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基于香豆素检测硫醇的荧光生物传感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0 10:33
【摘要】:在众多荧光团中,香豆素具有很多作为荧光探针的优点,同时生物硫醇已被证明与许多疾病相关。因此本论文设计了10个基于香豆素结构的小分子荧光探针,检测了生物体内的硫醇分子,并对具有优异性质的传感器进行了相应的表征与生物成像实验。全文工作共分为四个部分:1.简要介绍了基于香豆素的小分子荧光探针用于特异性检测硫醇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2.利用简单的单香豆素结构制备了一系列荧光传感器。由于香豆素分子较小,所以这些荧光探针具有很好的水溶性和细胞膜透过性。比如其中探针C1可以在一分钟内进入到Hek-293a细胞内并成像,并且还能够对植物细胞实现荧光成像。鉴于该系列探针良好的生物应用前景,我们用探针C2对小鼠实现了全身染色,并取主要脏器观察,也获得了很好的效果。由于易合成且结构简单,这类小分子荧光探针极具潜在的商业价值。3.为了克服单香豆素激发和发射波长过短的缺陷,制备了具有更长激发和发射波长的荧光团V型双香豆素。该荧光团具有500nm以上的荧光发射,并且有双光子激发性质,这对于生物应用来说是非常有利的性质。基于新开发的V型双香豆素设计了5个检测硫醇的生物荧光传感器,这也是双香豆素结构首次被应用于荧光探针,且首次被证明具有双光子性质。与不具有双光子性质的单香豆素相比,双香豆素可以实现具有一定厚度的生物样本的荧光成像。研究发现芳香二乙氨基具有溶酶体靶向功能,这为靶向荧光探针的设计提供了很大便利。4.通过简单的合成方法制备了一种与香豆素结构类似的连花青素结构,其具有620nm的荧光发射。该结构具有明显的双光子性质,而且由于是以盐的形式存在,所以水溶性极好。由于时间有限,只制备了一种基于连花青素的荧光传感器C10。经过初步研究发现,具有丙烯酸酯检测基团的C10可以特异性检测半胱氨酸。而且由于具有吡喃摀结构,C10可以聚集在细胞核内RNA富集的核仁区域和细胞质的溶酶体中。
【图文】:

能级图,产生过程,能级图,荧光现象


机理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发光现象,荧光的颜色多为荧光是冷光。最早发现荧光现象并记录下来的是75)。而直到 1852 年,Stokes 才首次引入了“荧光是发射光。最早的荧光传感器出现在 1876 年,G物的荧光测定了铝的浓度。之后荧光现象以及荧是它的发展受到仪器的限制。直到 1952 年才出现自此之后,荧光分析才开始被广泛的应用。生机理下,物质的电子吸收能量后,可由低能级的电子子由低能态进入高能态,而高能态的电子是不稳射光量子的形式释放能量,再回到原来的能态。的波长要长,这种光称为荧光[1-2]。

原理图,多光子吸收,荧光发射,原理图


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以香豆素为基础专一检测硫醇的荧光生物传感器的构建0 nm的激光器。这个过程与单分子激发非常相似,只不过要经过一,同时伴随着各种非辐射跃迁。对于双光子吸收,要求荧光分子具子吸收截面,即需要的光密度较大,所以能产生双光子吸收的荧光且需要光密度很大的激光作为激发光源。双光子荧光具有许多单光的优点,,例如双光子荧光的激发波长处于红外或近红外区,这个区,对生物样品的损伤也就相对较小。而且长波长的激发光可以避免细胞自发荧光等干扰。由于采用长波长激发光,提高了激发光的穿透双光子荧光可以检测到生物样品更深层的信号[4]。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O65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星凝;朱龙佼;李相阳;罗云波;许文涛;关于双链特异性核酸酶介导的生物传感器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报;2018年04期

2 李凯;罗云波;许文涛;10-23脱氧核酶介导的生物传感器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报;2018年09期

3 霍修楠;;几种新型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J];中国新通信;2018年02期

4 冷雪;;生物传感与重大疾病研究[J];现代盐化工;2018年01期

5 唐琳;吴蕾;周麟;杜晓薇;吴春艳;赵建龙;;石墨烯三维微电极生物传感器研究[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7年02期

6 周从燕;李丽蓉;刘入源;;纳米基电分析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兽药残留检测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7年01期

7 任哲毅;白忠臣;陆安江;张正平;;一种缺陷阶梯型光学生物传感器的设计[J];压电与声光;2017年02期

8 ;生物传感器快速进化和解析代谢途径研究取得进展[J];传感器世界;2017年03期

9 付博文;;对低成本纸质幽门螺杆菌生物传感器的改进方案[J];电子世界;2017年13期

10 刘婷;路静;魏敏;徐坤;尚书勇;傅小红;;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的研究新进展[J];化学传感器;201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鲁敏;谢江宁;黄珊;肖琦;;基于荧光碳点的血红蛋白生物传感器[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四分会:生物分析和生物传感[C];2016年

2 聂舟;黄燕;雷春阳;王珍;唐石云;赵]荔;姚守拙;;基于表面重构荧光蛋白的新型生物传感器[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三分会:纳米传感新原理新方法[C];2016年

3 张先恩;;生物传感器研究进展与前沿[A];第四届中国酶工程学术交流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4 冯德荣;朱思荣;周万里;冯东;黄加栋;毕春元;;生物传感器的研发及其在发酵工业中的应用(综述)[A];第四届中国酶工程学术交流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5 孟庆军;冯文红;付刚;杨艳;史建国;;葡萄糖与乳酸生物传感器在玉米浸泡工艺中的应用[A];第八届中国酶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任湘菱;唐芳琼;;光电化学体系构建新型葡萄糖生物传感器[A];中国感光学会影像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易长青;杨梦u&;;基于硅纳米线的生物传感器[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9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8 马芬;张成孝;;多标记型汞离子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全国发光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薛瑞;康天放;;基于丝素蛋白固定乙酰胆碱酯酶的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生物传感器的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10 展海军;马超越;白静;朱国森;;聚亚甲基蓝固定辣根过氧化物酶生物传感器[A];河南省化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马维维;新型生物传感器使急性心梗确诊率更高[N];科技日报;2018年

2 记者 杨德林 邓静 通讯员 崔茜;我市攻克石墨烯生物传感器世界难题[N];德州日报;2017年

3 本报记者 孙明河 通讯员 李良;生物传感器:协同创新迫在眉睫[N];科技日报;2015年

4 张巍巍;美制成新型生物传感器[N];科技日报;2012年

5 张巍巍;美研制出超灵敏生物传感器[N];科技日报;2012年

6 记者 白毅;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生物传感器开发成功[N];中国医药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解悦;“纳米医生”进入人体探病治病[N];南京日报;2009年

8 白毅 王宇星;我国生物传感器研究获重大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6年

9 吴琼;生物传感器迅速成长[N];中国电子报;2000年

10 记者 何永晋;乌生物传感器研究硕果累累[N];科技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燕凌;基于纳米材料构建生物传感器检测癌胚抗原和汞离子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7年

2 谌春阳;基于香豆素检测硫醇的荧光生物传感器研究[D];兰州大学;2018年

3 何悦;基于氧化石墨烯的核酸探针的设计及在生物传感中的应用[D];武汉大学;2013年

4 张光耀;金属配合物基纳米材料在光/电化学生物传感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7年

5 李继;生物传感器表面功能化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6 刘盛平;基于支撑双分子层膜的智能生物传感器系统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7 缪煜清;检测甲胎蛋白用新型生物传感器的制备和表征[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8 葛晶;使用SPR生物传感器快速检测大肠杆菌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9 刘志敏;新型纳米材料及高聚物用于电流型生物传感界面的构建[D];湖南大学;2005年

10 杨柳;几种新型电容生物传感器及复杂样品溶出伏安分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湖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单迪迪;基于倏逝波荧光生物传感器系统的环境污染物检测方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年

2 管磊;新型SOI微环光子生物传感器设计与特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3 张宝;基于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微波/毫米波生物传感器[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4 禚晓;纳米纤维素纸基生物传感器设计[D];山东农业大学;2018年

5 洪亚茹;巨磁阻(GMR)生物传感器读出电路关键技术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8年

6 黄希竞;新型疾病标志物生物传感器的研究与应用[D];福州大学;2016年

7 常加富;新型荧光/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光学传感策略用于生物活性分子检测研究[D];青岛农业大学;2017年

8 王慧霞;基于功能生物分子与功能纳米材料的荧光生物传感器[D];湖南大学;2017年

9 段奉和;Zr-MOFs复合材料基生物传感器的构筑[D];郑州轻工业学院;2018年

10 张晓丽;基于核酸信号放大技术的光学生物传感新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221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26221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0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