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个湖南、陕西茯砖茶样品挥发性成分的HS-SPME-GC-MS分析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权;王晓娴;林金国;江茂生;初雷霞;;香樟木质部挥发性成分的SPME-GC/MS分析[J];质谱学报;2014年06期
2 颜鸿飞;王美玲;白秀芝;朱绍华;戴华;李拥军;;湖南茯砖茶香气成分的SPME-GC-TOF-MS分析[J];食品科学;2014年22期
3 吕世懂;孟庆雄;徐咏全;刘顺航;;普洱茶香气分析方法及香气活性物质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14年11期
4 吕世懂;姜东华;刘川;黄伟;孟庆雄;;特种“紫娟”红茶与滇红茶香气成分的比较[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3年07期
5 郝丽宁;陈书霞;王聪颖;陈巧;万旭花;申晓青;程智慧;孟焕文;;不同基因型黄瓜果实芳香物质组成及含量差异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6期
6 黄亚辉;王娟;曾贞;赖幸菲;;不同年代茯砖茶香气物质测定与分析[J];食品科学;2011年24期
7 苗爱清;吕海鹏;孙世利;王力;庞式;赖兆祥;曾琼;林智;;乌龙茶香气的HS-SPME-GC-MS/GC-O研究[J];茶叶科学;2010年S1期
8 王力;蔡良绥;林智;钟秋生;吕海鹏;谭俊峰;郭丽;;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白茶的香气成分[J];茶叶科学;2010年02期
9 杨超;张海静;杨旭;吕玉;宋焕禄;陆柏益;张英;;GC-O与GC-MS联用法鉴定香竹竹叶中关键气味活性物质[J];竹子研究汇刊;2009年04期
10 黄怀生;田杰;;茯砖茶研究进展[J];福建茶叶;2008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瑞利;普洱茶活性香气化合物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2 赵方方;油料油脂挥发物成分检测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3 张玉玉;中国传统面酱挥发性成分分析[D];北京工商大学;2010年
4 陈耿俊;全聚德烤鸭香味活性化合物分析及其气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D];北京工商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俊哲;刘凯利;黄亚亚;王亚丽;胡歆;邓永亮;刘文军;;茯砖茶中咖啡碱与EGCG的HPLC检测分析[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2期
2 沈程文;邓岳朝;周跃斌;齐冬晴;贺群;田双红;林娟;;湖南茯砖茶品质特征及其香气组分研究[J];茶叶科学;2017年01期
3 谌滢;李适;刘仲华;黄建安;;黑茶陈化机制研究进展[J];湖南农业科学;2016年12期
4 张亚;李卫芳;肖斌;;25个湖南、陕西茯砖茶样品挥发性成分的HS-SPME-GC-MS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2期
5 邓沂;;黑茶养生疗疾辨析[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6年06期
6 肖作为;陈光宇;葛云鹏;谭琥;陈子硕;罗X;彭思源;何群;;响应面设计试验法优化复方药茶饮料提取工艺参数[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年11期
7 王影;唐丽君;李君丽;张青;张素娇;王雅宁;孙鹏;;不同核桃仁香气物质的分析[J];饮料工业;2016年05期
8 任丽;周红杰;许腾升;任洪涛;;负氧离子在仓储过程中对普洱生茶挥发性成分的影响[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6年10期
9 田小军;王杰;邓宇杰;罗理勇;曾亮;;不同贮藏时间普洱生茶的特征性香气成分分析[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年12期
10 陈云霞;史洪飞;宋小娇;潘彪;;樟木与楠木木材挥发油成分的比较与分析[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6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洪冰;大头菜发酵工艺及其品质变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2 张亚;陕西茯砖茶挥发性成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3 谢凡;烤鸭中美拉德反应的研究[D];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15年
4 车君艳;芝麻玉米调和油最佳配比及烹饪控制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4年
5 吴方宁;干燥方法对白玉蕈(white Hypsizygus marmoreus)风味物质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6 戴欣玮;广式烧鸭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风味成分变化规律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7 刘婷婷;油菜籽储藏期间色泽、挥发性成分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3年
8 张音;鸭汤风味特征及鸭肉香精制备工艺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婧楠;潘思轶;王可兴;范刚;;树莓及其加工制品中香气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13年11期
2 王道平;甘秀海;梁志远;杨小生;;固相微萃取法与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茶叶香气成分[J];西南农业学报;2013年01期
3 谢清桃;王坤波;董颖;姚瑞;谢春桥;李建军;董德华;;红茶提取物挥发性成分GC/MS分析及在卷烟中的应用[J];广州化工;2012年23期
4 ;Volatile profile analysis and quality prediction of Longjing tea(Camellia sinensis) by HS-SPME/GC-MS[J];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2012年12期
5 刘学;刘飞;黄先智;杨坚;;桑叶绿茶香气成分的SPME-GC-MS分析[J];食品科学;2012年20期
6 徐亦秀;张a\;孙金才;;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法分析杨梅汁饮料中不良风味成分[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2年10期
7 王秋霜;吴华玲;陈栋;许勇泉;尹军峰;黄国资;;广东英德红茶代表产品的香气成分鉴定研究[J];茶叶科学;2012年05期
8 兰欣;汪东风;张莉;赵纪合;;HS-SPME法结合GC-MS分析崂山绿茶的香气成分[J];食品与机械;2012年05期
9 冯林;沈强;何萍;潘科;;中国功夫红茶研究进展[J];贵州茶叶;2012年03期
10 杨明容;马燕;杨四润;吴绍帅;周红杰;张春花;袁文侠;李亚莉;任洪涛;夏凯国;张劲松;;气质联用分析云南老树茶香气成分[J];中国农学通报;2012年2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萍萍;芝麻油香气成分检测及其在香气形成机制与质量评价中的应用[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2 李阳;茶油煎炸条件下品质变化规律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3 尹建邦;烟台产区蛇龙珠葡萄酒中挥发性香气成分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4 钟秋生;普洱茶香气特征成分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5 张恩;浓香型洋河天之蓝和清香型二锅头大曲白酒特征香气成分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6 罗涛;清爽型黄酒香气特征及麦曲对其香气的影响[D];江南大学;2008年
7 夏玲君;反应型牛肉香精的研制及其香味活性化合物的分析[D];北京工商大学;2007年
8 阮春海;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用于中药挥发油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寒寒;黄双凤;朱旗;;茯砖茶发花技术及品质形成[J];福建茶叶;2009年01期
2 李珍;雷雨;苏晓倩;黄建安;刘仲华;;茯砖茶加工及保健功能研究进展[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0年01期
3 李佳莲;胡博涵;刘素纯;易凤英;;微生物与茯砖茶品质形成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10年09期
4 彭晓峗;赵运林;何小书;雷存喜;刘石泉;周晓梅;董萌;胡治远;;茯砖茶茶叶品质和保健功能的研究概况[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5 黄亚亚;;茯砖茶饮料开发的探讨[J];贵州茶叶;2012年04期
6 贾洪信;李_e坡;郝志阔;;茯砖茶研究现状及展望[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年08期
7 温琼英;;茯砖茶中主要微生物的研究[J];茶叶通讯;1986年04期
8 孙胜力;;谈茯砖茶的风格特色[J];茶叶通讯;1986年04期
9 罗毅;;检验对茯砖茶质量形成的作用[J];中国茶叶;1989年02期
10 温琼英;;茯砖茶中优势菌的种名鉴定[J];中国茶叶;199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傅冬和;余智勇;黄建安;;不同年份茯砖茶对药物致小鼠腹泻的抑制作用研究[A];第六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摘要)[C];2010年
2 黄亚辉;周筠;陈晓阳;;陈年茯砖茶品质特征的研究[A];中国茶叶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傅冬和;余智勇;黄建安;罗珍美;;茯砖茶水提取物的抑菌效果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二卷)[C];2010年
4 傅冬和;刘仲华;黄建安;;茯砖茶对代谢酶活性的影响[A];全国茶业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傅冬和;刘仲华;黄建安;陈金华;陈惠衡;;高通量筛选研究茯砖茶单体成分的功效[A];湖南省茶叶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傅冬和;刘仲华;黄建安;陈惠衡;;茯砖茶不同萃取物对消化酶活性的影响[A];湖南省茶叶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傅冬和;刘仲华;郝翻;王芳;雷玉国;;茯砖茶加工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A];湖南省茶叶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黄浩;黄建安;李适;刘仲华;;“茯茶”研究进展[A];科技创新 转型升级 做大做强湖南特色茶叶——湖南省茶叶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丁玲;屠幼英;魏群;;茯砖茶中品质化学成分对胰酶激活作用的研究[A];第四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杜海霞;戎磊;刘潇;肖凌;李大祥;凌铁军;;应用离线二维液相色谱(分子筛×反相)分析发花前和发花后的茯砖茶样品[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12茶学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蒋增科 实习生 邓春健;茯砖茶加工项目在沣渭新区开工建设[N];咸阳日报;2009年
2 记者 胡宇芬 通讯员 黄宇 任彬彬;新疆结束不产茯砖茶历史[N];湖南日报;2010年
3 记者 陈星;吐鲁番将建现代化加碘茯砖茶生产线[N];新疆科技报(汉);2010年
4 记者 颜志华;新疆地产加碘茯砖茶有望形成规模[N];中国食品质量报;2010年
5 记者 文志辉;万吨加碘茯砖茶在地区投产[N];吐鲁番日报(汉);2010年
6 记者 方云静 实习生 薛小明;新疆将结束不产茯砖茶历史[N];新疆日报(汉);2010年
7 驻湖南记者 黄德开;低氟茯砖茶技术取得重大突破[N];中华合作时报;2010年
8 记者 卢跃 通讯员 李建国;低氟茯砖茶生产技术获重大突破[N];益阳日报;2010年
9 通讯员 卢跃 记者 杨军;低氟茯砖茶生产技术获重大突破[N];湖南日报;2010年
10 记者 刘伟;纪念泾阳茯砖茶642周年暨茶文化论坛举行[N];咸阳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石泉;茯砖茶金花菌及其相关微生物多样性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2 许爱清;茯砖茶的真菌菌群特性及其整肠功能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3 傅冬和;茯砖茶中活性成分的高通量筛选及功能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文杰宇;茯砖茶“发花”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2 胡蝶;~(60)Co-γ辐照对安化黑茶理化和微生物指标的影响[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3 张亚;陕西茯砖茶挥发性成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4 张娜;茯砖茶降氟技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5 阮林浩;不同地域季节茯砖茶发花优势微生物及其对品质影响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5年
6 周海岚;泾阳茯砖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7 刘武嫦;茯砖茶对C57BL/6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抗炎特性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6年
8 丁玲;茯砖茶加工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及其对胰酶活性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6年
9 赵仁亮;茯砖茶加工中微生物演变及对品质形成影响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10 胡治远;湖南地区茯砖茶菌群多样性及发花工艺优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716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2571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