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芋葡甘聚糖基成膜乳液相行为与流变特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魔芋葡甘聚糖基成膜乳液相行为与流变特性研究
【摘要】:天然高分子,具有分布地域宽广,资源丰富,可再生,无毒无污染等一系列特点,被广泛应用作为石化产品的替代材料。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天然高分子存在种类有限、化学结构相对单一等缺陷,无法满足现代材料对精细结构、多样质地、以及功能性等多方面的需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化学接枝改性和物理共混改性是高分子领域开发新材料简便而有效的途径,是制备高分子合金的主要方法,通过总结近年来国内外采用乳液共混法制备天然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对比了乳液共混法及传统机械共混法制备的天然复合材料在加工流程、填料分散情况、材料力学性能等方面的差异说明了乳液共混法制备复合材料的优势[1]。本论文以亲水性魔芋葡甘聚糖(KGM)结合亲油性乙基纤维素(EC)制备的复合乳液为研究对象,通过共混-离心-静置-视觉观察,分析其乳液共混相行为,建立共混乳液相图,制备出稳定的均一相KGM/EC复合成膜乳液,使用高速离心方法对比了新鲜制备的不同比率的KGM/EC均一相成膜乳液乳化稳定性(ES),采用了粒径测定结合激光共聚焦(CLSM)显微图片研究不同比率的KGM/EC均一相成膜乳液在不同储藏天数(0d、3d、6d)的粒径分布及微相结构变化,研究其储藏稳定性并分析其影响因素。运用旋转流变仪测试了不同比率新鲜制备的KGM/EC均一相乳的剪切流变、粘流活化能、线性粘弹应力(应变)、小振幅动态频率以及温度特性,联系共混膜乳液上述相行为及流变特点,为后续膜材料设计,结构性能提供理论基础。其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以亲水性魔芋葡甘聚糖(KGM)结合亲油性乙基纤维素(EC)制备的复合乳液为研究对象,通过共混(600rpm)-乳化(10000rpm)-离心(1800rpm)-静置(2h)-视觉观察,观察乳液是否发生分层现象,建立两种共混乳液的二维相图,混合乳液随着KGM/EC比率的变化呈现了三种不同的相行为,两种相分离区和相溶区。(2)选取相容区不同比率的KGM/EC成膜乳液,研究其均一相乳化稳定性(ES),通过对比乳化稳定性的不同,发现在混合成膜乳液体系中,当乳液中固形物含量一定时,KGM/EC比率越高,乳化稳定性(ES)越好。对于乳液中KGM浓度固定时,配比对乳化稳定性(ES)影响相对不明显。(3)粒径测定结合激光共聚焦(CLSM)显微图片研究了不同比率的KGM/EC均一相乳液在不同储藏天数(0d、3d、6d)的粒径及微相结构变化,发现所有成膜乳液样品在储藏过程中粒径及微相结构都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说明成膜乳液在储藏的过程中存在不稳定性相行为。对比发现,在KGM/EC混合成膜乳液体系中,当乳液中固形物含量一定时,KGM/EC比率越高,其在储藏稳定性变化程度越小,对于乳液中KGM浓度固定时,配比越高其在储藏稳定性变化越大,但变化程度相对更小。(4)运用旋转流变仪测试了不同比率新鲜制备的KGM/EC均一相乳的剪切流变、粘流活化能、线性粘弹应力(应变)、小振幅动态频率以及温度依赖性。实验发现所有KGM/EC成膜乳液样品呈现出剪切变稀的假塑性流动行为,当乳液中固形物含量一定时,KGM/EC比率越高,假塑性行为越明显,对于乳液中KGM浓度固定时,配比大小对其剪切流动行为影响不大。粘流活化能测试发现,所有KGM/EC成膜乳液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当乳液中固形物含量一定时,KGM/EC比率越高,活化能越大En,体系粘度下降随温度变化越显著,对于乳液中KGM浓度固定时,其粘度以及活化能变化相比不明显。应力(应变)扫描发现乳液样品线性粘弹区在0.1~100Pa之间。小幅震荡频率以及温度扫描表明,KGM/EC成膜乳液中,KGM对材料的粘弹特性影响占主要作用,其粘弹转变特点对于频率变化可以归咎于低频区体系中分子缠结有足够的时间去解缠,而在高频区由于用于解缠的时间有限,因此体系中分子能够抵抗这种解缠;其粘弹变化对于温度而言可以归结于低温时,分子间通过过氢键形成临时的凝胶网络结构,而温度升高,由于分子热运动导致临时的凝胶网络结构破坏,从而乳液表现为粘性行为占主导。
【关键词】:KGM EC 乳液相行为 流变特性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36.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1章 引言11-19
- 1.1 研究背景11
- 1.2 多糖成膜材料11-16
- 1.2.1 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11-14
- 1.2.2 疏水性成膜材料乙基纤维素(Ethyl cellulose, EC)14-16
- 1.3 乳状液简介16-17
- 1.3.1 乳状液的定义16
- 1.3.2 乳状液的形成16
- 1.3.3 乳状液的稳定性16-17
- 1.3.4 乳状液的应用17
- 1.4 流变特性17
-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与意义17-19
- 1.5.1 研究内容17-18
- 1.5.2 研究意义18-19
- 第2章 魔芋葡甘聚糖/乙基纤维素共混乳液相行为19-24
- 2.1 引言19
- 2.2 材料与设备19-20
- 2.2.1 材料试剂19
- 2.2.2 仪器设备19-20
- 2.3 魔芋葡甘聚糖(KGM)/乙基纤维素(EC)共混乳液制备20
- 2.3.1 KGM水相体系制备20
- 2.3.2 EC有机油相体系制备20
- 2.3.3 共混制备KGM/EC乳液体系20
- 2.4 魔芋葡甘聚糖(KGM)/乙基纤维素(EC)共混乳液相行为20
- 2.5 实验结果与分析20-23
- 2.5.1 魔芋葡甘聚糖/乙基纤维素混合乳液相行为20-21
- 2.5.2 构建魔芋葡甘聚糖/乙基纤维素混合乳液相图21-23
- 2.6 本章小结23-24
- 第3章 魔芋葡甘聚糖/乙基纤维素成膜乳液微相结构及稳定性24-40
- 3.1 引言24-27
- 3.2 材料与设备27
- 3.2.1 材料试剂27
- 3.2.2 仪器设备27
- 3.3 实验方法27-31
- 3.3.1 制备不同配比的魔芋葡甘聚糖/乙基纤维素成膜乳液27-29
- 3.3.2 不同配比的魔芋葡甘聚糖/乙基纤维素成膜乳液粒径分布29-30
- 3.3.3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观察不同KGM/EC乳液30
- 3.3.4 乳液稳定性(乳化稳定性、储藏稳定性)30-31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31-39
- 3.4.1 新鲜制备乳液的乳化稳定性31-32
- 3.4.2 不同比率KGM/EC乳液储藏过程粒径分布与宏观视觉图片32-36
- 3.4.3 不同配比 KGM/EC 乳液在不同储藏天数的 CLSM36-39
- 3.5 本章小结39-40
- 第4章 魔芋葡甘聚糖/乙基纤维素成膜乳液流变性能40-55
- 4.1 引言40
- 4.2 材料与设备40-41
- 4.2.1 材料试剂40
- 4.2.2 仪器设备40-41
- 4.3 实验方法41-43
- 4.3.1 乳液制备41
- 4.3.2 流变测试41-43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43-52
- 4.4.1 稳态剪切43-46
- 4.4.2 粘流活化能46-48
- 4.4.3 线性粘弹扫描48-49
- 4.4.4 频率扫描49-51
- 4.4.5 温度扫描51-52
- 4.5 本章小结52-55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55-58
- 5.1 结论55-56
- 5.2 创新点56
- 5.3 展望56-58
- 参考文献58-61
- 致谢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凤葵;乳液法生产聚氯乙烯中的一些问题[J];聚氯乙烯;2001年02期
2 若宫辉夫;弓斤;;对节能型乳液的看法[J];粘合剂;1982年01期
3 江元汝,崔延青,杨琴,阮静;乳液法制备纳米硫化锌及表征[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4 马榴强,张洋;乳液法酚醛树脂的合成及其在摩阻材料中的应用[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1期
5 纪兴权;;乳液干燥塔的前馈—状态反馈控制[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1987年01期
6 刘军辉,张军,李枫;乳液插层共聚合成聚(苯乙烯-丙烯酸丁酯)/有机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J];合成橡胶工业;2005年02期
7 赵军,李巍,励杭泉;浓乳液法制备嵌套型双亲粒子[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0年06期
8 官同华,瞿雄伟,李秀错,张留成;乳液法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与表征[J];中国塑料;2001年11期
9 常鹰;李溪滨;;用乳液法制备ZrO_2纳米球形颗粒[J];粉末冶金技术;2007年05期
10 王百鑫;甘礼华;刘明贤;徐子颉;郝志显;陈龙武;;碳泡沫的乳液法制备条件研究[J];化工科技;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生;张学军;沈曾民;;乳液法制备中空酚醛树脂微球[A];2004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C];2004年
2 刘生;张学军;沈曾民;;中空酚醛树脂微球的乳液法制备[A];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卢书辉;葛玲玲;郭荣;;Janus乳液法制备双面粒子[A];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2分会:溶液中的聚集与分子组装[C];2013年
4 包建春;张杰;周耀明;冯玉英;徐正;;乳液法合成不同形态的硫化铅纳米结构[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三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梓超;高内相乳液和双重乳液模板法制备贯通多级孔聚合物材料[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2 邹声文;Pickering乳液模板法制备结构可控的多孔聚合物微球和整体柱[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3 张晨;浓乳液快速聚合方法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2年
4 张大雷;乳液原位悬浮聚合法制备透明ABS树脂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田丰;多重乳液法聚羟基丁酸酯基印迹微球的制备、结构与特性[D];天津大学;2007年
6 张震乾;悬浮—乳液复合聚合制备核—壳聚合物粒子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王建莉;浓乳液模板法制备多孔聚合物材料[D];北京化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琪;基于二维纳米片的Pickering乳液模板法制备无机/有机复合材料[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李建军;环氧改性水性聚氨酯消光树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张薇;环氧/二氧化硅改性丙烯酸酯的合成、表征及应用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4 吕国军;乳液相变机理及环己酮氨肟化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5 张悦;Au两面粒子的组装[D];济南大学;2015年
6 吴骏;聚乳酸/纳米纤维素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16年
7 李俊;新型聚苯胺环氧树脂复合防腐涂料的制备及其涂覆体系防腐性能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8 易方圆;单分子链聚合物纳米粒子稳定的高内相乳液及其应用[D];湘潭大学;2016年
9 张作岐;ACR核壳乳液接枝共聚氯乙烯制备高抗冲PVC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10 陈文杰;魔芋葡甘聚糖基成膜乳液相行为与流变特性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0647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1064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