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纤维素纤维的表面改性及其对硝化纤维素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纳米纤维素纤维的表面改性及其对硝化纤维素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兵器科学与技术 纳米纤维素纤维 纳米纤维素晶须 纳米复合材料 纤维素硝酸酯 拉伸性能
【摘要】:采用2,2,6,6-四甲基哌啶氧自由基(TEMPO)氧化-机械法制备纳米纤维素纤维(CNF),通过碱化处理,剥离其带有羧基的表层,以硝酸/二氯甲烷混合物为硝化剂对CNF表面进行硝酸酯化改性,改性产物(NCNF)可稳定悬浮和均匀分散于丙酮中。采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NCNF的结构与性能进行分析与表征。将NCNF作为增强相添加到硝化纤维素中,采用溶液浇铸法制备纳米复合膜,并对纳米复合膜的拉伸性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添加质量百分比为3.5%的NCNF可使膜的拉伸强度、杨氏模量、断裂伸长率3个指标均得到显著提高。同时,将以上结果与长径比较低的纳米纤维素晶须(CNW)纳米复合膜的拉伸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CNF比CNW对硝化纤维素膜拉伸性能的改善效果更好。
【作者单位】: 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山西北方兴安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纳米纤维素纤维 纳米纤维素晶须 纳米复合材料 纤维素硝酸酯 拉伸性能
【分类号】:O636.11
【正文快照】: 0引言纤维素是高等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自然界储量最丰富的天然高分子材料。纳米纤维素是指至少一维尺寸处于1~100 nm范围之内的纤维素粒子。目前,纳米纤维素主要以3种形态存在,即细菌纤维素(BC)、纳米纤维素晶须(CNW)和纳米纤维素纤维(CNF)。其中,CNW与CNF由于均是对现存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纤维素纤维又推出新产品[J];福建轻纺;2001年07期
2 黄;德国新开发的抗菌纤维素纤维[J];福建轻纺;2003年06期
3 ;两种新型纤维素纤维[J];广西化纤通讯;2003年02期
4 张裕;新型抗菌的纤维素纤维[J];中国检验检疫;2003年05期
5 ;东丽开发新一代纤维素纤维[J];纺织信息周刊;2005年21期
6 丁欣;;人造纤维素纤维提价[J];纺织装饰科技;2005年04期
7 ;纤维素纤维[J];化纤文摘;2010年02期
8 ;纤维素纤维[J];化纤文摘;2010年04期
9 ;纤维素纤维[J];化纤文摘;2011年04期
10 金美梅;纤维素纤维印花的现状和未来[J];印染;198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志成;陈文兴;凌荣根;;消臭抗菌纤维素纤维的制备、结构和性能[A];第九届陈维稷优秀论文奖论文汇编[C];2005年
2 黄坤山;林清安;;t氨O宋叵宋姆⒄褂胗τ肹A];海峡两岸新型纺纱技术和纤维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雒书华;;清梳联生产纤维素纤维的应用体会[A];第三届全国棉纺织行业中青年科技工作者论坛暨清、梳、精、并专题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耿存珍;全凤玉;夏延致;;阻燃纤维素纤维的最新研究进展[A];2011年中国阻燃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徐森;;新一代Polynosic纤维技术及其产品开发[A];2006/2007中国纺织工业技术进步研究报告[C];2006年
6 刘金明;王俊;;关于发展Lyocell纤维的探讨[A];2006年新型化纤原料的生产及在棉纺织行业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杨序纲;孙文奇;;纤维素纤维的拉伸断裂行为[A];第五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1988年
8 徐森;;Polynosic纤维的性能及在新面料中的应用[A];2006年新型化纤原料的生产及在棉纺织行业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蔡涛;张慧慧;郭清华;邵惠丽;胡学超;;离子液体法新型纤维素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的研究[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7年
10 ;关于Polynosic纤维的发展[A];“技术提升产业 创新成就未来”——2006“苏拉杯”全国现代纺纱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朱夕子;不争最大但求最强[N];中国纺织报;2006年
2 东华大学纺织面料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程隆棣;领舞2008的纤维素纤维和弹性纤维[N];中国纺织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卓晋萍;金鹰集团总资产达100亿美元[N];湄洲日报;2010年
4 证券时报记者 袁立波;宜科科技将参股云麻产业化项目[N];证券时报;2006年
5 张裕;两种新开发的纤维素纤维[N];中国纺织报;2003年
6 ;二十一世纪绿色纤维——莱塞尔[N];中国信息报;2000年
7 中国化纤工业协会;生物质原料变成纤维 保留高分子物质最关键[N];中国纺织报;2011年
8 陈宇为;下半年美国纤维市场前景[N];中国纺织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宋喜岷;葆莱纤维 科技与时尚助跑[N];中国纺织报;2011年
10 杨维骅;第三届先进纤维与聚合物材料会议举办[N];中国纺织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唐爱民;超声波作用下纤维素纤维结构与性质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0年
2 张丽;微波对纤维素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及应用研究[D];东华大学;2008年
3 王怀芳;维生素E护肤纤维素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4 程博闻;环境友好型阻燃纤维素纤维的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3年
5 李萌;纳米纤维素纤维的制备及其应用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6 杨革生;Lyocell竹纤维素纤维的制备及结构与性能的研究[D];东华大学;2009年
7 蒋冠森;以1-丁基-3-甲基咪唑氯酸盐为溶剂的纤维素纤维纺丝成形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8 李晓俊;纤维素与聚丙烯腈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与纺丝研究[D];东华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倩;导电纤维素纤维的制备工艺和性能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2 唐莹莹;纤维素纤维的生物降解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韩其亮;溶解法鉴别纤维素纤维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4 王洁婷;一步法制备纤维素纤维/导电聚合物/银复合材料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5 胡波剑;多重作用机理的纤维素纤维抗菌材料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6 贺巨龙;纤维素纤维水工混凝土耐久性性能试验研究[D];青海大学;2014年
7 郭清华;离子液体法纤维素纤维的研制[D];东华大学;2009年
8 徐冬梅;不同金属离子对纤维素纤维阻燃性与热稳定性的影响[D];青岛大学;2013年
9 唐敏;玉米秸秆皮纤维素纤维的制备及其结构性能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4年
10 张鹏飞;高强度纤维素纤维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072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1107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