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两株菌株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藻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9 05:47

  本文关键词:两株菌株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藻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铜绿微囊藻 溶藻菌 溶藻效果 溶藻方式


【摘要】:伴随着水体的富营养化加剧,导致了蓝藻水华的不断爆发,这对人类的生存和生活都产生了影响,传统的物理和化学方法存在一定的不足。同时这些蓝藻水华中的优势种群一般都是以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为主,因此本文以铜绿微囊藻为指示藻,通过从自然界中分离和筛选出了两株溶藻菌,并且初步探究了分离得到的溶藻菌的溶藻机理,通过16S rDNA分析手段对分离得到的两株溶藻菌进行了种属的鉴定。首先从芦苇实验池塘中,分离得到了两株具有明显溶藻效果的溶藻菌,一株为溶藻细菌,命名为SS;另外一株为溶藻真菌,命名为CH-P。将得到的两株溶藻菌进行16SrDNA序列分析,并通过相似性对比,建立系统发育进化树。由此可以知道溶藻细菌SS为节杆菌属,溶藻真菌CH-P为青霉属。SS和CH-P在Genbank中Accession Number为NR 026234和AF548087。其次初步探究了分离得到的溶藻菌的溶藻效果和溶藻机理,结果表明,6天之后两株溶藻菌的溶藻率都在80%以上,溶藻细菌SS是与藻细胞直接接触来溶藻,溶藻真菌CH-P依靠分泌某种物质来间接溶藻。探究了溶藻菌的生存环境和环境因子对溶藻效果的影响,分别从水体的pH、COD、TP、TN、NH_4~+、NO_3~-,结果表明,水体的pH总体在7左右,COD、TP、TN、NH_4~+的下降趋势很明显,NO_3~-的变化不是太明显随着芦苇的生长周期。环境因子分别有pH、光照、温度,结果表明溶藻细菌SS在pH=4的时候溶藻效果最显著,溶藻真菌CH-P在pH=6时溶藻效果最显著;两株溶藻菌都在25℃时表现出了最显著的溶藻效果;无光照条件下,两株溶藻菌株的溶藻效果要比有光照的情况下显著。最后探究了溶藻菌在模拟水华实验中的溶藻效果,结果表明,两株溶藻菌株依然拥有较高的溶藻效果。
【关键词】:铜绿微囊藻 溶藻菌 溶藻效果 溶藻方式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172;X52;Q949.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1 绪论11-23
  • 1.1 蓝藻水华概述11-14
  • 1.1.1 蓝藻水华定义与危害11-12
  • 1.1.2 蓝藻水华的成因12-14
  • 1.2 蓝藻水华防治方法研究进展14-19
  • 1.2.1 物理方法14-16
  • 1.2.2 化学方法16-18
  • 1.2.3 生物方法18-19
  • 1.3 溶藻菌研究进展19-22
  • 1.3.1 溶藻真菌20
  • 1.3.2 溶藻细菌20-21
  • 1.3.3 溶藻菌的作用方式21-22
  • 1.4 研究目的意义与研究内容22-23
  • 1.4.1 研究目的22
  • 1.4.2 研究内容22-23
  • 2 溶藻菌的分离和鉴定23-37
  • 2.1 实验材料23-26
  • 2.1.1 实验藻种23
  • 2.1.2 实验仪器23
  • 2.1.3 实验药品23-25
  • 2.1.4 培养基配方25-26
  • 2.2 试验方法26-28
  • 2.2.1 铜绿微囊藻的培养和测定26-27
  • 2.2.2 微生物的分离筛选27-28
  • 2.3 溶藻菌的分离筛选28-31
  • 2.3.1 菌源28
  • 2.3.2 溶藻菌的富集与分离28
  • 2.3.3 溶藻菌和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曲线28-31
  • 2.4 溶藻菌分子生物学进行鉴定31-36
  • 2.5 本章小结36-37
  • 3 溶藻菌的溶藻效果和溶藻机理探究37-51
  • 3.1 材料与方法37-40
  • 3.1.1 实验药品37
  • 3.1.2 实验仪器37-38
  • 3.1.3 实验藻种及菌种38
  • 3.1.4 试验方法38-40
  • 3.2 结果与讨论40-50
  • 3.2.1 溶藻菌的溶藻效果探究40-42
  • 3.2.2 溶藻菌浓度对溶藻效果的探究42-46
  • 3.2.3 溶藻菌的溶藻机理46-50
  • 3.3 本章小结50-51
  • 4 溶藻菌的生存环境和环境因子对溶藻效率的影响51-61
  • 4.1 材料与方法51-53
  • 4.1.1 实验药品51
  • 4.1.2 实验仪器51-52
  • 4.1.3 实验藻种及菌种52
  • 4.1.4 试验方法52-53
  • 4.2 结果与讨论53-60
  • 4.2.1 溶藻菌生长环境的各项指标53-55
  • 4.2.2 环境因子对溶藻效果的影响55-60
  • 4.3 本章小结60-61
  • 5 溶藻菌的实际应用基础61-65
  • 5.1 材料与方法61-62
  • 5.1.1 实验药品61
  • 5.1.2 实验仪器61
  • 5.1.3 实验藻种及菌种61-62
  • 5.1.4 试验方法62
  • 5.2 结果与讨论62-64
  • 5.2.1 溶藻细菌SS的模拟水华实验62-63
  • 5.2.2 溶藻真菌CH-P的模拟水华实验63-64
  • 5.3 本章小结64-65
  • 6 结论与展望65-68
  • 6.1 研究结论65-66
  • 6.2 研究创新点66
  • 6.3 展望66-68
  • 致谢68-69
  • 参考文献69-77
  • 附录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湘;杨肖娥;韩志萍;王趁义;叶金云;;铜绿微囊藻对漂浮栽培植物去除氮磷效应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0年06期

2 刘辉;吴同华;杨利平;周凤霞;曾清如;;铜绿微囊藻的分子研究进展[J];激光生物学报;2010年04期

3 全水清;丁佳波;侯延鹏;;铜绿微囊藻越冬与复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5期

4 王寿兵;许博;杨天翔;陈彦斌;樊正球;;九种中药植物提取物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5 江林燕;江成;周伟;何义亮;;水体扰动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影响的规律及原因[J];环境化学;2012年02期

6 徐平,曾昭琪;有毒铜绿微囊藻M.aeruginosaPCC7820对氨基酸的吸收[J];水生生物学报;1994年02期

7 郝赤,闫春仙,R.M.Wilkins,C.Rajenderan;铜绿微囊藻毒素LR提取的研究[J];中国病毒学;2000年S1期

8 连民,刘颖,俞顺章;氮、磷、铁、锌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及产毒的影响[J];上海环境科学;2001年04期

9 张民,史小丽,蒋丽娟,杨柳燕,高光,秦伯强;两种外源性磷及振荡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生长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2年05期

10 黄斌,余国忠,栗印环;沸石去除铜绿微囊藻的试验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莉凤;方群;赵硕;;铜绿微囊藻与混合藻生长动力学参数比较分析[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0年

2 杨佳;王经洁;鲜U_鸣;钱新;;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与惠氏微囊藻(Microcystis wesenbergii)间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A];中国第五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张树林;;中草药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作用及机理的初步研究[A];中国第五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郝赤;阎春仙;R.M.Wilkins;C.Rajenderan;;铜绿微囊藻毒素LR提取的研究[A];全国生物防治暨第八届杀虫微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5 赵玮;艾鹰;毕永红;胡征宇;;温度、光照、营养盐对铜绿微囊藻光合固碳作用的影响[A];中国藻类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上官小亚;洪喻;胡洪营;;白蜡落叶酸化降解液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A];农业环境与生态安全——第五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7 鲜U_鸣;;产毒与非产毒蓝藻间的相互作用[A];中国第六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8 杨柳燕;钟寰;秦伯强;肖琳;蒋丽娟;;底泥和铜绿微囊藻的磷迁移[A];第二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4年

9 秦朝阳;刘雪华;赵金博;;不同磷浓度培养条件下铜绿微囊藻高光谱特征研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10 段静波;刘文清;张玉钧;王志刚;肖雪;王欢博;;环境影响因子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和产毒的影响[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长太;蓝藻难找 养鱼才好[N];湖南科技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辉;金鱼藻和水绵抑制铜绿微囊藻的机理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2 孙朋飞;溶藻菌与絮凝技术处理铜绿微囊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3 张树林;中草药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作用及机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4 陈卫民;亚硝酸盐对铜绿微囊藻生理特性的影响[D];南开大学;2009年

5 孔峗;溶藻菌分离鉴定、溶藻特性及作用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6 任晶;UV/H_2O_2对铜绿微囊藻抑制特性及其对微囊藻毒素降解机理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郝赤;铜绿微囊藻毒素对棉铃虫和菜青虫的杀虫活性及机制的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05年

8 郑宾国;辐照技术对蓝藻生长的抑制机理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9 刘志泉;水中铜绿微囊藻与硝基苯复合污染的特征和作用机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游;稀土钕、钇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和生理特性影响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9年

2 江林燕;扰动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3 朱金余;不同培养条件对产毒铜绿微囊藻和不产毒铜绿微囊藻生长竞争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2年

4 郝中n\;十种常见药用植物对铜绿微囊藻生长抑制效果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5 洪旭鹭;有机农药对淡水水生生物毒性效应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6 李婷;不同磷条件下高温胁迫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及恢复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7 鲁男;环境因子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及产毒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8 李娟;过氧化氢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及损伤效应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9 高欣;CO_2浓度升高和温度升高对铜绿微囊藻产毒量以及微囊藻毒素合成酶基因转录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10 熊青山;对铜绿微囊藻具有溶藻作用的一组细菌群落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9985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9985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9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