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三叔胺萃取剂的合成及其萃取性能
【图文】:
化时,PTDETA经酸化后完全溶于硫酸且静置24h后仍然没有分相,而PHDETA和PODETA经酸化、静置后,,分相明显,可见经酸化后的PTDETA水溶性太大,不适合用作萃取剂,因此,只对PHDETA和PODETA进行表征及萃取实验。2.2.2N,N,N′,N″,N″-五烷基二乙烯三胺的表征红外光谱通常可以给出物质分子中含有的基团类型,而1H-NMR可以给出分子中氢原子的化学环境和它们在分子中的排列,因此,新型物质的分子结构往往以红外光谱和1H-NMR结合分析予以确认。产物PHDETA和PODETA以及原料二乙烯三胺(DETA)红外光谱图及波谱分别如图1和表2所示。(a)PHDETA;(b)PODETA;(c)DETA图1产物及原料红外光谱Fig.1FT-IRspectrumofproductandmaterial
?N″,N″-五己基二乙烯三胺的萃取性能2.3.1PHDETA体积分数对钼萃取的影响在有机相中仲辛醇与磺化煤油体积比为1:2,V(O)/V(A)=1:2,振荡时间为10min,温度为25℃时,萃取剂PHDETA体积分数对钼萃取的影响见图3。从图3可知:当PHDETA体积分数分别为1%,3%,5%和7%时,萃取率均在99%以上,但均会析出大量墨绿色的第3相,这一现象与N235萃钼时生成第3相类似。朱薇等[9]通过研究发现有机相组成为20%N235+10%仲辛醇+70%磺化煤油,当其负钼量超过60g/L时,有机相中会有黑色或墨绿色粘稠物产生,(a)PHDETA;(b)PODETA图2PHDETA及PODETA核磁共振氢谱Fig.21H-NMRspectrumofPHDETAandPODETA246798901取率/%萃己基二乙五三烯叔胺积分数/%体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幼明;蓝桥发;邓声华;聂华平;叶信宇;;P507与N235混合溶剂的稳定性及对NdCl_3的协萃效应[J];中国稀土学报;2013年04期
2 李青刚;廖宇龙;张启修;肖连生;田吉英;;白钨矿酸性化学选矿浸出液的钨钼萃取研究[J];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2011年03期
3 肖朝龙;肖连生;龚柏凡;;采用N235从镍钼矿盐酸浸出液中萃取钼的研究[J];中国钼业;2011年02期
4 娄振宁;熊英;宋俊俊;单炜军;韩光喜;邢志强;孔玉霞;;Kinetics and mechanism of Re(Ⅶ) extraction and separation from Mo(Ⅵ) with trialkyl amine[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10年S1期
5 朱薇;肖连生;肖超;龚柏藩;;N235萃取镍钼矿硫酸浸出液中钼的研究[J];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2010年01期
6 刘立华;吴俊;肖体乐;赵艳敏;;N,N,N′,N′-四烯丙基乙二胺的合成与表征[J];精细石油化工;2010年02期
7 谢琦莹;陈景;杨项军;;叔胺N_(235)萃取盐酸时酸度对产生第三相的影响[J];无机化学学报;2008年06期
8 罗逸;任以伟;刘伦华;牟靖义;李海玲;王钰春;;双叔胺缔合相变—两步反萃法处理萘磺酸系废液[J];化工环保;2007年01期
9 谢琦莹;陈景;杨项军;王宇;;N_(235)萃取HCl体系中TBP消除第三相的作用机理[J];无机化学学报;2007年01期
10 钟宏;符剑刚;刘凌波;;采用N235从含Mo,Mn酸浸液中萃取回收Mo[J];过程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秋生;云卫涛;席俊涛;李小斌;齐天贵;刘桂华;彭志宏;;辉钼矿-碳酸钙氧化焙烧及熟料在碳酸铵溶液中的浸出(英文)[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17年07期
2 谌纯;张一敏;黄晶;包申旭;杨晓;;高浓度盐酸体系下叔胺N235三相萃取钒试验[J];金属矿山;2017年05期
3 周小舟;曹佐英;肖连生;刘劭钢;张贵清;李青刚;曾理;关文娟;白兰;;新型三叔胺萃取剂的合成及其萃取性能[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3期
4 季尚军;徐志刚;邹潜;张冬梅;王朝华;汤启明;杨明;李凤;阳启华;;Mextral336A改性Mextral204P及萃取稀土机制研究[J];湿法冶金;2017年02期
5 毛振强;邱玉珍;肖敏;杨幼明;;N235萃淋树脂吸附盐酸的热力学和动力学[J];湿法冶金;2017年01期
6 李楷中;周晓明;陈景;吴瑾光;;CTAB-TBP-Au(CN)_2-萃合物水分子数的测定[J];贵金属;2017年01期
7 邵康;李青刚;李玉华;;从镍钼矿酸浸液中萃取钼的工艺研究[J];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2016年06期
8 熊璞;张一敏;黄晶;包申旭;杨晓;谌纯;;P507-N235混合萃取剂分离石煤酸浸液中钒与铁[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16年10期
9 季尚军;徐志刚;邹潜;李建;王朝华;杨明;;Mextral204P与Mextral336A协同萃取稀土试验研究[J];湿法冶金;2016年05期
10 季尚军;徐志刚;邹潜;李建;汤启明;王朝华;;Mextral204P和Mextral336A混合萃取稀土元素的研究[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16年08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幼明;邓声华;蓝桥发;聂华平;叶信宇;;P507-N235体系稀土萃取分离性能研究[J];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2013年03期
2 刘洪吉;冯宗玉;黄小卫;龙志奇;崔大立;;稀土萃取分离废水制备高纯碳酸氢镁溶液过程中铁杂质的行为与影响[J];中国稀土学报;2012年03期
3 邓佐国;徐廷华;胡建康;杨凤丽;;关于模糊联动萃取技术的几点思考[J];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2012年01期
4 肖朝龙;肖连生;龚柏藩;郭超;;镍钼矿全湿法浸出工艺研究[J];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2010年04期
5 朱薇;肖连生;肖超;龚柏藩;;N235萃取镍钼矿硫酸浸出液中钼的研究[J];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2010年01期
6 黄美英;李军;钟本和;王小云;;TBP+MIBK混合溶剂协同萃取磷酸研究[J];化工矿物与加工;2009年11期
7 孙盈;李艳玲;权新军;廖伍平;;二-(2-乙基己基)磷酸P204与三烷基叔胺N235协同萃取钼[J];应用化学;2009年11期
8 李青刚;张启修;李赞恩;田吉英;肖连生;;离子交换法回收高钼钨中矿化选液中的钨钼[J];中国钨业;2009年05期
9 赵晓蕾;张跃军;朱玲玲;;特征黏度系列化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杀菌性能[J];应用化学;2009年01期
10 贾琼;吴杰;李婷婷;周伟红;;磷酸三丁酯与三烷基胺类萃取剂对锌离子的协同萃取[J];分析化学;2008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开毅,夏畅斌,吴文伟;N_(530)在钴镍的氨性碳酸盐溶液中萃取性能的研究[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1983年06期
2 江玉明,类雅芳;有机磷酸酯对若干有机酸的萃取性能[J];化学世界;1984年03期
3 谷文祥 ,贾广慧;以灩酸为端基的新化物的合成及萃取性能的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1期
4 李亚栋,王华,郑化桂,周h,李龙泉;7804螯合萃取剂对铜铁钴镍萃取性能的研究[J];化学世界;1994年03期
5 杨勇,姚薇,李玉春,陈秉■;新型磺酰胺萃取剂对镍离子的萃取性能[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11期
6 姜润田,崔玉,张振伟,徐荣琪,孙国新;双取代长链烷基酰胺的结构与萃取性能的研究[J];山东化工;2002年01期
7 胡玉芬;孙国新;;取代单酰胺结构对萃取性能的影响[J];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8 袁承业,施莉兰,叶伟尀,盛志初;有机萃取剂的研究(Ⅸ)——对-取代苯基及苯甲基膦酸酯的化学}P构与萃取性能的关系[J];原子能科学技术;1964年06期
9 ;0-3045的合成及其铜萃取性能[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1979年02期
10 易健民,彭健,周淑宏;N_(1923)对螺旋霉素和红霉素的萃取性能研究(Ⅰ)[J];岳阳大学学报;199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裴渊超;武坤;王键吉;;离子液体对阴离子染料的萃取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傅强;王秋泉;杨利民;黄本立;;次膦酸功能树脂的合成、表征及其对稀土元素萃取性能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稀土元素分析化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3年
3 邓巧;王清贵;夏传琴;;新型含氮萃取剂对镧,锕,锶,铯萃取性能研究[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二卷)——中国核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4册(核材料分卷、同位素分离分卷、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分卷)[C];2011年
4 肖沣峰;陈雅宏;夏传琴;陈文俊;;含磷硫双功能团萃取剂对Am和Eu萃取的研究[A];首届核化学与放射化学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胡佩卓;钱丽娟;贺玉鑫;王海龙;吴王锁;;吡啶酰胺对铀(Ⅵ)、钍(Ⅳ)的萃取性能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邓凡政;陈影;谢召久;石影;;聚乙二醇-硫酸铵-锌试剂体系中铜、镧、铀、铈萃取性能研究[A];全国第八届稀有金属难熔金属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7 刘伟;展海军;何丽君;;原子类型电拓扑状态指数及QSAR模型对离子液体萃取性能的预测[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9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8 冯孝贵;;几种含氮萃取剂对Am和Eu的萃取性能研究[A];首届核化学与放射化学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谈梦玲;丁颂东;李方;李晴暖;张岚;刘春霞;;三种中性磷类萃取剂对U(Ⅵ)和Th(Ⅳ)的萃取性能比较[A];第十三届全国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胡佩卓;酰胺类萃取剂和氮杂冠醚对U(Ⅵ),Th(Ⅳ)和Sr(Ⅱ)的萃取性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龚璇;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对重金属离子萃取性能的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2 孙智猛;基于吡啶构建的多齿配体的合成及其萃取性能的研究[D];济南大学;2015年
3 蔡绪灿;双酰胺萃取剂的合成及萃取性能研究[D];济南大学;2016年
4 刘瑞明;取代酚类萃取剂的结构修饰及对铷、铯萃取性能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青海盐湖研究所);2016年
5 梅玉雯;基于羟基和苄基离子液体的分散液液微萃取性能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1年
6 张凯歌;Tf_2N~-基离子液体—分散液液微萃取性能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1年
7 赵学朋;5,6-双环二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萃取性能的研究[D];济南大学;2013年
8 皮艾南;杯[6]芳烃亚砜衍生物的制备及其对铀等金属离子的络合、萃取性能[D];南华大学;2014年
9 韩磊;三烷基氧膦的合成与萃取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06年
10 蔡敏;新型分离介质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447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2644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