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二茂铁砜、吡啶和邻位芳香杂环取代的二茂铁吖嗪的合成与表征

发布时间:2020-04-14 00:13
【摘要】:本论文以二茂铁基腙为原料合成了二茂铁砜、二茂铁吡啶和邻位芳香杂环取代的二茂铁吖嗪化合物,分为以下三部分。第一部分是铜催化下二茂铁基腙经过分子内反应形成二茂铁砜类化合物。通过对催化剂、碱、溶剂的筛选,最终确定了最佳条件:Cu I(20 mol%)为催化剂、K_2CO_3(3.0 equiv.)为碱、dioxane(2 mL)做溶剂,惰气氛围,温度为110 ~oC,时间为14 h。并以高产率(69-92%)获得一系列二茂铁基砜类化合物。同时,加大催化剂和碱的用量,得到了1,1’-双取代二茂铁砜。此外,二茂铁基腙还可以作为一种很好的烷基化试剂,第二部分内容即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是铜催化的二茂铁基腙与吡啶N-氧化物的偶联反应。使用最佳条件:吡啶N-氧化物(1.0 equiv.)、二茂铁基腙(2.0 equiv.)、CuI(20 mol%)为催化剂、LiO~tBu(3.5 equiv.)为碱、dioxane(2 mL)为溶剂,惰气氛围,温度100 ~oC,时间12 h。高选择性、中等产率的(27-72%)制备了系列二茂铁基吡啶N-氧化合物。并对产物4a进行了还原实验,得到脱氧产物4p。第三部分探索了钯催化下吖嗪导向的碳氢键活化反应。通过二茂铁基吖嗪与苯并呋喃的双碳氢键活化实现了邻位苯并呋喃取代的二茂铁吖嗪化合物的制备。反应符合原子经济性原则。对普适性研究发现,苯并呋喃类似物均能参与反应,以中等偏低的产率(32-43%)获得邻位芳香杂环取代的二茂铁吖嗪类物质,这为今后平面手性二茂铁衍生物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新的参考。此外,论文中合成的化合物都通过~1H NMR,~(13)C NMR,HRMS等测试手段进行了表征。
【图文】:

分子结构图,化合物,分子结构


化合物2a的分子结构

分子结构图,化合物,分子结构,晶体学数据


化合物4a的分子结构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O627.8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延如;陈保华;;一种合成二茂铁基-2-胺乙烯基酮的新方法[J];甘肃石油和化工;2007年03期

2 赵军;杨玉琼;杨姗;石谦;;含二茂铁基α-氨基膦酸酯类衍生物的合成与抗烟草花叶病毒研究[J];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06期

3 王晓莉;李纯毅;邓起发;付渊;;6-乙酰基-1,1-双二茂铁基丁烷与格氏试剂的反应及其产物的研究[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14年05期

4 赵旭刚;;二茂铁基三级醇的合成[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1年04期

5 李纯毅;王晓莉;邓起发;付渊;;新型1,1-双二茂铁基丁烷衍生物的合成[J];合成化学;2014年05期

6 张伟;温国华;吴春灵;杜青慧;目仁更;付渊;;双二茂铁基醇与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合成聚氨酯及性质研究[J];化学世界;2010年09期

7 王晓莉;温国华;温国永;李纯毅;张俊生;;一些6,6′-不同取代2,2-双二茂铁基烷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J];化学试剂;2009年11期

8 熊国宣;刘卫军;曾东海;周瑜芬;陆春华;;碘掺杂的聚二茂铁基席夫碱的合成与性能研究[J];现代化工;2007年10期

9 温国华,旭昀,温国永,罗美华,李树臣;1,1-双二茂铁基烷的合成与表征[J];应用化学;2005年07期

10 王晓丽,边占喜;二茂铁基氨基一级醇汞(Ⅱ)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J];化学世界;2005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宇强;韩利民;;二茂铁基吡咯衍生物的合成与电化学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2)[C];2012年

2 樊佳;袁耀峰;王文峰;;4-二茂铁基-3,4-二氢-2(1H)-喹诺酮类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6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3 李高伟;周艳丽;刘念;刘冠军;郭保国;赵文献;;具有接枝位点的二茂铁基氮杂小环叔醇的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6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4 刘念;刘冠军;李高伟;赵文献;王敏灿;宋毛平;;树枝状分子负载的二茂铁基氮杂小环配体的合成[A];河南省化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5 赵文献;刘澜涛;王敏灿;宋毛平;;含二茂铁基氮杂环丁基甲酸酯的高效制备方法[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5年

6 李树臣;白淑珍;李保国;;1′-烷基二茂铁基二甲基硅烷的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5年

7 俞豪杰;王立;;新型二茂铁基树枝状化合物的合成及在离子识别中的应用[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7年

8 胡宇强;竺宁;韩利民;;双二茂铁基五元杂环的电化学性质研究[A];第十八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9 乔慧;杜玉英;韩利民;竺宁;;多组分反应构建二茂铁基二氢吡喃类化合物绿色合成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2)[C];2012年

10 刘新明;张永新;周艳丽;雷晓明;赵文献;;负载型二茂铁基氮杂小环叔醇前体的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6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亚琦;多二茂铁基吡啶和苯衍生物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质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4年

2 李佩泽;含二茂铁基及[2Fe2Se]簇结构化合物的抗氧化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3 连小春;新型多二茂铁基取代吡啶盐的分子设计、合成、表征及光电性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李林科;二茂铁羧酸构筑的金属配合物的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5 陈涛;线型及支化二茂铁基聚合物的合成、自组装及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6 王学杰;二茂铁基聚合物的合成和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赵雪梅;含杂环二茂铁亚胺异环环钯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D];郑州大学;2006年

8 徐翠莲;新的手性二茂铁基吡咯环配体的设计、合成及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9 王建军;新型二茂铁基聚合物的合成、表征、交联反应及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游书力;二茂铁配体在不对称烯丙基取代反应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茜;二茂铁砜、吡啶和邻位芳香杂环取代的二茂铁吖嗪的合成与表征[D];内蒙古大学;2018年

2 赵婉荣;二茂铁联烯磷酸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亲电加成反应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8年

3 管晨光;二茂铁基聚合物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4 李华敏;二茂铁功能化配合物和簇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其电化学和光电化学性质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8年

5 吴佳亮;二茂铁基氧化还原响应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6 宋亚楠;二茂铁手性亚砜和三唑化合物的合成及离子识别性能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8年

7 孙琦;二茂铁基咔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对Cu~(2+)、Hg~(2+),pH和H_2S的识别性能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8年

8 张娜;二茂铁甲基三氮唑(咪唑)离子型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其燃烧过程中的催化作用[D];陕西师范大学;2018年

9 刘漫漫;双核二茂铁三氮唑离子型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年

10 邵二莎;新型二茂铁离子化合物的合成、结构、迁移性及其对含能化合物热分解的催化作用[D];陕西师范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266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26266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b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