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谱带吸收有机三重态光敏剂的制备与研究
本文关键词:宽谱带吸收有机三重态光敏剂的制备与研究
【摘要】:三重态光敏剂是一类光照下易于产生三重态,并能够将三重态的能量传递至其他分子的发色团,现可应用于光动力治疗、三重态一三重态湮灭上转换、光催化氧化还原反应等领域。目前传统的三重态光敏剂分子主要为单一发色团,吸收谱带较窄,不能充分利用宽谱带光源,如太阳光的能量。分子内含多种发色团的光敏剂通常可以克服传统三重态光敏剂的这些局限,然而此类光敏剂的光物理规律尚有待深入探究。基于此背景,我们设计并制备了含有多个不同吸光基团、具有宽谱带吸光能力的新型三重态光敏剂。本文利用两种不同的萘酰二亚胺(NDI)衍生物合成了一种含多发色团的三重态光敏剂,用以研究不同发色团之间的能量转移、电子转移等作用。同时可以扩大NDI类光敏剂的吸光波长范围,实现了宽谱带吸收。此分子的结构和能级分布使得分子内同时存在ISC和FRET过程且二者相互竞争。本文使用稳态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发光光谱、纳秒级瞬态吸收光谱、循环伏安和DFT计算等方法,对该分子及其对照化合物进行了研究。稳态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表明存在FRET作用。在高极性溶剂中,能量受体的荧光和三重态均淬灭,说明存在分子内电子转移作用。在低极性溶剂中,其荧光未淬灭,电子转移作用很弱。瞬态吸收光谱表明选择性激发能量给体时,分子的T1态布居于2,6-二氨基NDI,即分子内存在三重态能量转移。对两种对照化合物的混合物进行了瞬态吸收光谱测试,研究了分子内的三重态能量转移过程。通过DFT理论计算印证了实验所得的光物理性质。TD-DFT计算进一步验证实验结果。
【关键词】:三重态 萘酰二亚胺 能量转移 电子转移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21.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0
- 1 文献综述10-28
- 1.1 三重态的形成机制10-11
- 1.2 三重态光敏剂的类型11-21
- 1.2.1 过渡金属配合物三重态光敏剂11-16
- 1.2.2 含重原子的有机三重态光敏剂16-18
- 1.2.3 不含重原子的有机三重态光敏剂18-21
- 1.3 三重态光敏剂的应用21-27
- 1.3.1 光动力治疗21-22
- 1.3.2 光催化制氢22-23
- 1.3.3 三重态—三重态湮灭上转换23-25
- 1.3.4 光氧化还原有机反应25
- 1.3.5 氧传感25-26
- 1.3.6 宽谱带吸收光敏剂26-27
- 1.4 三重态光谱的研究概述27-28
- 2 萘酰二亚胺三重态光敏剂的设计与合成28-34
- 2.1 分子设计背景与思想28-29
- 2.2 分子合成路线29-30
- 2.3 实验部分30-34
- 2.3.1 仪器与原料30
- 2.3.2 分子合成方法与表征30-32
- 2.3.3 实验研究方法32-34
- 3 结果与讨论34-45
- 3.1 稳态光谱34-37
- 3.1.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34-35
- 3.1.2 荧光发光光谱35-37
- 3.2 电子转移与Gibbs自由能变37-38
- 3.3 瞬态吸收光谱分析38-42
- 3.3.1 分子的三重态38-40
- 3.3.2 分子间的三重态能量转移40-42
- 3.4 DFT理论计算42-45
- 结论45-46
- 参考文献46-52
- 附录 试剂与名词缩写解释52-5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53-54
- 致谢54-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光龙,陈次平,杨俊林,简华华,徐广智;化学诱导动态电子极化自由基-三重态对理论中选择三重态淬灭的证明[J];波谱学杂志;1998年03期
2 宋钦华,储高升,林维真,姚思德;丙酮三重态与含芳香氨基酸肽的物理化学过程[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0年12期
3 马建华,林维真,王文锋;不同极性溶剂中2-蒽醌磺酸钠三重态特征瞬态吸收谱及动力学研究[J];分析试验室;2002年05期
4 杜富强;刘玉侠;屠铁城;林维真;;2-甲基1,4-萘醌激发三重态与核酸反应的电子自旋共振自旋消减法研究[J];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2009年05期
5 马建华,林维真,王文峰,韩镇辉,姚思德,林念芸;2-蒽醌磺酸三重态与高聚鸟嘌呤核苷酸相互作用的激光光解[J];中国科学(B辑 化学);2002年01期
6 阚敏;陈平;曹绍谦;刘文利;宋群梁;熊祖洪;;三重态激子在不同荧光染料掺杂体系中的湮灭过程[J];科学通报;2010年14期
7 沈玉全;曹怡;刘蕙平;喻长军;刘新厚;;过渡金属三乙酰基丙酮配合物与Tk吨酮三重态之间的电子能量转移作用[J];化学学报;1989年02期
8 伍晚花;郭颂;赵建章;;三重态-三重态湮灭上转换的研究进展[J];中国科学:化学;2012年10期
9 李斌,张洪杰,马建方,倪嘉缵,吕男;配体三重态能级的测定及其对稀土离子敏化作用的研究[J];化学物理学报;1998年02期
10 吴世康;汪鹏飞;;有机-过渡金属配合物的三重态发光问题[J];影像科学与光化学;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财顺;赵建章;;以分子内共振能量转移增强三重态光敏剂的性能:分子合成、光谱性质研究与在三重态-三重态湮灭上转换中的应用[A];第十三届全国光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3年
2 郭钦园;李红茹;高放;;含溴原子的三重态敏化剂的合成与光化学[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2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3 赵建章;伍晚花;孙记夫;郭颂;张财顺;马洁;黄灵;;具有强可见光吸收的新型三重态光敏剂的合成与应用[A];第十三届全国光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3年
4 潘洋;蒋蕾娣;王官武;俞书勤;;C_(60)激发三重态被哌嗪猝灭特性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张先付;;分子聚集诱导的激发三重态的产生[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1分会:光化学[C];2014年
6 马建华;林维真;王文峰;韩振辉;姚思德;;不同极性溶剂中维生素K3激发三重态与阴离子自由基特征吸收的研究[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生物物理与重大疾病分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何光龙;陈次平;杨俊林;简华华;徐广智;;化学诱导动态电子极化自由基-三重态对理论中选择三重态猝灭的证明[A];第十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8年
8 崔孝能;赵建章;;基于碘化Bodipy二聚体的新型有机三重态光敏剂的合成与应用[A];第十三届全国光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3年
9 葛婕;籍少敏;刘莲莲;赵建章;;基于BODIPY的新型有机三重态敏化剂的合成与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1分会:光化学[C];2014年
10 刘莲莲;赵建章;;具有强可见光吸收及长寿命三重激发态的烷基膦铂炔基配合物做为三重态光敏剂在三重态-三重态湮灭上转换中的应用[A];第十三届全国光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洁;基于氟硼吡咯的三重态光敏剂的合成与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吴双;宽谱带吸收有机三重态光敏剂的制备与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2 刘异凡;具有长寿命三重态的光敏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3 黄丹丹;有机三重态光敏剂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4 杨佩;基于BODIPY的新型有机三重态光敏剂的合成与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5 葛婕;基于BODIPY的三重态光敏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6 汪健;光诱导甲萘醌激发三重态的猝灭反应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652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1065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