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第七届全国仪器分析及样品预处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3年

发布时间:2017-02-07 16:59

  本文关键词:液相色谱及液质联用法测定三种山西特色食品中游离氨基酸,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第七届全国仪器分析及样品预处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3年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玉米中氯虫苯甲酰胺残留量

贺敏  贾春虹  朱晓丹  赵尔成  余平中  陈莉  

【摘要】:为了监测玉米中氯虫苯甲酰胺的残留,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开展了氯虫苯甲酰胺在玉米上的快速检测分析方法研究。样品用乙腈和二氯甲烷提取,PSA分散固相萃取剂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254nm检测,外标法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81.19%~91.4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6.18%~13.95%,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精密度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适合监测玉米中氯虫苯甲酰胺的残留。

【作者单位】:
【分类号】:O657.72;TS210.7
【正文快照】:

22氯虫苯甲酰胺(chlorantraniliprole)是由美国杜邦(DuPont)公司开发的第一个具有新型邻酰胺基苯甲酰胺类化学结构的广谱杀虫剂,其作用机理是激活兰尼碱受体,释放平滑肌和横纹肌细胞内贮存的钙,引起肌肉调节衰弱、麻痹,直至害虫死亡。它对鳞翅目的夜蛾科、螟蛾科、蛀果蛾科、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钱鸣蓉;章虎;吴俐勤;刘飞;王祥云;何红梅;陈志民;;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蔬菜中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虫双酰胺残留[J];分析化学;2010年05期

2 张云;李今中;李耀平;郑敬峰;张凤珍;朱品玲;林荆;;液相色谱法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虫酰胺残留量[J];分析试验室;2012年04期

3 秦冬梅;秦旭;徐应明;孙扬;梁学峰;戴晓华;;土壤和番茄中氯虫苯甲酰胺的残留检测与消解动态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0年05期

4 王广成;吴春先;高立明;陈丙坤;;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J];农药;2009年04期

5 徐妍;战瑞;马超;王晓东;樊宝明;吴学民;;30%噻虫嗪·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J];农药;2009年07期

6 章虎;钱鸣蓉;李振;王祥云;徐浩;王新全;陈志民;;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快速测定稻米中氯虫苯甲酰胺残留[J];农药;2010年12期

7 朱建华;赵莉;;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果蔬中的唑虫酰胺、氟啶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及氟虫双酰胺残留[J];分析测试学报;2011年06期

8 陈小军;王萌;范淑琴;崔海荣;杨益众;;QuEChERS前处理结合HPLC-MS/MS法分析氯虫苯甲酰胺在甘蓝和土壤中的残留[J];中国农业科学;2012年1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瑞娟;于建垒;宋国春;邵玉杰;;氯吡脲在猕猴桃和土中的消解动态与残留测定[J];山东农业科学;2009年02期

2 刘蕾庆;焦自高;艾希珍;王崇启;董玉梅;肖守华;;套袋对厚皮甜瓜果实农药残留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1年07期

3 宋国春;于建垒;李瑞娟;于天行;;毒死蜱在苹果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及安全性评价[J];山东农业科学;2011年08期

4 赵亚;赵维;戴争;;啶虫脒在甘蓝中的残留测定及安全使用评价[J];山东农业科学;2012年03期

5 方丽萍;陈子雷;李慧冬;丁蕊艳;;嗪草酸甲酯在玉米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J];山东农业科学;2012年03期

6 王爽;杨益众;;土壤中农药残留分析方法概述[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21期

7 罗亮;岳永德;汤锋;刘川琴;;我国食用林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简述[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14期

8 刘丽丹;侯志广;殷利丹;陈超;逯忠斌;谢文明;;噻虫啉在土壤和稻谷中的残留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3期

9 段劲生;王梅;胡本进;孙明娜;张勇;高同春;;花生田环境中毒死蜱的残留行为及安全性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6期

10 谢艳丽;梁振益;章程辉;周雪晴;赵振东;;气相色谱法检测蔬菜中百菌清·联苯菊酯·氟氯氰菊酯残留量[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蕾庆;焦自高;艾希珍;王崇启;董玉梅;肖守华;;多菌灵和敌敌畏在厚皮甜瓜套袋果实中的残留降解[A];山东园艺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朱旭君;侯如燕;;茶叶农药残留分析的研究进展[A];全国茶业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周华;秦曙;王霞;乔雄梧;;高效氯氰菊酯在白萝卜上残留试验[A];第十五次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文集(上册)[C];2005年

4 王霞;秦曙;周华;乔雄梧;;三唑酮在棉花上的残留试验研究[A];第十五次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文集(上册)[C];2005年

5 张宗磊;陈龙佳;马伟华;雷朝亮;;几种药剂对二化螟的室内毒力测定[A];华中昆虫研究(第八卷)[C];2012年

6 侯志广;王思威;赵晓峰;邹静;逯忠斌;袁星;;嘧菌酯在人参植株中的残留动态研究[A];十一五农业环境研究回顾与展望——第四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黄君冉;用于农药残留检测的压电免疫生物传感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张存政;新型除草剂H9201检测技术及环境残留行为[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3 李义强;防治烟草黑胫病药剂的残留降解及安全性评价与风险评估[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4 吴雪原;茶叶中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及风险评估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7年

5 吕潇;丙硫克百威水解光解及硫丹ELISA快速测定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6 唐建设;有机磷农药荧光偏振及多残留免疫分析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7 许允成;人参中代森锰锌和氟菌唑的残留降解动态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2年

8 侯志广;人参中农药多残留检测技术及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9 朱军;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光解及对杀虫活性影响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春业;香菇中两种农药消解规律及加工因子对农药残留的影响[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2 李兆敏;环丙沙星、烟嘧磺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表征及应用[D];湘潭大学;2010年

3 李广领;吡虫啉残留免疫学快速检测技术研究[D];河南科技学院;2010年

4 袁雪婵;烟草中菌核净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5 刘慧婷;食品接触材料及纺织品、皮革中全氟化合物的检测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秦丽;吡虫啉和百菌清在设施和露地五种蔬菜上的残留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王天玉;中药材中5种特殊农药的残留分析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黄霞;QuEChERS-GC/MS快速检测柑橘农药多残留的方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孙慧艳;乙氧磺隆在水稻上的消解动态及在土壤中吸附特性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10 李闯;戊·氧·乙草胺在大蒜上的残留动态及最终残留量测定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再廖;周学杰;林济忠;叶哓东;;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效果及施药适期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6期

2 李晓亮;秦智伟;候利园;闫雷;;土壤环境因素对残留农药降解的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3 刘荔彬;端裕树;秦亚萍;周海霞;林金明;;农产品中多种残留农药的气相色谱质谱快速检测[J];分析化学;2006年06期

4 钱鸣蓉;章虎;吴俐勤;刘飞;王祥云;何红梅;陈志民;;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蔬菜中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虫双酰胺残留[J];分析化学;2010年05期

5 步海燕;欧晓明;马俊凯;蔡德玲;;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体中的氯虫酰胺残留量[J];光谱实验室;2008年06期

6 吴永果;毛春晖;兰支利;;3-溴-1-(3-氯-2-吡啶基)-4,5-二氢-1H-吡唑-5-甲酸乙酯的合成研究[J];精细化工中间体;2007年05期

7 秦冬梅;秦旭;徐应明;孙扬;梁学峰;戴晓华;;土壤和番茄中氯虫苯甲酰胺的残留检测与消解动态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0年05期

8 ;第四批高毒农药替代品种公布[J];今日农药;2009年02期

9 董波;孙国俊;蒋林忠;季敏;李粉华;;茚虫威15%乳油和氯虫苯甲酰胺20%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试验[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9年03期

10 李岩;于荣;吴进龙;陈铁春;;氯苯·高氯氟150g/L微囊悬浮-悬浮剂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9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群,陆珉,陈德化,吉景顺;6-三氟甲基苯并噻吩衍生物的合成[J];有机化学;1995年03期

2 于佩凤,易震启;驱虫剂DETA的合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4期

3 李利东,李临生;取代苯甲酰胺的羰基~(17)O-NMR化学位移研究[J];波谱学杂志;2005年01期

4 张生辉;强颖怀;欧雪梅;夏华;;苯甲酰胺对高岭石插层的FTIR和XRD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9年08期

5 王佩怡;胡启山;何云清;;2-碘代硒苯与苯甲酰胺在CuI催化下的C-N偶联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6 周祚万,伍齐贤;4-氯-N-(4′-氯亚苯基)苯甲酰胺的合成与表征[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996年06期

7 刘毅锋,张娟,乔长安;改良Hofmann重排法合成N-苯基氨基甲酸甲酯[J];化学试剂;2000年01期

8 韦元;耿国武;王其灼;;KBH_4-AlCl_3-THF还原体系的化学活性研究[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87年12期

9 罗君涛,黄文强;N-对甲基苄基苯甲酰胺的固相合成及其晶体结构分析[J];结构化学;2004年03期

10 陈崧哲,张彭义,祝万鹏,陈乐;不同基材上TiO_2膜的表征和光催化活性评价[J];催化学报;2004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姜莹;汪映寒;;聚酰亚胺液晶垂直取向剂的侧链结构与其取向行为的关系[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程晓红;;非常规棒状芳基咪唑盐离子液晶的分子合成及其自组装结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5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3 胡睿;李沙瑜;曾毅;陈金平;王双青;李嫕;杨国强;;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化合物聚集荧光增强性质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1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4 李懿睿;王东辉;武晓剑;;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的酮麝香和二甲苯麝香[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9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5 李懿睿;王东辉;武晓剑;;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的酮麝香和二甲苯麝香[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邢志勇;苯甲酰胺和硫脲衍生物的光化学性质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瑞刚;具有生物活性的N-(吡咯烷基)苯甲酰胺胍的合成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3年

2 马翔;苯甲酰胺及衍生物的N-烷基化及水解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3 崔菁;邻炔丙醇(醚)苯甲酰胺在合成异喹啉酮与苯并[c]氮杂卓酮类化合物中的应用[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4 潘彬;苯甲酰胺类化合物生成苯胺衍生物的新合成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5 车兰兰;液相色谱及液质联用法测定三种山西特色食品中游离氨基酸[D];山西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液相色谱及液质联用法测定三种山西特色食品中游离氨基酸,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08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2408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c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