弃混凝土粉水泥水化产物的影响73-75
- 6.3 本章小结75-76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76-78
- 7.1 主要结论76-77
- 7.2 展望77-78
- 参考文献78-82
- 致谢82-8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8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牧天;黎梦圆;王强;;等强度条件下石灰石粉对混凝土收缩和耐久性的影响[J];硅酸盐通报;2014年08期
2 张利娟;;再生微粉-水泥复合胶凝材料的水化性能[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3年06期
3 冯庆革;邵江;周文安;张顺;朱惠英;李贞;;再生细骨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J];混凝土;2013年05期
4 邓洋;;废弃结构混凝土粉料胶凝特性的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1年10期
5 张云飞;谢慧东;栾佳春;于宁;;石灰石粉作为矿物掺合料对水泥胶砂性能的影响研究[J];商品混凝土;2011年08期
6 邱树恒;王军;冯庆革;朱惠英;李贞;罗必圣;;建筑垃圾再生粗细骨料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7 张君;陈浩宇;侯东伟;;水泥净浆、砂浆及混凝土早期收缩与内部湿度发展分析[J];建筑材料学报;2011年03期
8 刘小艳;金丹;刘开琼;左俊卿;皇甫v,
本文编号:9648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964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