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苯并二噻吩基小分子高效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7-12-02 00:27

  本文关键词:苯并二噻吩基小分子高效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


  更多相关文章: 苯并二噻吩 小分子 有机太阳能电池


【摘要】:有机太阳能电池(organic solar cell,OSC)是由有机材料构成活性层的太阳能电池.苯并[1,2-b:4,5-b']二噻吩(benzo[1,2-b:4,5-b']dithiophene,BDT)由于具有较大的刚性平面共轭结构,可以显著提高π电子的离域能力和分子间的π-π相互作用,且易化学修饰,合成方便,成为太阳能电池给体材料研究中的一个"明星分子"单元.目前,已报道的基于BDT共轭单元的有机光伏器件(organic photovoltaic device,OPV)的光电转化效率(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PCE)最高已达到9.95%,应用前景巨大.综述了BDT基小分子有机太阳能电池(small molecule organic solar cell,SM-OSC)活性层材料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并简要分析了小分子由于主链、侧链、封端基团的差异对器件性能的不同影响.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1274134) 山东省博士后(No.201301007)资助项目~~
【分类号】:O626.12;TM914.4
【正文快照】: 随着能源紧缺日益严重,太阳能电池因其来源丰富、安全无污染、成本低廉等优点倍受青睐.有机太阳能电池因其成本低、重量轻和容易实现大面积柔性器件制备等优点成为一种可再生新能源,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有机太阳能电池依据活性层中给体材料的不同又可分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跃良;陆继东;张博;;不同来源煤灰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测量特性对比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6年12期

2 赵学山;姚顺春;沈跃良;陆继东;陈志铭;;飞灰含碳量在线测量技术发展动态探讨[J];广东电力;2016年07期

3 姚顺春;殷可经;卞进田;陆继东;范一松;徐嘉隆;白凯杰;;减小飞灰等离子体谱线干扰的参数优化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4期

4 何秀文;陈添兵;姚明印;周华茂;胡慧琴;王彩虹;刘木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多元二次非线性回归分析土壤中的铬元素[J];分析化学;2016年01期

5 潘刚;陆继东;董美蓉;姚顺春;谢子鑫;樊炬;;A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Related Spectral Lines from a Laser-Induced Fly Ash Plasma[J];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5年08期

6 姚顺春;陈建超;陆继东;沈跃良;潘刚;;C-Fe谱线干扰修正对飞灰含碳量LIBS测量的影响[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5年06期

7 任艳娇;杨巧文;赵璐炜;杨金华;陈思;赵昕伟;李靖涛;;煤种及灰成分对燃煤固硫效果影响的研究进展[J];新型工业化;2014年05期

8 沈跃良;姚顺春;潘刚;徐齐胜;李旭;樊炬;徐少波;陆盛资;李壮扬;陆继东;;粘合剂对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测量粉煤灰未燃碳的影响[J];中国激光;2014年03期

9 姚顺春;陆继东;董美蓉;郑建平;李军;张博;;LIBS技术在不同收光模式下同步测量燃煤灰成分[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年11期

10 屈华阳;胡净宇;赵雷;韩鹏程;陈永彦;刘佳;袁良经;陈吉文;;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法分析表面氧化钢铁样品中的碳硅锰磷硫铬镍铜铝[J];冶金分析;2012年0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叶兆青;660MW超临界对冲火焰燃煤锅炉飞灰含碳量预测与运行优化[D];长沙理工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彦;陆继东;李娉;潘圣华;谢承利;蒋梅城;;内标法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测定煤粉碳含量中的应用[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9年05期

2 姚顺春;陆继东;谢承利;李娉;潘圣华;李捷;刘彦;;强度比定标法分析激光诱导击穿碳谱线[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8年07期

3 谢承利;陆继东;李捷;刘彦;李娉;;基于激光感生击穿光谱的燃煤结渣特性评估[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7年23期

4 阎高伟;谢刚;谢克明;王红兵;;基于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飞灰含碳量测量[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6年07期

5 吴戈,陆继东,余亮英,陈文;激光感生击穿光谱技术测量飞灰含碳量[J];热能动力工程;2005年04期

6 刘鸿,周克毅;锅炉飞灰测碳仪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锅炉技术;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晓菲,王金亮,毛景,裴坚;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的研究进展[J];大学化学;2005年03期

2 任斌;赖树明;陈卫;黄河;;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6年09期

3 钱伯章;;高效有机太阳能电池[J];橡塑技术与装备;2008年04期

4 周洪英;;科学家有望开发出低成本性能卓越的有机太阳能电池[J];功能材料信息;2010年Z1期

5 ;最轻薄有机太阳能电池问世[J];化工中间体;2012年04期

6 钱伯章;;最薄最轻的有机太阳能电池[J];国外塑料;2012年03期

7 ;德国企业创立了有机太阳能电池效率世界新高[J];功能材料信息;2013年02期

8 贺素姣;;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与器件的研究进展[J];化工技术与开发;2013年09期

9 刘佩华,田禾;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近期进展(上)[J];上海化工;1999年11期

10 刘佩华,田禾;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近期进展(下)[J];上海化工;199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斌;田清勇;白华;;可溶性小分子有机太阳能电池[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杝隆建;杝正_7;李宜璇;;可挠式有机太阳能电池之发展技术[A];海峡两岸第十六届照明科技与营销研讨会专题报告暨论文集[C];2009年

3 刘艳;曾庆华;张宪玺;姜建壮;;卟啉、酞菁类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的研究进展[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4 陈涛;仰志斌;彭慧胜;;基于碳纳米管纤维的有机太阳能电池[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仰志斌;陈涛;何瑞旋;彭慧胜;;基于取向碳纳米管膜的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张坚;杨栋;周玲玉;陈令成;赵斌;李灿;;化学改性氧化石墨烯作为有机太阳能电池空穴传输层[A];2012年两岸三地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二届全国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论文报告)会议论文集[C];2012年

7 赵仪;;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相干电荷和能量转移[A];第十三届全国化学动力学会议报告摘要集[C];2013年

8 唐卫华;海杰峰;朱恩伟;卞临沂;;有机太阳能电池用的二维窄带隙聚合物研究[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G:光电功能高分子[C];2013年

9 易院平;韩广超;沈星星;;有机太阳能电池电子过程的理论模拟[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7分会:光电功能器件[C];2014年

10 马廷丽;;柔性及叠层薄膜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顾钢;德支持企业开发有机太阳能电池[N];科技日报;2007年

2 记者 毛黎;美评估有机太阳能电池对环境的影响[N];科技日报;2010年

3 本报驻美国记者 田学科;突破有机太阳能电池技术瓶颈[N];科技日报;2012年

4 刘霞;控制电子自旋可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效率[N];科技日报;2013年

5 记者 邰举;叠层型有机太阳能电池接近商用[N];科技日报;2007年

6 蔡佳;美国研发可拉伸有机太阳能电池[N];中国建材报;2011年

7 华凌;小分子有机太阳能电池增效50%[N];科技日报;2013年

8 本版编辑邋张浩 郑晓春 邓国庆 毛黎 何屹 顾钢 何永晋;2007年世界科技发展回顾(七)[N];科技日报;2008年

9 记者 马悍德;青海有机太阳能电池研发获重大进展[N];科技日报;2014年

10 记者 贾明;青海有机太阳能电池研发取得重大进展[N];青海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美凤;高效稳定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界面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2 刘小锐;几种有机太阳能电池供体材料的光伏性能[D];西南大学;2015年

3 党东锋;含噻吩或噻吩稠环单元的有机光伏材料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4 徐伟龙;有机太阳能电池微纳结构及光物理特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5 于伟利;电沉积制备聚噻吩有序微结构及有机太阳能电池[D];吉林大学;2009年

6 乔芬;基于聚合物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研制与表征[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陈向东;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光物理过程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8 马朝柱;有机太阳能电池电学模型与数值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陈丽佳;有机太阳能电池界面过程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10 杨倩倩;可溶性小分子方酸菁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绍华;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电极修饰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2 蔡伦;有机太阳能电池中光电流—温度特性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3 付智勇;有机太阳能电池D-A型供受体材料的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4 蔡佳林;利用飞秒瞬态时间分辨率吸收光谱对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机理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5 李盼盼;含傒二酰亚胺(PDIs)单元的有机半导体材料的合成、表征及其应用[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6 张旋;PIN型有机太阳能电池光学特性的数值模拟[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7 丰艳婷;有机太阳能电池中光诱导电荷转移的理论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8 万瑛博;富勒烯二加成衍生物的核磁共振波谱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9 徐晓娟;有机太阳能电池/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模拟[D];苏州大学;2015年

10 李萌;基于聚噻吩及富勒烯衍生物材料有机太阳能电池光电性能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2430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12430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1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