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质谱联用法分析酒中塑化剂和香气成分

发布时间:2017-02-04 17:41

  本文关键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酒中塑化剂和香气成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4年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酒中塑化剂和香气成分

尤宏梅  

【摘要】:酒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饮品。近几年,随着假、劣质酒在市场中频繁出现,酒中毒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威胁到人们的身心健康,酒质量控制成为普通百姓关心的焦点问题。目前,塑化剂分析和香气成分鉴定是酒质量检测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其重要性愈加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论文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为检测手段,以溶剂萃取和固相萃取为样品前处理方法,将邻苯二甲酸酯(Phthalate esters, PAEs)和香气成分作为分析目标,建立了酒中塑化剂检测和香气成分鉴定方法。 (1)以北大仓白酒为检测样本,建立了15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在样品前处理技术上,考察了2种不同萃取方式中4种不同溶剂和2种不同填料对目标物质的吸附能力;在分离方式上,依据沸点和极性参数,采用毛细管柱程序升温技术实现了15种化合物的良好分离;在定性和定量方法上,以保留时间加特征选择离子为定性参数,选择离子质量峰面积为定量参数,保证了对目标化合物定性和定量的准确性。在精密度和准确度两方面对所建立的方法进行了有效性验证,并将该方法用于北大仓白酒实际样品的检测。 (2)以北大仓白酒为检测样本,建立了其香气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方法。比较了溶剂萃取和固相萃取两种方法对目标香气成分的提取能力,,从二氯甲烷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30种香气成分物质,从而构建了北大仓白酒香气成分的“骨架”。 (3)以忠芝蓝莓酒为检测样本,建立了其香气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方法。比较了溶剂萃取和固相萃取两种方法对目标香气成分的提取能力,从二氯甲烷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52种香气成分物质,从而构建了忠芝蓝莓酒香气成分的“骨架”。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O657.63;TS261.7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喜兰;常陆林;任丽平;;栀子花挥发油的GC-MS的指纹图谱[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8期

2 金宏;于慧荣;公衍玲;;肉桂挥发油GC-MS指纹图谱研究[J];中国林副特产;2010年05期

3 韩业慧;范文来;徐岩;王利平;刘扬岷;吴胜芳;;搅拌棒吸附萃取技术与GC-MS联用测定苹果酒挥发性物质[J];分析试验室;2008年01期

4 李贵梅;陈东辉;黄满红;陈亮;;固相萃取-气质联用测定水环境中痕量多环麝香[J];分析试验室;2011年01期

5 崔武术;许宇宗;;丁丙诺啡的检测方法[J];广东公安科技;2007年02期

6 丁艳霞;崔秀明;李雪玲;戴云;;草果挥发油的GC-MS指纹图谱[J];光谱实验室;2006年01期

7 金宏;公衍玲;赵文英;;佛手挥发油GC-MS指纹图谱研究[J];化学与生物工程;2009年04期

8 周顺玉;陈利军;马俊义;尹健;;狗舌草挥发油化学成分GC-MS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15期

9 吴志成;黄维钱;胡广林;梁振益;;海南沉香挥发油的气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J];化学分析计量;2009年03期

10 邵栋梁;;GC-MS法测定白酒中邻苯二甲酸酯残留量[J];化学分析计量;2010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新;严旭;段冶;;固体酸催化合成苯甲酸正戊酯的研究[J];安徽化工;2006年01期

2 梁新红;赵功玲;;猕猴桃干酒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9期

3 胡仁火;任国祥;;9种中药植物抑菌作用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7期

4 邓寒霜;李筱玲;;柴胡药材质量标准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8期

5 谢宝华;袁小明;曹小华;严平;徐常龙;钟婵娟;;H_6P_2W_(18)O_(62)·nH_2O/ZrO_2催化合成乙酸辛酯[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2期

6 李睿;沈汪洋;翟平平;陈道玉;;观音土曲乳酸菌的分离与分子鉴定[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7 杨鑫;张秀省;穆红梅;;国槐主要药用成分及提取方法研究进展[J];北方园艺;2011年19期

8 杨水金,梁永光,董镜华,孙聚堂;TiSiW_(12)O_(40)/TiO_2催化合成丙酸系列酯[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9 林世静;孙阳昭;佟拉嘎;丁虹;何嘉杰;;活性炭固载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丙酸丁酯的研究[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邓斌;章爱华;徐安武;;异丁酸苯氧乙酯微波合成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玉全;范亚娜;曹亮;;超声促进合成肉桂酸酯的反应研究[A];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年会、第七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2 张福捐;盛淑玲;张翔宇;;硫酸高铈催化合成苯乙醛乙二醇缩醛[A];第三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董媛;刘玉平;;叶青素和风信子素的合成研究[A];2004年中国香料香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郝培培;高永芳;田苗苗;;桂醇的合成研究[A];第七届中国香料香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马洪亮;吴奇林;;藏红花酸乙酯的合成研究[A];第八届中国香料香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赵东波;刘涛;;连续化微反应技术在香料、香精和化妆品合成中的应用[A];第八届中国香料香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蒋柏泉;肖琳;叶志强;杨文;章茹;;碳纳米管担载硫酸铈催化合成丙酸丁酯的研究[A];2007年中国稀土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贺福元;邓凯文;石继连;刘文龙;刘平安;周宏灏;;中药及复方药效动力学:谱效动学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对鱼腥草注射剂的研究[A];现代化中药制剂发展与中药药理学研究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9 贺福元;邓凯文;石继连;刘文龙;刘平安;周宏灏;;鱼腥草注射剂的谱效动学研究[A];2009全国中药创新与研究论坛学术论文集[C];2009年

10 邱云;贺福元;陈锋;邹欢;罗杰英;;鱼腥草注射剂原成分与代谢成分差异性研究[A];2009全国中药创新与研究论坛学术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单海霞;新型烷基咪唑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应用[D];江南大学;2010年

2 彭绍忠;广藿香抗甲型流感病毒有效成分筛选及评价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车建美;短短芽胞杆菌(Brevibacillus brevis)对龙眼保鲜机理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4 陈伟;基于荧光量子点的食品中痕量危害残留物检测新方法建立及应用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5 彭学伟;单体同位素分析技术在邻苯二甲酸酯降解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6 聂小妮;土荆芥挥发油成分分析及药用活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7 解华东;液质发酵食品紫外光谱特性研究及鉴真技术体系建立[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8 杜垒;盐水鸭老卤腌制特性与传质动力学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9 刘晓君;炒籽对花生油风味和品质的影响[D];江南大学;2011年

10 向铮;基于代谢组学的莪术类药材的质量控制[D];浙江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艾方;柑桔—糯米汁混合发酵酒的研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超;洋葱、莪术、川芎三种植物挥发性成分的提取和分析[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杨海宽;芳樟醇合成橙花叔醇的工艺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4 白婕;金橘化学成分及抗氧化作用初步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5 郑磊;若干种白酒及白酒单体物质的荧光指纹图谱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6 陆杨;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在酯化/转酯反应中的应用[D];江南大学;2011年

7 王立川;基于气体传感器阵列的白酒分类与识别[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8 韩玉;电子鼻在苍术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尹万香;功能化离子液体在酯化反应中催化活性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黄晓雪;北京引种抗寒棕榈的抗寒性初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鲁峰;张韵;徐晓云;潘思轶;;食品风味物质分离分析技术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2期

2 辛广,张维华,吴琳;南果梨贮藏过程中的果肉褐变机理及其控制技术的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3 张崇军;啤酒中高级醇的形成与控制[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4 纪家涛,王新华,由振东,韩同钦;吗啡依赖大鼠模型的建立[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5 陈珠灵;黄瑜奎;王桂美;陈飞;;化妆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环境激素检测方法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年04期

6 周雨,宋凤瑞,刘淑莹,李向高;西洋参中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分析[J];分析化学;1997年04期

7 杜黎明,许庆琴;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塑料食品包装袋中4种有机残留物[J];分析化学;1999年03期

8 张海霞,朱彭龄;固相萃取[J];分析化学;2000年09期

9 邹建宏,陈卫东,邵景东;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果汁中8种添加剂[J];分析化学;2001年10期

10 李华,涂正顺,王华,刘芳,李可昌;猕猴桃果酒香气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J];分析化学;2002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进军;狗舌草提取物对L1210细胞的作用及其毒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沈海月;酱香型白酒香气物质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2 宫英振;苹果酒酿造过程中高级醇的生成控制[D];河北农业大学;2003年

3 边文刚;树脂降低黄酒高级醇含量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6年

4 张荣;产酱香功能细菌的筛选及其特征风味化合物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笑梅;吴青;陈宇;黄苇;;青梅在梅坯制作过程中的香气成分变化[J];现代食品科技;2013年04期

2 刘源;黄苇;胡卓炎;郭桂南;谢嘉威;;贮藏过程中半干型荔枝干香气成分的变化[J];食品与机械;2013年04期

3 陈朸为;乔宇;潘思轶;;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塔罗科血橙汁香气成分[J];食品科学;2007年07期

4 李焕荣;徐晓伟;许淼;;干制方式对红枣部分营养成分和香气成分的影响[J];食品科学;2008年10期

5 郑炯;唐会周;;鲜榨锦橙汁香气成分的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J];食品科学;2011年06期

6 段亮亮;田兰兰;雷逢超;郭玉蓉;;影响苹果香气成分和生物合成因素研究概述[J];食品工业科技;2011年08期

7 郭莉;吴厚玖;王华;郑炯;黄学根;谈安群;;贮藏过程中夏橙汁香气成分变化[J];食品科学;2011年22期

8 李书红;张海涛;王颉;宋春风;刘亚琼;;杀菌前后即食扇贝柱挥发性成分变化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2年04期

9 王道平;杨小生;;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仪分析茶叶香气成分[J];粮油食品科技;2013年03期

10 王杰;食品香气成分的分析方法[J];食品与发酵工业;198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瑶;蒲彪;刘云;;枇杷酒陈酿期间香气成分变化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2 张瑶;蒲彪;刘云;;枇杷酒陈酿期间香气成分变化研究[A];2010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学术年会暨华南地区农产品加工产学研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3 孙玉亮;王颉;;HS-SPME/GC-MS分析发酵前后扇贝豆酱中的香气成分[A];2010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严赞开;赖宣;黄玉细;张天仙;;佛手果在腌制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变化[A];中国化学会第9届天然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5 杨秀敏;王颉;刘亚琼;牟建楼;;包埋剂对扇贝粉香气成分及氨基酸含量的影响[A];2010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王丽丽;夏会龙;;不同花期茶树花挥发性香气成分的研究[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蒲彪;张瑶;;固相微萃取纤维萃取枇杷酒香气成分的研究[A];2010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学术年会暨华南地区农产品加工产学研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8 贾惠娟;张晓萌;李斌;;果实香气成分的研究进展[A];中国园艺学会桃分会成立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王力;蔡良绥;林智;吕海鹏;谭俊峰;郭丽;钟秋生;;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白茶的香气成分[A];中国茶叶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王艳丽;张品;刘钟栋;;信阳毛尖茶香气成分与水质的关系及对日用香精合理使用的启示[A];第七届中国香料香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明爱;[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倩;不同产地青花椒主要营养及香气成分对比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2 郝菊芳;荔枝汁加工中营养和典型香气成分的变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3 张瑶;枇杷酒香气成分提取方法及陈酿期间变化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4 王建晖;几种茶用香花香气成分的分析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3年

5 高逢敬;青花椒香气成分的提取、分析及抑菌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7年

6 侯伟伟;新疆库买提杏香气成分的提取及分析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1年

7 罗永此;柚子皮茶和白茶香气成分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张妮;樱桃酒致香成分的研究及发酵工艺对其香气成分的影响[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9 金燕;蟹肉风味的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10 吴素蕊;花椒香气成分的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酒中塑化剂和香气成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399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2399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6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