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铁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催化性能研究
本文关键词:新型铁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催化性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华南理工大学》 2014年
新型铁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催化性能研究
王志纯
【摘要】:金属铁元素的配合物是配合物家族中一类重要的成员,其不仅在合成步骤、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等方面具有优势,而且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当中有着广泛且良好的应用。铁配合物由于其中心金属价态的丰富性,因而在催化领域往往能够显现出其优良性能。sp3杂化C-H键活化反应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目前被广泛进行研究。因此,设计、合成性能优良的铁配合物催化剂,并探究其在C-H键活化反应方面的性能是极具必要的。本论文从铁配合物结构角度出发,设计、合成了几种配体和新型的铁配合物。对所合成的铁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分析和催化性能探究。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1.以2-叔丁基-4-甲基苯酚、2-叔丁基-4-乙基苯酚、2,4-二叔丁基苯酚、甲醛、2-氨甲基吡啶和无水三氯化铁作为原料,设计、合成配体H2L1,H2L2和H2L3及其相应铁的配合物1,2,3。利用核磁共振、x-射线单晶衍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等手段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了表征。以配合物1作为催化剂,探究其在sp3杂化的C-H键活化反应方面的相关性能。通过分析对比实验、ESI-MS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等实验结果,提出了该反应的反应机理。 2.以水杨醛、二氨基顺丁烯二腈和无水三氯化铁作为原料,设计合成配体H2L4和配合物4,并对所合成的配合物4进行x-射线单晶衍射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析。在催化性能研究方面,探讨了其在sp3杂化的C-H键活化反应方面的性能。利用实验和测试手段,分析和提出了该反应可能适合的反应机理。 3.利用化合物1,4,7,10-四氮环十二烷烃和无水三氯化铁反应,设计合成配合物5。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手段表征分析了配合物5结构。以其作为催化剂,探究配合物在水的氧化反应、sp3杂化C-H键活化反应和末端炔烃水化反应等方面的催化性能。重点研究了配合物5在电催化水的氧化反应方面的性能,研究内容包括了配合物的催化性能探究和相关因素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 4.通过配体H2L1和无水三氯化铁的反应,合成得到一种新型铁的配合物6。对其采用了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O627.8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庞占军;赵志军;高彦魁;薛进军;;铁肥品种对苹果叶片叶绿素和铁含量及光合速率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1期
2 徐光宪;21世纪的配位化学是处于现代化学中心地位的二级学科[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3 王丽洁,崔之栋,刘思可;铁化合物对煤加氢液化的催化作用[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89年05期
4 温福宇;杨金辉;宗旭;马艺;徐倩;马保军;李灿;;太阳能光催化制氢研究进展[J];化学进展;2009年11期
5 陈海生;N,O,O′─三(对甲苯磺酰基)双(2─羟乙基)胺的合成[J];化学试剂;1995年03期
6 齐之助,陈海生;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烃的合成[J];化学试剂;1995年04期
7 沈良;配位化学的现状和发展[J];湖州师专学报;1999年S1期
8 冯振兴;;低铁氧化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J];河北化工;1991年03期
9 周树峰,汤立存;铁化合物在脱硫技术上的应用[J];化工设计通讯;2005年03期
10 王文善;;国内外脱硫技术的发展状况及需要研究的问题[J];氮肥技术;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慧锋;;泡菜中亚硝酸根含量测定[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3期
2 熊严军;;水和废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09期
3 侯继人;燃烧碘量法测定硫滴定终点判断新方法[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4 张晓娟;黎永秀;王胜碧;;分析化学教学改革初探[J];安顺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索鎏敏;华宁;韩英;康雪雅;;氧化沉淀法制备纳米级Mn_3O_4粉体及影响因素[J];微纳电子技术;2009年01期
6 王子强;唐光诗;王京;李学华;;N-对甲苯磺酰基-N,N-双(2-亚胺乙基)-氨-双氮杂桥富勒烯[60]的合成与表征[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7 穆向荣 ,张秀林 ,章守华 ,张弘 ,沈功田;双相钢的巴克好森效应[J];北京钢铁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8 乔欣;赵玲;;浅议强制合并仲裁[J];北京仲裁;2008年01期
9 陈碧珍;;EDTA容量法测定着色剂铁粉中Fe的探讨[J];玻璃;2010年07期
10 张玉姿;;石油焦粉及玻璃中钒的测定[J];玻璃;201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晴;周斌;刘巧玲;盛玮;池文泽;玛尔巴哈;;OT百合连茬种植时不同基质对植株生长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A];中国球根花卉研究进展2011[C];2011年
2 刘立龙;刘斌;文鸿雁;;移动基准站GPS快速求解整周模糊度的研究[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3 肖云;夏哲仁;王兴涛;孙中苗;;一种改进的卫星重力测量数据处理方法-基线法[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4 吴晓燕;车登科;戴芳;;影像与矢量结合的道路自动提取及变化检测[A];中国测绘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徐永书;张黎;夏定辉;;重庆市GPS综合服务系统的网络建设[A];重庆市测绘学会第三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暨2005-2006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选编[C];2008年
6 万奇灵;;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设计[A];重庆市测绘学会第三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暨2005-2006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选编[C];2008年
7 秦昆;孔令桥;许凯;;智能空间信息处理课程体系研究[A];2009`中国地理信息产业论坛暨第二届教育论坛就业洽谈会论文集[C];2009年
8 程凤侠;王亚平;方应森;马建标;应超燕;;毛皮铬复鞣液循环使用过程中铬配合物组成的变化[A];2010年全国皮革化学品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赵丽莹;杨波;张荣丽;王小唯;;OA资源的质量控制[A];中国高校学术出版文集2008年第1卷——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第12次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朱晓琼;刘杰;钱昆;王文俊;胡念苏;;基于核心模块的汽轮机组性能监测系统[A];2007年鄂、皖、苏、冀四省电机工程学会汽轮机专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卷)[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军娜;基于形态学多尺度图像分析的海藻细胞图像分割及特征提取[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孟涛;农村环境管理权均衡配置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姜登钊;中药百部归经的研究及其在海洋中药研发中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邢坤;层状氢氧化镁铝的改性与成型及其对磷/氮阴离子的吸附脱除性能[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张龙冲;青藏高原东部地区马先蒿属植物繁殖特征和种子萌发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6 胡平平;多屏同步三维显示技术的研究和实现[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10年
7 史海莹;双排桩支护结构性状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邓睿;多源遥感数据和GIS支持下的台风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张军;复合金属硫化物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可见光活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蒋廷臣;星载宽幅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形变监测理论与应用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天斌;油浸式变压器绝缘在线监测系统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吕媛媛;基于本体的物流信息集成系统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白喜朋;基于作业的钢铁企业成本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赵泓;聋人大学生身份认同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戈宁;东北民歌女性角色演绎的“新探”[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汪泉;基于中国国情的城市公共交通换乘枢纽的分布模型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7 常志达;粉煤灰制备聚氯化铝工艺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8 王彬;砂性土路堤内部含水率变化规律室内试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杨柳;GEP评估及个体多样性对策[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王晨冰;叶面喷施沼液及KH_2PO_4对设施油桃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魏书銮, 于继洲,宣有林, 李登科;核桃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与光合速率关系的研究[J];北京农业科学;1994年05期
2 薛进军,余德才,田自武,王秀茹,台社珍,李绍华,张福锁;施肥方式对苹果吸收、运输铁的影响[J];果树科学;1999年01期
3 唐雯霞;祝世彤;戴安邦;;配位化学近期进展[J];化学通报;1991年11期
4 游效曾;李邨;;超分子化学和分子器件——配位化学的一个前沿领域[J];化学通报;1993年12期
5 刘祁涛,张向东,孙锦玉,关伟;配位化合物中配体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J];化学通报;1998年07期
6 ;H_2 production with low CO selectivity from photocatalytic reforming of glucose on metal/TiO_2 catalysts[J];Science in China(Series B:Chemistry);2008年02期
7 黄宏文;果树缺铁失绿症的叶片诊断研究[J];中国果树;1986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岩,周涛,曾小兰;硅杂硫甲醛二聚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2 顾家山,韩爱杰,周幸福,褚道葆,林昌健;电化学方法制备纳米NiO及反应机理初探[J];电化学;2002年04期
3 陈泽琴;;胸腺嘧啶与臭氧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顾翼东;联氨制造法的改进[J];化学世界;1955年10期
5 房耀仁,赖柱根,卢迦陵,陈慕国;在无外加酸作催化剂时,二元酸与二元醇的聚酯反应机理及其动力学[J];中国科学;1975年02期
6 郭志英;铁置换铜的反应机理和应用研究[J];化学世界;1987年06期
7 吴臣,李东风,王建刚;电镀锌-镍合金的影响因素和反应机理[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7年09期
8 章亚东,王自健,高晓蕾,蒋登高,黄恩才;乙二醇葡萄糖苷的合成反应机理及动力学[J];日用化学品科学;2000年S1期
9 毛双,李来才,徐建华;一种抗生素药物分子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10 石怀彬,邵春林,余增亮;低能氮离子诱发丙酮与重水溶液的反应机理[J];物理化学学报;200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艳蓬;安太成;赵存元;李桂英;;邻苯二甲酸酯深度氧化降解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A];第十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卢彦霞;王文亮;王渭娜;;CH_3SS+HO_2/DO_2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3 丁万见;方维海;刘若庄;;丙酮酸光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徐光宪教授从教六十年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孟文君;王鹏;孟子晖;娄忠良;李清霞;宋红艳;温鸿亮;葛忠学;王伯周;;1,3-二烷基-5,5-二硝基嘧啶烷的合成及其反应机理探讨[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应用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5 刘瑜;王伯周;葛忠学;李华;;多元曲线分辨结合在线红外研究3-氨基-4-氨基肟基呋咱的合成反应机理[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4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6 张君;蔡政亭;冯大诚;;若干小体系的反应机理及动力学研究[A];第九届全国化学动力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王永;韩克利;;细胞色素P450蛋白酶催化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3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8 谢湖均;;硝酸根还原酶反应机理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A];第十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刘永军;高军;刘成卜;;QM/MM方法在复杂生物体系研究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10 刘畅;赵亚娟;吕娜;王文亮;;2-甲基-2-丁烯酸甲酯与臭氧反应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3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斌;几类多重键化合物的结构与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李吉来;几类重要卤素原子自由基—分子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张家旭;几种重要自由基与二氧化氮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石国升;含氧自由基和不饱和碳氢化合物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董浩;环境中几类重要的自由基—分子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齐艳;直接动力学研究多原子体系的反应机理[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6年
7 王永;细胞色素P450蛋白酶催化下几种典型化学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7年
8 李岱霖;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的效能和选择性以及查尔酮合酶的催化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李来才;大气中臭氧损耗和燃烧过程中污染物间反应机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10 余丽丽;利用原位红外光谱研究溶剂热合成BN的反应机理[D];山东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风昀;过渡金属钛/镍离子与甲醇/乙醇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2 吴琍霞;氧负离子与吡啶、乙醇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侯聪;丙酸乙脂与羟基自由基的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赵丽;丁羟胶固化反应机理与高能炸药体系计算模拟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5 张振伟;几种钌、铑、锆金属有机化合物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6 刘乐燕;气相负离子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娜;几类重要氢抽提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郑妍;异氰酸及异硫氰酸与乙烯自由基及其衍生物间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6年
9 孙东贞;多元缩合生成新型巴比妥酸盐衍生物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10 牛宝柱;遗传算法在反应动力学机理简化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新型铁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催化性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55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205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