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铕发光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本文关键词:邻菲罗啉衍生物—稀土铕发光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矿业大学》 2014年
邻菲罗啉衍生物—稀土铕发光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袁欢欢
【摘要】:OLED在平板显示领域显示出了巨大的科学研究和商业应用价值,,备受研究者关注。材料是OLED中关键的技术之一,可用于OLED的材料分为两类:荧光材料和磷光材料。根据量子理论荧光材料最高效率只能25%,而磷光材料可达100%。目前,磷光材料中镧系稀土元素受到研究者的青睐。稀土离子特殊的外层电子结构使其具有发光效率高、色彩纯度正等优点,为人们开发和利用新型OLED材料提供了新思路。虽然现在材料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离人们要求还有一定距离。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是以合成新型的稀土发光材料为中心,制备了小分子配合物和聚合物两类发光材料。对于小分子配合物,结合理论研究了配体的不同取代基对配合物的荧光性能的影响因素;聚合物发光材料采用先配位再聚合的方式进行合成,并探讨了聚合物的荧光性能和影响因素。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展开工作。 1.运用Gaussian03程序包中的DFT理论对设计的9个邻菲罗啉衍生物分子进行了理论计算。对这些分子的前线分子轨道数据、键长、键角和Mulliken电荷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配体中不同取代基对这些数据的影响。 2.本文合成了9个邻菲罗啉衍生物分子,并通过红外与核磁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研究了中间体对溴苯偶姻的合成工艺,利用咪唑类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并采用超声波合成法来制备对溴苯偶姻。 3.利用上述合成的邻菲罗啉衍生物作为配体,制备了10个新颖的三元稀土Eu(Ⅲ)配合物,通过红外与元素分析对这些配合物进行了表征。荧光光谱图显示,所有配合物都发出了Eu(Ⅲ)的特征红光。结合理论研究,对这些配合物的荧光性能之间的差异进行了分析。从实验结果来看其配合物的荧光性能并未随着配体上取代基给电子能力的增加而增强,在相同的第一配体(HDBM)情况下,不同的邻菲罗啉衍生物所制备的配合物的荧光性强弱小顺序为:Eu(DBM)3(DmPPhen)Eu(DBM)3(BPPhen)Eu(DBM)3(BBPP) Eu(DBM)3(DPMP) Eu(DBM)3(PPBD) Eu(DBM)3(DTPP) Eu(DBM)3(BOPP)。其中DmPPhen配体与Eu(Ⅲ)配位后表现出优秀的“协同”效应,配合物Eu(TTA)3DmPPhen在二氯甲烷溶液中相对于其它配合物其荧光强度最好,相比之下此配合物具有潜在的前景,可应用于电致发光器件中。 4.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利用β-二酮作为第一配体,简单的邻菲罗啉衍生物作为第二配体,带聚合活性的丙烯酸作为第三配体制备了9个含有聚合活性的稀土发光材料。通过红外和元素分析对这些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从这些配合物的荧光光谱中可以发现在第一配体和第三配体相同的情况下,第二配体对Eu(Ⅲ)离子的敏化效果顺序为:DmPPhen PPhen DPPz DPMP。 5.选择了5个带有聚合活性的稀土配合物与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共聚合,制备了具有发光性能的透明功能材料。从聚合物的荧光光谱来看,聚合物的发光强度与配合物的发光强弱相一致。对于同一配合物增大投料比时,聚合物链中因配合物含量的增加而发光强度增加。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O641.4;TQ42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红,王则民,杨海峰,余锡宾;稀土萘甲酸邻菲咯啉三元固体配合物的IR和Raman光谱[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3年03期
2 凌启淡,杨慕杰,王文,林美娟,章文贡;含铽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及其发光性能研究[J];化学学报;2005年07期
3 ;Electroluminescent properties of three ternary europium complexes with different phenanthroline derivatives[J];Science in China(Series B);2004年04期
4 潘远凤;郑安呐;蔡平雄;肖惠宁;何北海;;Eu-Phen-AA-MMA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J];精细化工;2007年09期
5 刘小君;林涛;高少伟;马睿;张晋悦;蔡新晨;杨磊;滕枫;;用含时密度泛函方法研究和设计推拉结构的荧光分子(英文)[J];物理化学学报;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晓庆;;一种环金属化铱配合物光电性质的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2 娄双玲;于军胜;黎威志;李璐;林慧;蒋亚东;;双层结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发光层厚度的优化研究[J];半导体光电;2007年02期
3 彭强;姚若河;;新型OLED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半导体技术;2009年05期
4 吴甲奇;李文佳;席曦;王振交;季静佳;顾晓峰;李果华;;光强对有机小分子太阳电池光伏性能的影响[J];半导体技术;2011年07期
5 刘国瑞;李晓云;;用于OLED的碳纳米管[J];微纳电子技术;2011年12期
6 王晓晨;王海侨;李效玉;;新型超支化发光聚合物合成与表征[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7 刘仁源;董相廷;柳建文;王进贤;刘桂霞;;静电纺丝技术制备Eu(BA)_3phen/PVP复合纳米带及发光性质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8 熊艳;;一种蓝光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的稳定性能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09年02期
9 孙立梅;张清;;树枝状分子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7年10期
10 刘国柱;夏都灵;杨文君;黄子强;;柔性显示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祁争健;孙岳明;肖英博;颜大志;何艳芳;虞婧;韦斌;徐希恒;;新型双向传输型区域规整噻吩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研究[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1)[C];2007年
2 杜洪;周禾丰;卜维亮;陈简;王艳丽;王华;刘旭光;许并社;;铽与苯甲酰丙酮和邻菲啰啉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1)[C];2007年
3 杜新瑜;王向伟;王江枫;周洁;;变色伪装材料研究关键技术[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8)[C];2007年
4 程乐华;高远浩;周虹屏;吴杰颖;田玉鹏;;功能性三β-双酮配体的设计及合成[A];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三届大环化学暨第五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2006年
5 王维;梁露英;周铭露;王文;凌启淡;;具有交联活性的聚噻吩衍生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A];2012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学术论文集(上册)[C];2012年
6 侯建伟;田鹏;李瑞佼;沈玉国;闫冬成;;应用于可穿戴式设备的柔性显示技术的现状及发展前景[A];中硅会电子玻璃分会2014年光电子玻璃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蛟;PEDOT:PSS薄膜的掺杂改性及其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杨志胜;有机基太阳能电池中有序结构材料及其界面和性能[D];浙江大学;2010年
3 许慧侠;苯并噻唑类有机金属络合物的分子结构与光电特性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4 宋丹丹;磷光OLEDs的效率和效率roll-off特性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方法[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李在房;新型可溶液加工有机小分子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光伏性能[D];吉林大学;2011年
6 朱明;作为空穴传输材料的聚甲亚胺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汪津;高效率色稳定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D];吉林大学;2011年
8 李青;树枝状噻吩并吡嗪红光材料的合成及电致发光性质[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9 韩强;锌配合物光电特性和铱配合物磷光敏化及光电特性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10 王静;蓝色发光材料C-9芴联蒽衍生物的合成与发光性能的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亮;双极传输咔唑—噁二唑—有机稀土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纪穆为;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光致发光性质的研究[D];济南大学;2011年
3 张瑞霞;光致发光功能化聚砜—金属离子配合物的制备及其荧光发射特性研究[D];中北大学;2012年
4 孙雨薇;P(NVA-co-St)共聚微球的合成及其与稀土离子相互作用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5 赵海峰;稀土离子和聚酰胺类高分子微凝胶颗粒相互作用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6 胡珍;含脂肪酸稀土配合物/聚合物的合成及光致发光性能[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学智;丙烯酸稀土与邻菲罗啉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J];安徽机电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2 赵东旭,李文连,洪自若,梁春军,彭俊彪,赵建军,赵丹,杜晨霞,徐燕;三价铽离子高分子配合物的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J];发光学报;1998年02期
3 凌启淡,范希智,b陈君,杨慕杰,刘旭,汪联辉,章文贡;一种含铽单体的合成及其电致发光研究[J];化学学报;2001年01期
4 杨红,王则民,余锡宾,杨海峰,吴惠霞;稀土萘甲酸邻菲罗啉三元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5 刘小君;王宁;程浩;;局域和长程杂化密度泛函研究推拉结构有机发光分子[J];物理化学学报;2011年07期
6 郑晓梅,金林培,王明昭;钕(Ⅲ)与对-氨基苯甲酸、邻菲咯啉混配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和激光拉曼光谱[J];中国稀土学报;1995年01期
7 王则民,曹锦荣,朱福森;稀土萘乙酸邻菲绕啉三元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J];应用化学;1993年04期
8 王则民,傅楚瑾,曹锦荣,陈志荣;稀土转光农膜的光色效应研究[J];中国塑料;1999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莎仁;李晓华;;邻菲罗啉增敏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05年04期
2 高晓辉,李玉峰,吕仁江;氨基酸-邻菲罗啉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J];高师理科学刊;2005年01期
3 王斌;;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黄丹中铁含量[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4 席玉蕾;叶庆国;;三氟乙酸铜与邻菲罗啉配合物的合成[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5 卢晓红;;邻菲罗啉法测定循环水中铁离子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J];化工技术与开发;2012年01期
6 叶玉竹;张丽影;赵小菁;齐小辉;范圣第;;1,10-邻菲罗啉-5,6-二胺的合成及表征[J];化工时刊;2012年06期
7 卓肇桢,孙光华,贾淑芬;工业硫酸中微量铁的测定—邻菲罗啉比色法[J];硫酸工业;1984年06期
8 刘伟生,谭民裕;邻菲罗啉单氮氧化物与钪(Ⅲ)钇(Ⅲ)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J];无机化学学报;1992年02期
9 周晓华,李明华,乐学义;邻菲罗啉-氨基酸铜(Ⅱ)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J];合成化学;1999年02期
10 巴哈尔古丽·别克吐尔逊;叶尔江·拜克吐尔汉;马哈亚·艾斯江;;邻菲罗啉比色法分析原始森林土壤中铁的含量[J];光谱实验室;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楠楠;明常鑫;连敬堂;甄小丽;韩建荣;刘守信;;含两个邻菲罗啉大环冠醚的合成[A];全国第十六届大环化学暨第八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2 王艳;赵永亮;;苯氧乙酸-邻菲罗啉-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荧光性能研究[A];2007年中国稀土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艳;赵永亮;;苯氧乙酸-邻菲罗啉-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荧光性能研究[A];2007年中国稀土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陈慧芬;卢灿忠;;一个新的邻菲罗啉衍生物配体的镉配合物[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5 徐相君;徐婉珍;邵晓琳;仰榴青;吴向阳;;以对硝基苯甲酸和1,10-邻菲罗啉为混合配体的铅配合物水热合成与晶体结构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6 王艳丽;王璐;王保怀;杜为红;;邻菲罗啉金属配合物与朊蛋白PrP106-126片段结合作用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7 陈亮;王宝俊;;d~(10)组态金属离子与邻菲罗啉衍生物配位作用的NMR研究[A];第七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2年
8 史丽丽;廖奕;杨双阳;苏忠民;;光致变色5,6-二噻酚邻菲罗啉类配体及其铼(Ⅰ)配合物的电子结构和光谱性质的理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徐光宪教授从教六十年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肖圣雄;刘美艳;张建军;李旭;刘一挺;肖华;;配合物[Sm(m-MOBA)_3phen]_2的标准摩尔生成焓[A];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10 鲍文丽;陈聪;董良;司振君;周艳云;李文成;;磷光Cu~Ⅰ/Re~Ⅰ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5分会:无机化学[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人华;新型含邻菲罗啉聚合物及其金属配合物的设计合成与磁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红梅;邻菲罗啉及衍生物配合物的水热合成与结构表征[D];山西大学;2006年
2 王维;1,10-邻菲罗啉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3 黄丽华;邻菲罗啉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09年
4 张旭;邻菲罗啉铟硫属化合物的溶剂热合成[D];苏州大学;2012年
5 孙卓;有机酸配合物的合成及新配合物邻菲罗啉草酸钴的表征[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6 延敬杰;基于菲醌和邻菲罗啉衍生物分子探针的设计、合成和光谱性质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3年
7 刘学良;以1,10-邻菲罗啉为配体的钒氧酸盐配合物的水热合成[D];暨南大学;2007年
8 汤婷婷;咪唑[4,5-f][1,10]邻菲罗啉衍生物与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性质与理论研究[D];宁夏大学;2014年
9 周尽花;镧系金属-β-二酮-邻菲罗啉类三元螯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发光性能的研究[D];湘潭大学;2001年
10 吕晓;系列稀土—邻菲罗啉—吲哚乙(丁)酸配合物抑菌作用[D];大连医科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邻菲罗啉衍生物—稀土铕发光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04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220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