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大气细颗粒物在模拟肺液中的行为、对细胞膜的作用及其细胞毒性

发布时间:2017-10-08 18:34

  本文关键词:大气细颗粒物在模拟肺液中的行为、对细胞膜的作用及其细胞毒性


  更多相关文章: PM_(2.5) 模拟肺液 模拟细胞膜 膜破坏 细胞毒性


【摘要】: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灰霾已经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重大问题之一,严重影响着公众健康。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 PM)是灰霾产生的“罪魁祸首”,其中细颗粒物(PM2.5)所占比重最大。PM2.5是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Dp2.5μm的可入肺颗粒物,能够透过呼吸系统的层层屏障进入肺部,甚至透过气血屏障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到达肌体多个部位,对人体健康造成巨大的危害。过去几十年,关于PM2.5的健康效应和细胞毒性已经有了广泛的研究。研究发现,PM2.5会引起细胞炎症、氧损伤和DNA损伤,进而导致肺部疾病和心血管疾病,损害神经系统,促使癌症发生。然而,PM2.5的生物有效性研究尚不全面,PM2.5在肺液中的团聚、沉降性能与其健康效应的关系尚不清楚;PM2.5对细胞膜的损伤机制及其与细胞毒性的关系尚不明确;不同组分产生的细胞毒性效应也未进行过可靠的研究,本论文采集济南市PM2.5样品,对其主要成分进行特征分析。用模拟肺液(SLF)来研究PM2.5在肺液中的团聚沉降性能。用大单层囊泡(GUVs)和磷脂支撑膜(SLBs)模拟细胞膜,研究PM2.5对细胞膜的影响。将PM2.5颗粒物可溶组分和非可溶组分分离,研究不同组分颗粒物对肺腺癌细胞(A549)的毒性,深入研究PM2.5进入肺部后对人体产生危害的机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具体分析了PM2.5样品的可溶性组分和非可溶性组分,PM2.5可溶组分中检测到有机酸、NH4+、SO42-、NO3-,非可溶性组分中包含高岭石、CaCO3、脂肪碳、芳香环、羟基以及羧基基团等。整体组分中检测到多种重金属元素。(2)通过模拟肺液实验,发现蛋白质能够促进PM2.5的分散,导致颗粒物水合粒径变小,沉积速率变慢。而磷脂能增加颗粒物水合粒径,加速其沉降。此结果说明蛋白质类能促进PM2.5颗粒物在肺液中的分散,有利于颗粒迁移至身体其他部位,而磷脂能加速PM2.5颗粒物的团聚,团聚的大颗粒可能会沉降到肺泡。(3)应用模拟细胞膜研究PM2.5与细胞膜的相互作用,结合显微镜和石英晶体微天平(QCM-D)进行监测,结果发现PM2.5能粘附并破坏含有正电磷脂的模拟细胞膜,而与含有负电磷脂的模拟细胞膜不发生相互作用。模拟细胞膜的阳性结合位点与带负电的PM2.5形成静电力是PM2.5粘附到膜上的重要条件,而PM2.5颗粒表面的含氧基团又能与膜上脂质磷酸基团能形成的氢键,膜的破坏是由静电力以及氢键共同作用造成的。(4)关于研究PM2.5对A549的毒性作用显示,PM2.5能够使细胞生长状态变差,降低细胞的存活率,刺激细胞活性氧(ROS)水平升高,且PM2.5对细胞产生的这些影响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就PM2.5不同组分的毒性作用进行分析,全组分的毒性高于非可溶组分和可溶组分,其中非可溶组分在降低细胞存活率及刺激ROS水平升高方面的作用强于可溶组分。以上实验结果说明了蛋白质和磷脂在PM2.5的分散与体内迁移中的作用,揭示了PM2.5的健康危害与肺液中的生物分子以及颗粒物的表面基团有关,另外PM2.5非可溶组分和可溶组分均对细胞产生毒性作用,且非可溶组分导致细胞存活率更低。
【关键词】:PM_(2.5) 模拟肺液 模拟细胞膜 膜破坏 细胞毒性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513
【目录】:
  • 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第一章 绪论12-20
  • 1.1 研究背景12-13
  • 1.2 研究现状13-18
  • 1.2.1 PM_(2.5)的健康效应研究14
  • 1.2.2 PM_(2.5)的生物有效性研究14-15
  • 1.2.3 PM_(2.5)的细胞膜损伤性研究15
  • 1.2.4 PM_(2.5)的细胞毒性机制研究15-18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18-20
  • 1.3.1 研究意义18
  • 1.3.2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18-20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20-27
  • 2.1 材料与仪器20-22
  • 2.1.1 实验材料20
  • 2.1.2 主要试剂配制20-21
  • 2.1.3 实验设备及分析测试仪器21-22
  • 2.2 实验方法22-27
  • 2.2.1 PM_(2.5)的采集与特性分析22-23
  • 2.2.2 PM_(2.5)在模拟肺液中的迁移23
  • 2.2.3 PM_(2.5)与模拟细胞膜的相互作用23-24
  • 2.2.4 PM_(2.5)的细胞毒性24-27
  • 第三章 PM_(2.5)的特性及其在模拟肺液中的行为27-36
  • 3.1 PM_(2.5)的成份及性质分析27-30
  • 3.2 PM_(2.5)在模拟肺液中的分散与沉降行为30-35
  • 3.3 PM_(2.5)的分散性与其毒性效应的关系35-36
  • 第四章 PM_(2.5)对模拟细胞膜的影响36-43
  • 4.1 显微镜观察PM_(2.5)对模拟细胞的影响36-39
  • 4.2 QCM-D监测PM_(2.5)与细胞膜的相互作用39-42
  • 4.3 膜的破坏与PM_(2.5)毒性的关系42-43
  • 第五章 PM_(2.5)的细胞毒性效应43-52
  • 5.1 PM_(2.5)对细胞生长状态的影响43-45
  • 5.2 PM_(2.5)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45-46
  • 5.3 PM_(2.5)对细胞ROS的影响46-50
  • 5.4 PM_(2.5)的细胞毒性50-52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52-54
  • 6.1 结论52-53
  • 6.2 创新性53
  • 6.3 展望53-54
  • 参考文献54-62
  • 致谢62-64
  •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64-66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元方;刘佳蕙;王海芳;;未修饰碳纳米管的细胞毒性机理及其影响因素[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2 孙磊;李阳;刘晓梅;杜忠君;金明华;孙志伟;;纳米SiO_2颗粒在HepG2细胞中的分布及其细胞毒性[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2期

3 徐存拴,李金亭,李吉学;十二种醇的结构与细胞毒性关系研究[J];河南科学;1999年01期

4 檀德宏;彭双清;吴英良;王以美;卢春凤;丁巍;王巧旭;;克百威预处理对毒死蜱神经细胞毒性的影响[J];环境科学研究;2009年07期

5 刘永民,王金f^,朱卫华,魏金华,,陈荣三;硒酸酯多糖抗石英细胞毒性的研究[J];无机化学学报;1995年01期

6 吴霞;施云飞;但年华;肖世维;但卫华;;含银脱细胞猪真皮基质材料的研究[J];皮革科学与工程;2012年02期

7 刘荣;潘秀颉;杨陟华;刘兴余;张洋;刘惠民;齐绍武;谢剑平;朱茂祥;;卷烟烟气有害成分联合作用的细胞毒性[J];烟草科技;2009年09期

8 李新平;李胜利;张淼涛;张文龙;李创宏;;纳米银抗菌活性和细胞毒性评价(英文)[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1年02期

9 朱俊雅;张公亮;贾琼;崔玉娜;孙黎明;侯红漫;;几种硫醚类香料诱导HL-60细胞毒性的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14年02期

10 杨成;孟丽娥;田元;黄韬;;新型微弧氧化钛基种植材料的细胞毒性研究[J];钛工业进展;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洁;林育纯;陈慧峰;李文;李晓杰;张树江;林丽娜;胡耀明;郝元涛;陈雯;凌文华;林忠宁;;镉对PP2A-B56γ高表达的人肝L02细胞中基因转录和细胞毒性的影响[A];全国生化/工业与卫生毒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奚晶;栾洋;任进;;两种体外检测细胞毒性方法的结果比较[A];中国毒理学会第三届中青年学者科技论坛暨2011年全国前列腺药理毒理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鹿晓晶;王惠芳;高川;李丽琴;;二苯氯胂的细胞毒性及其对细胞DNA的损伤作用[A];中国毒理学会第四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蔡蓓;杨雅婷;黄芒莉;;天然胶乳橡胶避孕套细胞毒性研究[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届年会21分会场论文汇编[C];2008年

5 罗洁;林育纯;陈慧峰;李文;李晓杰;张树江;林丽娜;胡耀明;陈雯;林忠宁;;镉对PP2A-B56γ高表达的人肝L02细胞中基因转录和细胞毒性的影响[A];广东省环境诱变剂学会、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卫生毒理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0年

6 高萍;程琳;贾文英;史弘道;;丙烯酰胺单体的细胞毒性研究[A];医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奥美定)论文汇编(第二辑)[C];2002年

7 贾文英;程琳;史弘道;;丙烯酰胺与医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细胞毒性研究(摘要)[A];医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奥美定)论文汇编(第二辑)[C];2002年

8 李楠;李培勇;;碳量子点的细胞内分布以及细胞毒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核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9 张艺;颜天;周名江;;离子通道类毒素的细胞毒性和检测方法的研究[A];中国毒理学会第二届全国中青年学者科技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王薇;熊微;万江陵;徐辉碧;杨祥良;;聚乙二醇修饰降低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细胞毒性的机理研究(英文)[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关歆;对注射器用活塞细胞毒性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建议[N];中国医药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晓慧;Cirbp在铅诱导的细胞毒性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2 薛强;阿霉素载药小分子水凝胶的制备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3 华来庆;病毒免疫逃逸和抗病毒应答新机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4 马赛;两种常用季铵盐型抗菌单体抗菌性能、细胞毒性的比较研究及其细胞毒性机理初探[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5 王雯;纳米颗粒的细胞毒性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刘志伟;铜的肠道上皮细胞毒性和对大鼠的亚急性毒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7 赵锐;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在砷诱导的人类HaCaT细胞抗氧化反应和细胞毒性中作用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8 姜海涛;钴纳米颗粒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生物学效应及其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9 于光艳;甲醛联合苯对幼鼠骨髓细胞毒性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静;长度及功能化对多壁碳纳米管细胞毒性的影响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2 雷明珠;TWEAK介导LPS对小鼠uNK细胞毒性的调节作用及分子机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3 周秋花;大气细颗粒物在模拟肺液中的行为、对细胞膜的作用及其细胞毒性[D];山东大学;2016年

4 姚晨婕;纳米二氧化钛细胞毒性及免疫毒性机理研究[D];上海大学;2016年

5 石思;来源于海洋生物的候选Ⅰ类新药POA的早期肝肾细胞毒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6 邓建军;工业常用矿物粉尘表面理化特性对肺泡巨噬细胞细胞毒性的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7 杜清清;溴苯腈对SH-SY5Y细胞毒性及NF-κB、MAPKs通路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8 刘谦;改性蒙脱土细胞毒性、凋亡研究与改性磷酸钙转染载体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雪;表面氧化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的细胞毒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10 王倩倩;发形霞水母触手提取物细胞毒性[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956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9956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d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