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新型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02-13 16:19

  本文关键词:新型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春燕,李懋强;TiO_2的溶胶-凝胶过程研究[J];硅酸盐学报;1996年03期

2 王飞;陈苗;;氧化钛对镁质浇注料抗渣侵蚀性能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7期

3 张青红,高濂,郭景坤;四氯化钛水解法制备纳米氧化钛超细粉体[J];无机材料学报;2000年01期

4 冷文华,张昭,成少安,张鉴清,曹楚南;直接热氧化制备氧化钛薄膜电极的研究 Ⅰ .制备、结构和电化学性质[J];化学物理学报;2001年06期

5 张庆庆,汤斌,王进,吴俊;光催化过程中氧及过氧化氢对氧化钛的效应[J];安徽机电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6 陈海珍;纳米氧化钛-乙二醇溶胶溶液的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04年04期

7 张威;李和平;黄思雅;潘伟;;静电纺丝Ag-TiO_2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和表征[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1年S1期

8 黄振奇,杨祖磐,郭庭虎;含氧化钛高炉型渣中氧化镁对脱硫的影响[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3期

9 庞建;田英良;孙诗兵;;电光源用硼硅酸盐玻璃紫外截止性研究[J];玻璃与搪瓷;2009年01期

10 段琼娟;王彪;王华平;;自清洁玻璃的研究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200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鄭錦華;蔡健益;陳錦毅;林弘斌;蘇程裕;林鴻明;林中魁;;氧化钨/氧化钛溶膠凝膠薄膜之气体感测性质研究[A];中国颗粒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2 田宝丽;孙嘉若;杜祖亮;;钠含量对氮掺杂氧化钛可见光学性能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4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3 雅菁;贾堤;张炜;刘云兆;;Y~(3+)掺杂对TiO_2自然光催化降解性能的影响[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曹阳;;自组装高有序氧化钛纳米管束的制备[A];2007海南机械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崔晓莉;赖华平;袁健;杨锡良;章壮健;;火焰加热氧化钛片制备TiO_2薄膜[A];TFC’03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6 杨乃亮;翟锦;王丹;;氧化钛-石墨烯复合结构在光电转化系统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4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7 王远;刘卫军;谢峥;桂琳琳;唐有祺;;光诱导超亲水性氧化钛复合膜的研究[A];2000'全国光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8 赵小伟;金文最;齐利民;;具有高活性{100}和{001}暴露面锐钛矿氧化钛长方体的可控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於蕾;何明;陆小华;冯新;;氧化钛纳米尺度的结构分析[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4年

10 黄朝章;崔超;李佳;胡斌;;新型氧化钛中空膜的合成、表征及其在痕量元素分析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分析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卫国;[N];中国建材报;2004年

2 燕希东;[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0年

3 张海波;[N];国际经贸消息;2002年

4 刘霞;[N];科技日报;2010年

5 丹华;[N];中华建筑报;2008年

6 罗海基;[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7 飘尘;[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8 王迅;[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7年

9 潘廷祥;[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10 红志;[N];中华建筑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玮琨;二氧化钛结构和催化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2 姜艳军;基于仿生钛化和自组装的酶固定化载体设计与制备[D];天津大学;2009年

3 丁新更;银离子掺杂纳米二氧化钛粉体的制备、性能研究与应用[D];浙江大学;2002年

4 薛寒松;稀土掺杂二氧化钛纳米管模板法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5 石建英;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光致发光光谱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7年

6 王向晖;改善热解碳人工心脏瓣膜材料血液相容性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2000年

7 叶季蕾;用于乙醇水蒸气重整Ni/Ce-M-O(M=Zr,Ti,,La)催化剂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8 张雪军;分级介孔/大孔金属有机膦酸盐杂合材料:合成、表征和性能[D];南开大学;2009年

9 符韶鹏;1.表面涂层提高左心辅助装置血液相容性的基础研究 2.提高女性冠脉旁路移植术疗效的注册登记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10 郑琳;富G核酸模板引导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然;硅质壳/氧化钛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2 赵天行;光催化剂二氧化钛的掺杂改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3 赵晓光;过氧化钛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4 许灵艳;氧化钛色谱基质填料的评价及应用[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孔凡霞;新型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6 周烁;氧化钛材料与血浆关键蛋白质的界面反应行为及与凝血的关系[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7 张健;氧化钛修饰层的制备及其对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8 陈维维;MCM-41/MIL-101表面氧化钛改性材料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9 张国志;二氧化钛/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10 李媛媛;复合纳米二氧化钛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光催化性能的研究[D];宁夏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新型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25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2425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8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