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诺氟沙星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吸附行为研究
本文关键词:新型诺氟沙星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吸附行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诺氟沙星 分子印迹聚合物 分子动力学 吸附 温敏性 选择性
【摘要】:诺氟沙星作为一种广谱类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在动物养殖业中被广泛应用,主要用于动物疾病的防治。可是诺氟沙星等抗菌药的使用也有一些弊端,比如会在动物体内产生残留并通过多种渠道转移到人体内,从而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同时这些抗菌药只有小部分被生物体摄入,大部分没有被摄入的以药物原型流入到环境体系中,对环境地表水和土壤造成了污染。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去除诺氟沙星的手段越来越多样化。分子印迹技术(MIT)可以针对特定的目标物质制备出对其有特异识别能力的聚合物。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作为一种新型吸附剂由于其制备简单,具有稳定物理化学性质,有高效选择性等优点在检测和防治工作中被广泛应用。但是,现阶段分子印迹体系的筛选工作大都存在工作量较大,周期较长的缺陷。近年来,将分子模拟技术应用到分子印迹体系的优化、分子间识别机理分析等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本论文结合分子印迹技术和分子模拟技术,以诺氟沙星(NOR)为模板分子,设计合成了三种诺氟沙星分子印迹聚合物,并对其各方面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利用分子动力学对分子印迹预聚合体系进行模拟,通过径向分布函数分析确定模板分子、功能单体、交联剂和溶剂之间的最佳定量关系。使用本体聚合方法制备出不同比例组分的分子印迹聚合物材料。通过一系列手段表征其形态结构发现NOR-MIPs具有较大的孔体积和比表面积。实验结果表明,当模板分子(NOR)、功能单体(MAA)、交联剂(EGDMA)的比例为1:8:40时,制备出的NOR-MIPs吸附性能为最佳,静态吸附下最高吸附容量为29.35 mg/g,且120 min快速达到吸附平衡。另外,NOR-MIPs对NOR拥有很好的特异性识别能力,并且具有良好的重复利用性。(2)以硅球为载体,引入温敏性单体NIPAM以及亲水性交联剂MBA,以NOR为模板,制备温敏性分子印迹聚合物(TMIPs),实现通过控制外界温度来控制吸附量的大小,利用多种手段对形貌结构,吸附性能,选择再生性能进行研究。吸附实验结果表明,TMIPs对NOR的吸附过程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更相符,且在35℃下吸附容量最高,为46.8mg/g。另外在温敏性能的评估中,发现实验制备的TMIPs温度敏感性能良好且具有高效选择性以及再生性。(3)以四氧化三铁为磁性载体,制备出磁性温敏分子印迹聚合物(T-MMIPs)。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红外光谱(FTIR)、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热重分析(TGA)等方法对T-MMIPs的形态和成分进行表征。结果表明T-MMIPs在具有温度敏感性的同时还具有超顺磁性,能够在应用过程中通过外接磁场快速分离,方便高效。在35℃下T-MMIPs对NOR的吸附动力学数据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更相符。吸附等温线数据更符合Lamgmuir线性模型,平衡吸附量达到52.85 mg/g。通过选择性实验表明T-MMIPs具有高效识别能力和特异性选择性。
【关键词】:诺氟沙星 分子印迹聚合物 分子动力学 吸附 温敏性 选择性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505;O647.3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第1章 绪论12-27
- 1.1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污染现状及处理手段12-14
- 1.1.1 氟喹诺酮类药物12-13
- 1.1.2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残留及危害13
- 1.1.3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处理技术13-14
- 1.2 分子印迹技术研究进展14-22
- 1.2.1 分子印迹技术简介14-15
- 1.2.2 分子印迹的基本原理及分类15-17
- 1.2.3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17-19
- 1.2.4 分子印迹技术的应用19-21
- 1.2.5 刺激响应性分子印迹材料21-22
- 1.3 分子模拟技术在分子印迹研究中的应用22-25
- 1.3.1 分子模拟的方法22-24
- 1.3.2 分子模拟在分子印迹技术中研究进展24-25
- 1.4 论文研究目的及内容25-27
- 1.4.1 论文研究目的25
- 1.4.2 论文的研究内容25-27
- 第2章 诺氟沙星分子印迹聚合物的预组装体系模拟及其性能研究27-46
- 2.1 引言27-28
- 2.2 实验28-33
- 2.2.1 实验试剂28
- 2.2.2 实验仪器28-29
- 2.2.3 分子动力学模拟29-30
- 2.2.4 NOR-MIPs(NOR-NIPs)的制备30-31
- 2.2.5 吸附试验31-33
- 2.3 结果与讨论33-44
- 2.3.1 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33-36
- 2.3.2 NOR-MIPs与NIPs的结构表征36-38
- 2.3.3 吸附性能分析38-43
- 2.3.4 吸附再生性43-44
- 2.4 本章小结44-46
- 第3章 基于硅球表面的温敏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选择吸附诺氟沙星的研究46-59
- 3.1 引言46
- 3.2 实验46-49
- 3.2.1 实验试剂46-47
- 3.2.2 实验仪器47
- 3.2.3 基于硅球表面的NOR-TMIPs的制备47-48
- 3.2.4 NOR-TMIPs及TNIPs吸附实验48-49
- 3.3 结果与讨论49-57
- 3.3.1 NOR-TMIPs(TNIPs)的制备49-50
- 3.3.2 NOR-TMIPs(TNIPs)的结构表征50-53
- 3.3.3 吸附性能分析53-57
- 3.3.4 再生性57
- 3.4 本章小结57-59
- 第4章 磁性温敏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对诺氟沙星的吸附性能研究59-74
- 4.1 引言59
- 4.2 实验59-63
- 4.2.1 实验试剂59-60
- 4.2.2 实验仪器60
- 4.2.3 磁性温敏分子印迹聚合物(T-MMIPs)的制备60-61
- 4.2.4 溶胀实验61
- 4.2.5 吸附试验61-62
- 4.2.6 NOR的释放实验62
- 4.2.7 选择吸附实验62-63
- 4.3 结果与讨论63-73
- 4.3.1 T-MMIPs的制备原理63
- 4.3.2 T-MMIP的结构表征63-68
- 4.3.3 温度对溶胀比和印迹识别能力的影响68
- 4.3.4 吸附性能分析68-72
- 4.3.5 再生性72-73
- 4.4 本章小结73-74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74-76
- 5.1 结论74-75
- 5.2 展望75-76
- 参考文献76-87
- 致谢87-8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8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丙庆;潘勇;赵建军;黄启斌;;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传感器应用研究[J];高分子通报;2007年08期
2 邓芳;李越湘;罗旭彪;董睿智;涂新满;王玫;;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与研究进展[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1年04期
3 李玲玲;;分子印迹聚合物在分离科学研究中的应用[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4 李楚婷;吴国栋;刘国强;傅孙思;翟云云;刘海清;;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应用研究进展[J];科技信息;2012年18期
5 刘俊秋,罗贵民,沈家骢;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应用[J];功能高分子学报;1998年04期
6 尚宏周;梁红玉;张小梅;孙晓然;张秀凤;韩利华;;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最新研究进展[J];现代化工;2013年12期
7 卢彦兵,梁志武,项伟中,徐伟箭;奎宁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J];分析科学学报;2000年04期
8 曲祥金,周杰;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技术研究进展[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9 王永健,白姝,孙彦;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设计合成[J];离子交换与吸附;2001年04期
10 周小霞,吴永强;分子印迹聚合物研究进展[J];四川轻化工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丙庆;潘勇;赵建军;伍智仲;王艳武;刘卫卫;黄启斌;;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进展[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2 曹丙庆;潘勇;赵建军;黄启斌;;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进展[A];第三届科学仪器前沿技术及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6年
3 李琳;何锡文;陈朗星;张玉奎;;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和应用研究[A];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及相关技术学术交流会(2012)会议手册[C];2012年
4 辉永庆;何小波;邓义;;分子印迹聚合物对复杂体系中铅的分离富集[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8年版)[C];2009年
5 辉永庆;钟志京;何小波;邓义;;铅分子印迹聚合物合成与性能研究[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6 刘维娟;张玲;张春涛;郭亚萍;张智超;;三唑醇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有机分析及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王志英;张玲;冷连;张智超;;以2-(2,4-二氯苯氧)丙酸为模板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研究 Ⅱ.固相萃取研究[A];'2006天津市第十七届色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8 王学军;许振良;杨座国;邴乃慈;冯建立;;金属配合物分子印迹聚合物识别性能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6年
9 韩瑞芳;邢小翠;宓怀风;;用分子印迹聚合物分离/富集有活性的天然微量蛋白质并比较天然蛋白质与克隆细菌蛋白质的酶活性[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功能高分子科学前沿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10 王荷芳;严秀平;;离子液体辅助非水解溶胶-凝胶技术制备杂化分子印迹聚合物[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分析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勇邋周建平;分子印迹聚合物助力新型给药系统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7年
2 ;利用快速检验技术提高食品安全水平[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6年
3 朱海升 蔡光明;依据新技术提升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媛;基于双层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赵丽娟;基于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的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与应用[D];武汉大学;2015年
3 朱晓兰;久效磷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研究与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4 王涎桦;功能化环丙氨嗪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表征和应用[D];天津大学;2012年
5 赵冬艳;亲水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在喹乙醇检测中的应用[D];山东农业大学;2013年
6 朱秋劲;17β-雌二醇及结构类似物分子印迹聚合物合成和表征[D];江南大学;2007年
7 曾庆斌;基于金属卟啉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夏建军;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应用[D];南开大学;2010年
9 汤凯洁;苄嘧磺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在痕量分析中的应用[D];江南大学;2009年
10 马悦;高性能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可控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晓斐;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固相萃取性能研究[D];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08年
2 赵婷峰;埃博霉素B的分离纯化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5年
3 吴文琳;分子印迹聚合物在环境污染物残留分析及吸附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4 李春丽;食品中小分子污染物印迹聚合物制备及特性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5 张琬桐;哌虫啶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苏婷婷;巴比妥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7 赵丹;氟磺胺草醚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表征[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8 李珊珊;植物生长素吲哚丁酸和萘乙酸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D];新疆大学;2015年
9 唐菲;两种介孔硅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3年
10 于欣平;菌类微生物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及吸附分离抗生素的研究[D];吉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341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1034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