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石墨烯的功能化改性及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氧化石墨烯的功能化改性及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复旦大学》 2012年
氧化石墨烯的功能化改性及应用研究
王蓓娣
【摘要】:石墨烯可以看做是单原子层的石墨,作为纳米尺度的二维晶体材料,石墨烯特殊的结构赋予其诸多优异的电学、力学、光学及导热性能。通过化学氧化-剥离法得到的氧化石墨烯可以看做是石墨烯的含氧衍生物,羟基、羧基、环氧基团等含氧官能团的引入一方面使得石墨烯原有的一些性质受到影响,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一些新的性质。 尽管石墨烯有很多优异的性能,单层的石墨烯也已被证实可以在室温条件下稳定存在,但当大量的石墨烯片在一起时,很容易由于片层间强的范德华力吸引而发生聚集,重新回复到石墨状态;完整的石墨烯在溶剂中也很难稳定分散,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使得其特殊性质得不到发挥。因此,自2004年首次成功制得单层的石墨烯以来,众多科研工作者们针对不同的应用领域,发展了若干石墨烯功能化的方法。 本文旨在通过几种不同的功能化改性方法,赋予石墨烯/氧化石墨烯新的性质,并初步尝试其相关应用,全文共有五个章节。 第一章为绪论,系统介绍了石墨烯/氧化石墨烯的结构、性质、制备方法、功能化改性及应用领域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使用化学氧化-超声剥离法得到了氧化石墨烯产物,在此基础上对比研究了用酰氯化方法和EDC/NHS活化法对氧化石墨烯进行氨基化改性的效果,并进一步通过EDC/NHS活化法对氧化石墨烯进行小分子二胺和PEG的同步接枝改性,得到了可在PBS缓冲液中稳定分散的接枝了PEG的氧化石墨烯氨基化产物(NH2-GO-PEG),使用所得产物进行了共价键载药的初步尝试。 第三章,利用氧化石墨烯表面的羟基等活性官能团,在水溶液中使用硝酸铈铵引发氧化还原聚合,在氧化石墨烯表面分别接枝了聚丙烯酸(PAA)和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并在保持引发剂和氧化石墨烯的用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简单控制单体的投料量,得到了具有不同接枝量的改性产物,所得接枝产物GO-PAA在溶液中具有pH响应性,GO-PNIPAM具有温度响应性。 第四章,主要尝试研究了石墨烯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方面的应用,具体的,一方面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存在下,使用化学氧化-还原法制得了可以在N-甲基吡咯烷酮(NMP)中稳定分散的石墨烯产物,将其用作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导电剂时,发现1/10于碳纳米管的用量即可获得与之接近的性能;另一方面,分别用水热法和碳热还原法制备了磷酸铁锂/石墨烯复合材料,XRD和SEM结果显示得到了磷酸铁锂与石墨烯的复合物,电性能初步测试结果欠佳,表明此项研究有其实际应用价值,但具体合成路线有待进一步优化。 第五章是对全文所有体系的总结。 通过尝试不同的功能化改性方法,得到了具有不同性质的氧化石墨烯功能化改性产物,并有望在抗癌药物载体、锂离子电池等方面实现应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TB383.1;O613.7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毅;陈永胜;;石墨烯的功能化及其相关应用[J];中国科学(B辑:化学);2009年09期
2 郑立娟;卢星河;;动力型锂离子电池导电剂的研究及展望[J];现代化工;2009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慧珍;宋永海;张梅;刘丽;汪莉;;磷钼酸/壳聚糖功能化的石墨烯多层膜修饰电极及其电化学行为[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2 赵远;黄伟九;;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进展[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1年07期
3 王丽民;王延相;谢奔;刘玉兰;杨依真;王成国;;有机-无机转化法制备石墨烯薄膜带的探索研究[J];材料导报;2011年07期
4 王进晋;吴雪文;刘素琴;黄可龙;;石墨在钒电池电解液中的电化学行为[J];电源技术;2011年12期
5 何铁石;赵龙;刘志成;魏颖;金振兴;;石墨烯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研究进展[J];电子元件与材料;2011年12期
6 雷芸;张科;邹琴;潘裙;袁继祖;;氧化石墨及石墨烯材料的制备[J];非金属矿;2011年01期
7 王平华;王志刚;刘春华;唐龙祥;向康;;基于π-π相互作用合成星型聚丙烯腈-石墨烯复合材料[J];功能高分子学报;2010年04期
8 向继文;陈依民;徐成志;胡友旺;;声表面波NO_2传感器敏感膜研究进展[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2年09期
9 刘乐浩;李铁虎;赵廷凯;王大为;;石墨烯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2年09期
10 余泉茂;王仁清;;石墨烯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研究[J];材料导报;2012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洁;鲍健强;;低碳发展思路下电动汽车动力锂电池技术难题的突破——两种原理性实现快速充电的方法[A];浙江省经济欠发达地区低碳发展综合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辉;功能性半导体纳米晶组装体系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响应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王华兰;石墨烯/导电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及其电化学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3 覃吴;碳基金属及金属氧化物纳米催化剂协同催化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徐超;基于石墨烯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5 杨常玲;超级电容器炭基电极材料制备及其电容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6 赵建华;石墨烯纳米结构电子自旋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7 谢青;基于不同维度纳谏材料构筑第三代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8 刘召娜;新型纳米结构材料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研究与应用[D];山东大学;2012年
9 苏耿;镍氢电池负极关键技术研究及混合动力车用电池研制[D];中南大学;2012年
10 吴静;用于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纳米药物载体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丽娟;石墨烯的制备及其改性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周静;氧化石墨烯和石墨烯的制备、表征与应用[D];南京大学;2011年
3 苏芬芳;微波加热法制备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潘健;多孔炭材料的合成及在电化学电容器中的应用[D];山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张青青;镍氢动力电池负极关键技术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李鲜;缺陷石墨烯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黄鹤;基于生物相容性复合纳米材料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8 李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石墨烯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9 汪炜燕;新型功能化氧化石墨烯药物载体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韩啸;氧化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姚耀春;戴永年;任海伦;李伟宏;崔萌佳;;锂离子电池中正极添加剂配比的优化研究[J];材料导报;2004年02期
2 刘露;戴永年;姚耀春;;导电剂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J];材料导报;2007年S1期
3 金明钢;赵新兵;沈垚;董全峰;林祖赓;;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正极导电剂最佳含量测定[J];电池工业;2007年06期
4 金明钢;阴极导电剂含量对锂离子蓄电池性能的影响[J];电源技术;2005年02期
5 周震涛,汪国杰,,李瑞珍,潘慧铭;含氟聚合物胶粘剂及其电化学特性的研究[J];电源技术;1998年02期
6 王国平;张庆堂;瞿美臻;于作龙;;纳米级碳导电剂的种类对LiCoO_2电化学性能的影响[J];应用化学;2006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国平;周固民;瞿美臻;王允实;于作龙;;碳纳米管用作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导电剂[A];2004年中国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全红;;“梦想照进现实”——从富勒烯、碳纳米管到石墨烯[J];新型炭材料;2011年01期
2 宋洪松;刘大博;;石墨烯的制备及石墨烯/PVDF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的研究[J];化学工程师;2011年08期
3 陈成猛;杨永岗;温月芳;杨全红;王茂章;;有序石墨烯导电炭薄膜的制备[J];新型炭材料;2008年04期
4 黄桂荣;陈建;;石墨烯的合成与应用[J];炭素技术;2009年01期
5 周俊文;马文石;;石墨烯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0年03期
6 李智军;张晖;薛河;;石墨烯纳米片及其场发射性能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0年S1期
7 王平华;王志刚;刘春华;唐龙祥;向康;;基于π-π相互作用合成星型聚丙烯腈-石墨烯复合材料[J];功能高分子学报;2010年04期
8 王灿;詹亮;乔文明;凌立成;;爆炸法合成石墨烯(英文)[J];新型炭材料;2011年01期
9 翟译晨;翟冠杰;;后摩尔时代取代硅的微电子材料——碳纳米管和石墨烯[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韩鹏昱;刘伟;谢亚红;张希成;;石墨烯与太赫兹科学[J];物理;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毅;梁嘉杰;张龙;许艳菲;王燕;马延风;李飞飞;陈永胜;;石墨烯—聚合物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质研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9年
2 胡连哲;韩双;李海娟;徐国宝;;电化学发光分析新材料及新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9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3 董良旭;张春梅;陈强;刘福平;;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生长石墨烯的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暨第五届中国电推进技术学术研讨会会议摘要集[C];2009年
4 彭海琳;刘忠范;;狄拉克纳米材料与器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5 黄毅;梁嘉杰;张龙;许艳菲;王燕;马延风;陈永胜;;石墨烯功能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中日青年化学家论坛摘要集[C];2010年
6 徐宇曦;石高全;;石墨烯和卟琳的超分子组装及其传感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7 杨乃亮;翟锦;王丹;;利用二维石墨烯桥增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光生电子的传输[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0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8 卢春华;李娟;朱春玲;杨黄浩;;基于石墨烯的生物大分子传感[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9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9 刘吉洋;郭少军;翟月明;李丹;汪尔康;;肉豆蔻酰磷脂酰甘油保护石墨烯的制备[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9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10 刘庄;;Sp~2类碳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癌症治疗与成像[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士才;石墨烯的制备、表征及光电性质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2 沈博;含银、铜、铋的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3 李吉豪;还原自组装法制备功能化石墨烯材料及其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14年
4 卓其奇;石墨烯及其金属复合物的合成与应用[D];苏州大学;2013年
5 姜全国;掺杂及电场条件下石墨烯若干催化过程的第一原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6 洪宁宁;石墨烯的功能化改性及其典型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热解与阻燃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7 刘芝婷;石墨烯及其氧化物的表面结构和性质的调控[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8 王晶;石墨烯纳米结构中输运性质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9 苗萌;小分子在二氧化钛和石墨烯表面吸附与反应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10 牟志刚;功能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产氢性能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振华;石墨烯传感性能理论计算[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2 孙立伟;钒酸盐和石墨烯氧化物复合条带的合成[D];吉林大学;2014年
3 刘学;多层石墨烯膜层及其纳微米图案化结构[D];吉林大学;2014年
4 于圣;过渡金属修饰石墨烯吸附性能[D];吉林大学;2014年
5 刘丹妮;二硫化钼—石墨烯异质结的制备与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4年
6 韩砀;石墨烯化学气相淀积生长、表征及机理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7 刘站站;聚合物共价修饰石墨烯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8 杜蛟;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对生物小分子的电化学检测[D];苏州大学;2014年
9 侯文俊;石墨烯增强尼龙6纤维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10 胡玉婷;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体系中石墨烯剥离技术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氧化石墨烯的功能化改性及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52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195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