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黄刺玫果中总黄酮纯化工艺及黄刺玫果HPLC指纹图谱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0 02:13

  本文关键词:黄刺玫果中总黄酮纯化工艺及黄刺玫果HPLC指纹图谱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黄刺玫果 大孔树脂 总黄酮 高效液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摘要】:目的:山西省野生刺玫资源非常丰富,是一种可持续开发利用、绿色环保、具有山西特色的优势资源。为全面控制黄刺玫的质量提供丰富的质量评价信息,本论文在黄刺玫果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基础上,研究了黄刺玫果中总黄酮的最佳纯化工艺,并建立了黄刺玫果的HPLC指纹图谱,不仅为野生黄刺玫果中抗血栓活性成分的作用机理研究提供质量均一、稳定可控的供试样品,而且为黄刺玫果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依据。方法:在最佳提取工艺的基础上,本试验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对黄刺玫果中总黄酮的纯化工艺进行了优化。选取了NKA-9、HPD100、FL-1、FL-2、FL-3、DM130、AB-8、D101八种大孔吸附树脂,考察不同类型的大孔吸附树脂对黄刺玫果中总黄酮的吸附和解吸性能,筛选树脂型号。对上样液浓度、最大上样量、洗脱剂的浓度及洗脱剂的用量进行考察得到最佳纯化工艺。建立黄刺玫果HPLC指纹图谱评价方法,分别考察了Thermo Syncronis C18色谱柱(4.6×150mm,5μm),Thermo Hypersil GOLD色谱柱(4.6×250mm,5μm),Agilent Eclipse XDB-C18色谱柱(4.6×150mm,5μm),Inertsil ODS-SP色谱柱(4.6×250mm,5μm),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250mm,5μm),Thermo BDS HYPERSIL C18色谱柱(4.6×250mm,5μm)6种色谱柱,甲醇-水、乙腈-水、甲醇-0.2%磷酸、甲醇-0.2%甲酸、乙腈-0.2%磷酸、甲醇-乙腈-0.2%磷酸6种流动相洗脱系统,不同柱温以及不同波长,优化了梯度洗脱程序,通过考察供试品溶液的提取方式、提取溶剂及提取时间,得到供试品溶液的最佳制备方法。结果:静态吸附和解吸试验结果表明D101型大孔树脂吸附解吸性能均较好,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样液料液比为1:12,最大上样量为2.6g生药/g树脂,3BV的70%乙醇洗脱,解吸率达95%,总黄酮回收率为72%。试验结果表明D101大孔树脂对黄刺玫果总黄酮具有很好的富集能力,建立的方法稳定、可靠,为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基础。黄刺玫果HPLC指纹图谱条件为:色谱柱:Inertsil ODS-SP色谱柱(4.6×250mm,5μm);流动相:甲醇-乙腈-0.1%磷酸水溶液;流速:1.0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54nm;进样量:10μL;运行时间:80min。供试品处理方法:刺玫果10.0 g,20倍量50%乙醇,回流提取120min,趁热抽滤,60℃减压浓缩至干,50mL甲醇超声溶解,取上清液0.22μm微孔滤膜滤过,取续滤液,即得。方法学考察结果:稳定性、精密度、重现性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RSD分别在1%和3%以下,均符合中药指纹图谱的要求。结论:本课题在乙醇提取法优化黄刺玫果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的基础上,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优化了总黄酮的纯化工艺,并建立了指纹图谱质量评价方法,为黄刺玫果质量标准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对不同产地收集的黄刺玫果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和聚类分析,了解化学成分差异,为原料的选择提供参考,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关键词】:黄刺玫果 大孔树脂 总黄酮 高效液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84;O657.72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英文摘要8-11
  • 前言11-13
  • 第一部分 黄刺玫总黄酮的纯化工艺研究13-24
  • 1 材料与方法13-17
  • 1.1 仪器与试药13-14
  • 1.2 黄刺玫果中总黄酮提取工艺14
  • 1.3 样品的测定方法14-15
  • 1.4 大孔树脂的筛选15
  • 1.5 纯化工艺参数的考察15-17
  • 2 结果17-22
  • 2.1 标准曲线的绘制17-18
  • 2.2 大孔树脂的筛选18
  • 2.3 上样液浓度的选择18-19
  • 2.4 最大上样量考察19-20
  • 2.5 洗脱液浓度20-21
  • 2.6 洗脱终点的确定21
  • 2.7 工艺验证21-22
  • 3 讨论22-23
  • 3.1 大孔树脂的筛选22
  • 3.2 黄刺玫果中总黄酮的纯化工艺22-23
  • 4 结论23-24
  • 4.1 大孔树脂的筛选23
  • 4.2 黄刺玫果中总黄酮的纯化工艺23-24
  • 第二部分 黄刺玫果指纹图谱研究24-54
  • 1 材料与方法24-47
  • 1.1 仪器与试药24-25
  • 1.2 色谱条件的考察25-37
  • 1.3 供试品制备方法37-44
  • 1.4 方法学考察44-47
  • 2 结果47-52
  • 2.1 成分峰的指认及参照峰的确认47-48
  • 2.2 相似度计算48-50
  • 2.3 聚类分析50-52
  • 3 讨论52-53
  • 3.1 洗脱系统的选择52
  • 3.2 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分析52-53
  • 4 结论53-54
  • 4.1 供试品的制备方法53
  • 4.2 黄刺玫果的HPLC色谱指纹图谱53-54
  • 参考文献54-57
  • 综述57-65
  • 参考文献62-65
  • 致谢65-66
  • 在学期间承担/参与的科研课题与研究成果66-67
  • 个人简历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宝兰;刺玫果粉的研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陈帅;钟方丽;祝波;;刺玫果药理学研究进展[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3 韩书昌,薛金萍,董世荣,申世斌;刺玫果中半乳糖醛酸含量测定[J];中国林副特产;1997年01期

4 杨佩颖;吴薇;魏颖;程倩;蔡圣宝;籍保平;苏春元;;刺玫果多酚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J];食品科技;2011年10期

5 王晓林;钟方丽;李永雷;薛健飞;;刺玫果氨基酸饮料加工工艺研究[J];食品工业;2014年07期

6 朱晔;高雪涛;吴博书;;刺玫果茶制备工艺的研究[J];黑龙江医药;1997年05期

7 王晓林;王建刚;钟方丽;陈帅;祝波;;刺玫果挥发性成分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J];食品科学;2013年06期

8 钟方丽;王晓林;敬采月;;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刺玫果中金丝桃苷的含量[J];食品科学;2010年24期

9 王晓林;钟方丽;张帅;薛健飞;;刺玫果总黄酮饮料加工工艺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3期

10 钟方丽;王晓林;薛健飞;陈帅;;刺玫果化学成分的研究[J];林产化学与工业;2014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光茹;刺玫果的研究近况[N];中国信息报;2002年

2 司马宪光;刺玫果的栽培技术[N];中国特产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晓梅;黄刺玫果中总黄酮纯化工艺及黄刺玫果HPLC指纹图谱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2 白宝兰;超微复合刺玫果粉的保健功效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3 冯杉杉;刺玫果果实鞣质成分及抗肿瘤活性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5年

4 杨扬;刺玫果提取物质量及其指纹图谱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5 王光函;刺玫果药材质量控制及降糖药效物质基础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646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10646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5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