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新型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其对痕量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15 18:35

  本文关键词:新型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其对痕量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兰州大学》 2013年

新型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其对痕量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的研究

刘佳  

【摘要】:当今社会环境问题、食品安全、医药安全等问题日益严峻,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如何更为有效的进行环境、食品等领域的检测与监管,已经成为每个分析化学工作者的重大责任。在这些有害物质中,金属离子的污染不容忽视,由于金属离子种类繁多、价态多样以及易于变化的特点,使得检测工作的难度大大增加。在众多检测金属离子的方法中,固相萃取(SPE)以其操作简便、选择性高以及重现性好等优势,成为进行预富集分离检测的主要方法之一。传统单一的固相吸附材料在效率、选择特异性上存在不足,经过修饰改性的材料,因其引入了O、S、N、P等元素,使得分离富集的效率大大提升,已在金属离子分离富集检测方面有了诸多令人满意的科研成果。本文通过对活性炭、硅藻土等进行修饰改性,合成新型固相萃取的吸附剂材料,并对痕量的金属离子进行分离富集的研究。 1.用钙试剂(铬蓝黑R)负载改性活性炭制备出新型固相萃取吸附剂材料并将其应用于分离富集环境样品中痕量的Cr(Ⅲ)与Pb(Ⅱ)。通过静态和动态吸附试验优化各种实验条件,对最佳富集酸度、振荡时间、洗脱条件、吸附容量、方法的检出限和精密度以及实际样品的分析进行考察,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2.合成了糠醛修饰的硅藻土新型固相萃取吸附剂,用于富集分离环境样品中痕量Cu(Ⅱ),并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测定。结果表明,在pH为4时吸附材料可以实现对二价铜离子的定量吸附,吸附容量为25.13mgg-1,检出限为0.19ng mL-1,富集因子为150。 3.将多壁碳纳米管用铜试剂(BZO)负载改性后用于分析检测液体样品中痕量的Cr(Ⅲ)、Cu(Ⅱ)、Fe(Ⅲ)和Pb(Ⅱ)离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Cr(Ⅲ), Cu(Ⅱ)、Fe(Ⅲ)和Pb(Ⅱ)离子的检出限分别为0.65、0.77、0.40以及0.45ng mL-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5%(n=8),得到了满意的分析结果。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O647.3;O658.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成仙;张杨;;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及其在生物科学中的应用[J];安康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2 周济元,顾金龙,周茂,崔炳芳,陈世忠,肖惠良,胡青;凹凸棒石粘土应用现状及高附加值产品开发[J];非金属矿;2002年02期

3 苏耀东,夏青,谭秀臣,程祥圣;镍-1-(2-吡啶偶氮)-2-萘酚共沉淀分离富集碱金属盐中痕量铅及铅的原子吸收光谱测定[J];分析化学;1998年11期

4 王璟琳,刘国宏,张新荣;纳米TiO_2固相萃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雪水中的痕量金属离子[J];分析化学;2004年08期

5 赵鸿雁;刘巧;杨梅;胡建;;新型碳纳米管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义齿基托树脂中游离甲基丙烯酸酯类[J];分析仪器;2010年05期

6 李俊;郭晓关;任玉娟;王震;;蔬菜水果中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的优化[J];贵州农业科学;2010年08期

7 林玉君;解光武;徐小静;贾静;;固相膜萃取-气相色谱/离子阱质谱法测定水中17种多环芳烃[J];广东化工;2010年05期

8 徐力,郭轶,解仁国,庄家骐,王连英,杨文胜,李铁津;水相合成CdS纳米晶标记牛血清白蛋白[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03年02期

9 周杰,刘宁,李云,马毅杰;凹凸棒石粘土的显微结构特征[J];硅酸盐通报;1999年06期

10 邹建国,钟秦;用稀土改性凹凸棒石粘土净化柴油机尾气[J];硅酸盐学报;2005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平华,徐国永,宋功品;PP/凹凸棒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工程塑料应用;2003年12期

2 臧亚南;徐冬梅;刘琼琼;;凹凸棒土在工程塑料中的应用进展[J];工程塑料应用;2011年01期

3 马先发;绿茶富集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铜、镉、铅、锌、铁、镍[J];安徽化工;2000年03期

4 蔡冬清;吴林;乔菊;周莎莎;姜疆;吴跃进;卞坡;翟志军;余立祥;刘星海;余增亮;;复配材料超声处理对化肥控失效果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24期

5 齐治国;史高峰;蒋玉梅;周孝缘;孙浩冉;;甘肃凹凸棒矿石伴生碘含量测定及应用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2期

6 谢红梅;张丽;许尊炼;王瑜珑;翟洺剑;;活性炭脱除废水中对硝基苯酚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9期

7 陈丽萍;苟小莉;李霞;;活性炭改性及在发黄偏二甲肼脱色中的应用[J];火炸药学报;2009年05期

8 柳丽丽,陈莎,任仁;有机氯农药的固相萃取前处理技术和分析方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9 伏芬琪;石宗利;;聚合物/凹凸棒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J];表面技术;2006年05期

10 武广善;王世泰;;添加PAL缓释非蛋白氮(NPN)育肥肉牛效果研究[J];中国牛业科学;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铜建;程生平;李自涛;;凹凸棒石晶体结构和酸改性后吸附性能的比较[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8年卷(下册)[C];2008年

2 李永文;孙鲲鹏;徐贤伦;;甲乙酮合成仲丁胺凹凸棒土负载的Ni-B合金催化剂的研究[A];第2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费亚南;李孝国;于海斌;;离子交换技术在贵金属催化剂回收中的应用[A];第五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与应用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4 马瑞峰;陈华;;取消钒液除杂剂碳酸氢铵的研究[A];二○○七年度冀、皖、川第二届钒钛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5 蔡芬芬;朱义年;梁美娜;;活性炭改性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8年

6 周守勇;陈岩;李梅生;褚效中;赵宜江;;聚丙烯酰胺/凹凸棒粘土复合材料对汞离子吸附的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7 罗平;邹建国;彭海龙;;凹凸棒石黏土胶体液脱除柴油机颗粒物机理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09年

8 邱世鹏;杨德安;徐廷献;刘家臣;;纳米凹凸棒土/BMI复合材料的制备[A];复合材料:生命、环境与高技术——第十二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盛京;杨利营;宋仁峰;贾洪涛;孙海龙;;纳米粒子的分散及原位聚合物/凹凸棒土纳米复合材料[A];复合材料:生命、环境与高技术——第十二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10 王萍;于英民;李春虎;;改性半焦低温下脱除烟气中NO_x[A];中国化工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会议论文集(上)[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登军;重金属镉和铅对小白鼠红细胞及其相关靶器官作用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吴文涛;基于凹凸棒石粘土的麦秸木质陶瓷制备与性能表征[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3 张丽霞;改性凹凸棒土固载磷钨酸(盐)及其催化酯化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4 梁晓峦;白光LED用稀土离子/过渡金属离子掺杂发光玻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李振华;新型功能化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在金属离子分析中的应用[D];兰州大学;2011年

6 孙德文;聚氨酯纳米复合泡沫材料的制备及表征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赵丽;三种重金属单抗的制备与抗体基因序列分析及其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8 国大旺;几种重金属离子的检测及应用的新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金叶玲;凹凸棒石粘土的性能及其在聚氨酯革中的应用[D];南京工业大学;2004年

10 赖仕全;纳米粒子改性聚四氟乙烯和聚酰亚胺的摩擦学性能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亮;种薯包衣处理对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萍;改性活性半焦脱除烟气中NO_X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韩欣欣;炭基吸附剂在模拟卤水提碘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惠力;质谱式海水污染物快速测量系统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程静怡;三价钴氨络合物催化还原中活性炭改性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罗辉;竹屑活化制备竹活性炭及其吸附机理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7 孔德帅;纳米多孔结构镍基复合膜电极的电化学法制备及其赝电容性能[D];浙江大学;2011年

8 于春晓;矿物纤维/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9 游国叶;复方卡托普利脉冲缓释胶囊的研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胡婷婷;Cd_(1-x)Co_xS稀磁半导体纳米颗粒的磁学性质及其高压特性[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睿;现代科技革命与分析化学[J];安徽化工;2004年04期

2 范文元 ,史小罗 ,华湘翰;凹凸棒石粘土应用途径[J];安徽科技;1997年01期

3 胡长平;仪器分析的发展历程[J];安徽科技;2004年10期

4 高首山,邓景屹,刘文川;活性碳纤维的化学改性[J];鞍山钢铁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5 许开立;王秉权;;柴油机尾气净化用的钙钛矿型催化剂的研究[J];重庆环境科学;1993年06期

6 钟海云,李荐,戴艳阳,李庆奎;新型能源器件——超级电容器研究发展最新动态[J];电源技术;2001年05期

7 张丹丹,姚宗干;大容量高储能密度电化学电容器的研究进展[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0年01期

8 陈婷;;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中三聚氰胺[J];福建畜牧兽医;2007年06期

9 倪沁颜;;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饲料中三聚氰胺的含量[J];福建分析测试;2008年01期

10 张国生;凹凸棒石粘土矿的加工处理对其物性的影响[J];非金属矿;1988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成;粉末活性炭在微污染源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2 何轶伦;新型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及其在室内环境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宏堪,刘明星,李国基,包万友,张首临;关于天然水中痕量金属离子的均匀分布[J];科学通报;1983年17期

2 顾宏堪,刘明星,李国基,包万友,张首临;天山及青藏高原天然水中的痕量金属离子——天然水痕量金属离子均匀分布规律的证实[J];海洋与湖沼;1985年05期

3 刘忻;;痕量金属离子分离富集的新技术(5-Br-PADAP-SG 柱层析)[J];上海有色金属;1991年06期

4 成杰民;沿岸海水中痕量金属离子的反常分布[J];环境化学;1982年05期

5 史东方;PLS法在同时分光光度测定痕量金属离子中的应用[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0年01期

6 黄晖,陈培珍;浊点萃取技术在痕量金属离子测定中的应用[J];三明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7 谢金连;徐龙君;吴江;农丽薇;鲜学福;;痕量金属对农贸市场废弃物厌氧消化的影响[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8 叶长龄,王淑仁;埃鉻黑T在比色分析中应用的研究Ⅲ 一些痕量金属离子的測定問题[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1963年03期

9 曹诗倜;周茂青;;卟啉类试剂在分析中的应用——介绍一种超高灵敏度的光度测定试剂[J];湖南冶金;1982年01期

10 韩家军,原向红,张晓慧;包结化合物对痕量金属离子的富集作用[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彦钦;韩士田;高焕君;;新型水溶性吡啶-卟啉季铵盐的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5年

2 张楠;黄朝章;郑菲;胡斌;;溶胶凝胶表面印迹技术制备镝离子印迹材料及其在痕量镝分析中的应用[A];第四届海峡两岸分析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黄燕;苏耀东;郭维;;浊点萃取火焰原子吸收测定痕量镍[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倪慧菁;吴艳燕;赵广英;;电化学方法检倪测茶叶中铅的前处理方法的研究[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刘绍璞;刘芹;刘忠芳;李明;黄承志;;铬(VI)-碘化物-碱性三苯甲烷染料体系的共振瑞利散射及其分析应用[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6 沈敏;杜平;薛爱芳;李胜清;陈浩;;交联羧甲基魔芋葡甘聚糖柱预富集—GFAAS测定痕量铅、镉、铜的研究[A];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第十一届分析化学专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韩士田;刘彦钦;高焕军;;新型水溶性吡啶-卟啉季铵盐对铜(Ⅱ)显色反应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8 温圣平;江秀明;吕素敏;向国强;;改性豆皮固相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测定食品样品中痕量铜[A];第十届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年会暨第十届全国原子光谱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虞磊;韩建林;潘毅;;新型电子清洗溶剂中金属离子含量的测定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MOCVD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徐婉珍;吴向阳;黄卫红;韩建刚;;六钛酸钾晶须预富集ICP-AES法测定环境样品中Hg(Ⅱ)[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涂志凤;新型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痕量金属离子分析中的应用[D];兰州大学;2012年

2 田华;新型功能化固相萃取材料的制备及其对环境中痕量金属离子的富集分离应用[D];兰州大学;2012年

3 张莉;新型功能化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痕量金属离子的分离富集[D];兰州大学;2012年

4 李瑞军;功能化纳米吸附材料的合成及其在痕量金属离子分析中的应用[D];兰州大学;2013年

5 朱祥兵;新型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溶液样品中痕量元素吸附性能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6 崔月梅;新型吸附材料的合成及其对水和生物样品中痕量元素吸附性能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7 邹小军;新型吸附材料的合成及其对痕量金属离子的富集分离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8 于凤丽;基于多酸阴离子功能化的主客体型催化剂的燃油深度脱硫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征;功能化材料对痕量金属离子预富集和分离性能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2 文丽娟;新型分散液液微萃取技术在痕量金属元素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雷夏;浊点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痕量金属离子[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4 王雨堃;石墨烯固相萃取—原子吸收光谱法在几种痕量金属元素分析中的应用[D];河北农业大学;2013年

5 柴小丽;新型吸附剂的合成及其对痕量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D];兰州大学;2011年

6 孙建雪;四丁基溴化铵中痕量金属离子分析及其电化学方法去除[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7 苑鹤;磁性固相萃取—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环境水样中几种重金属离子[D];河北农业大学;2013年

8 殷霞;高纯氢氟酸和四甲基氢氧化铵中痕量杂质检测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9 缪文娟;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浊点萃取水样中的痕量金属[D];辽宁科技大学;2013年

10 胡维;功能化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在金属离子萃取分离中的应用[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新型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其对痕量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41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2141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5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