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配位邻菲罗啉衍生物自组装膜催化炔烃—叠氮环加成反应
本文关键词:铜配位邻菲罗啉衍生物自组装膜催化炔烃—叠氮环加成反应
更多相关文章: 邻菲罗啉衍生物 铜 自组装膜 点击化学 1 2 3 三唑
【摘要】:“点击化学”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合成具有特殊官能团的新型化合物的有效且快速的方法,其中以铜催化炔烃-叠氮环加成生成1,2,3-三唑环体系的反应最为著名(Cu AAC反应)。由于均相催化剂重复使用困难,造成大规模的浪费,因此将铜离子负载于固体载体表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本论文合成了两种邻菲罗啉衍生物配体,并通过了核磁、质谱、红外表征;制备了铜配位邻菲罗啉衍生物自组装单层膜及其层层自组装膜,并通过水接触角法(WCA)、紫外可见光谱(UV-vis)、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研究了其自组装薄膜的催化性质,并初步探讨了其自组装薄膜催化Cu AAC反应机理,具体内容如下:1.邻菲罗啉衍生物配体L1和L2的合成(Scheme 1):2.铜配位邻菲罗啉衍生物自组装单层膜的制备(Scheme 2):3.铜配位邻菲罗啉衍生物层层自组装膜(LBL)的制备(Scheme 3):4.以经典的CuAAC环加成反应为模板反应,以绿色溶剂水为溶剂,对铜配位邻菲罗啉衍生物自组装单层膜及其层层自组装膜的催化性能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该系列催化剂自组装薄膜都能够得到较好的分离产率和高的TON值(11550),并优于其相应均相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且可循环使用三至七次;2)催化剂组装层数对催化活性有一定的影响,随着组装层数的增多铜元素负载量增多,催化活性相应增大,当组装三层时,由于位阻原因难以继续组装,铜元素负载量达到极限;3)该催化剂负载于玻璃基片表面,相比传统负载型催化剂回收操作简便,无需过滤、离心等复杂操作。5.以XPS分析初步探索了催化反应机理,催化过程主要发生在薄膜表面,且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Cu(Ⅰ)。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57;O621.25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光东;邓兵;黄辉;;几个N-(5-邻菲罗啉基)二酸单酰胺的合成[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2 吴宇雄,周尽花,赵鸿斌;5-氨基-1,10-邻菲罗啉的合成研究[J];精细石油化工;2004年04期
3 崔丽;徐德增;郭静;;对苯二甲酸邻菲罗啉铈镧配合物的荧光光谱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06期
4 郭小群;谯康全;蔡述兰;李亮;罗俊;邱显奎;;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自来水中的铁(Ⅲ)含量[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5 梁苗苗;张丽影;赵小菁;裴姝奇;范圣第;;1,10-邻菲罗啉-5,6-二酮的合成及其光谱分析[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3年01期
6 刘泽斌;邻菲罗啉比色法测定铝合金中铁[J];热加工工艺;1980年03期
7 吴润身,郑荣显;铁(Ⅱ)—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化探样品中微量砷[J];冶金分析;1983年01期
8 郭明勋;;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照相明胶中的铁[J];明胶科学与技术;1990年02期
9 王学智,罗洪君,吴集贵;钐与邻菲罗啉及联吡淀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J];安徽机电学院学报(综合版);1994年01期
10 聂崇实,顾亦君,孙杰;水相中金属铜表面生成亚铜—邻菲罗啉配合物的反应[J];无机化学学报;199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楠楠;明常鑫;连敬堂;甄小丽;韩建荣;刘守信;;含两个邻菲罗啉大环冠醚的合成[A];全国第十六届大环化学暨第八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2 王艳;赵永亮;;苯氧乙酸-邻菲罗啉-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荧光性能研究[A];2007年中国稀土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艳;赵永亮;;苯氧乙酸-邻菲罗啉-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荧光性能研究[A];2007年中国稀土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陈慧芬;卢灿忠;;一个新的邻菲罗啉衍生物配体的镉配合物[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5 徐相君;徐婉珍;邵晓琳;仰榴青;吴向阳;;以对硝基苯甲酸和1,10-邻菲罗啉为混合配体的铅配合物水热合成与晶体结构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6 王艳丽;王璐;王保怀;杜为红;;邻菲罗啉金属配合物与朊蛋白PrP106-126片段结合作用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7 陈亮;王宝俊;;d~(10)组态金属离子与邻菲罗啉衍生物配位作用的NMR研究[A];第七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2年
8 史丽丽;廖奕;杨双阳;苏忠民;;光致变色5,6-二噻酚邻菲罗啉类配体及其铼(Ⅰ)配合物的电子结构和光谱性质的理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徐光宪教授从教六十年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肖圣雄;刘美艳;张建军;李旭;刘一挺;肖华;;配合物[Sm(m-MOBA)_3phen]_2的标准摩尔生成焓[A];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10 鲍文丽;陈聪;董良;司振君;周艳云;李文成;;磷光Cu~Ⅰ/Re~Ⅰ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5分会:无机化学[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郑人华;新型含邻菲罗啉聚合物及其金属配合物的设计合成与磁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卢静;基于喹啉、邻菲罗啉类配体的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亚晴;铜配位邻菲罗啉衍生物自组装膜催化炔烃—叠氮环加成反应[D];郑州大学;2016年
2 熊利花;5-取代邻菲罗啉Cu配合物催化甲醇羰基化法合成碳酸二甲酯[D];武汉工程大学;2014年
3 刘宗伦;邻菲罗啉钌发光次氯酸探针的合成及应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4 张红梅;邻菲罗啉及衍生物配合物的水热合成与结构表征[D];山西大学;2006年
5 王维;1,10-邻菲罗啉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6 黄丽华;邻菲罗啉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09年
7 常昂;基于邻菲罗啉的荧光探针设计、合成及应用[D];湘潭大学;2015年
8 张旭;邻菲罗啉铟硫属化合物的溶剂热合成[D];苏州大学;2012年
9 孙卓;有机酸配合物的合成及新配合物邻菲罗啉草酸钴的表征[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10 延敬杰;基于菲醌和邻菲罗啉衍生物分子探针的设计、合成和光谱性质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547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1154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