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物阻变效应中导电通道的动力学研究
【图文】:
能的比较(17)。在这些新兴的存储技术中,,铁电随机存储器和临着尺寸小型化的问题;相变存储器在非晶相和晶相转换过程问题。其中,阻变存储器展现出优异的小型化优势(尺寸小于操作速度(响应时间小于纳秒级)(19, 20),低能耗(能耗小于的耐久性(循环次数大于 1012)(12)和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性能。因此,阻变存储器被视为最有应用前景的下一代非易失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动态随机存储器和闪存等三端存储器是简单的金属/氧化物/金属两端存储器件结构,这使得它能够,如图 1.1。这种字线/位线的致密堆积允许 4F2的极小集成刻的最小尺寸大小(23)。通过把器件进行垂直方向的堆垛,器步减小到 4F2/n(n 是交叉开关阵列垂直方向堆垛的层数)(24)。表 1. 1 不同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性能的比较(17)
的发展历史和定义机存储器(RRAM)的物理原理是电阻开关效应,是指在外以在高、低阻态间可逆转变。1962 年,Hickmott 等人首次在2O5、ZrO2和 TiO2等二元氧化物中观察到了阻变现象(25), 2报道了在巨磁阻薄膜中观测到了阻变现象,提出了基于阻变的应用(26)。两年后,夏普公司和休斯顿大学在 Pr0.7Ca0.3M 64-bit 的 RRAM 阵列(27)。在 2004 至 2007 年间,Samsung 和现了 3DRRAM 阵列的集成,极大地推进了 RRAM 的应用进首次提出了 RRAM 可应用于神经网络和逻辑电路中(8),掀。在接下来的 9 年里,无论在学术研究还是工业应用,对阻了极大的进展, UnitySemiconductor 公司成功制造了 64-M29),SanDisk 公司制造出了 32-Gbit 双层交叉式 RRAM 测试芯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O611.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丽军;王小平;刘廷禹;张学龙;姚宁;张兵临;;金刚石薄膜电致发光研究[J];物理实验;2006年07期
2 钟国柱;电致发光[J];真空电子技术;1997年02期
3 王大华;王翔;;电致发光屏的研制[J];常州工业技术学院学报;1990年02期
4 吕安德;;薄膜光导—电致发光记忆器件[J];发光快报;1987年Z1期
5 建华;;密封式触控屏电致发光(EL)显示器[J];发光快报;1987年Z1期
6 于敬华,范希武,宫廷干;Ag或Cu离子注入形成的ZnS MIS结及其蓝色电致发光[J];发光学报;1988年04期
7 王新麟;;ZnSe:Cu二极管内深能级电致发光的动力学[J];发光快报;1988年04期
8 庞小敏;;在采用L-B薄膜的MIS器件中的电致发光的新模型[J];发光快报;1988年04期
9 朱冰,陈培力,白贵儒;a-SiC:H/pin势阱结构可见光注入式电致发光(英文)[J];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1989年04期
10 张辉;巫松桢;谢恒X;;碳化硅防晕层导电机理的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198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福俊;徐征;滕枫;杨盛谊;刘德昂;王丽伟;刘玲;;超晶格结构SiO_2/ZnS:Er器件电致发光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稀土发光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陈家荣;王东辰;周智全;陆明;;硅纳米晶发光中的界面效应及其电致发光的增强[A];上海市激光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陈金鑫;高志飞;蒋苗苗;高宇晗;马向阳;杨德仁;;不同热处理温度对硅基TiO_2:Er薄膜器件电致发光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硅基光电子材料及器件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7年
4 周志新;尚秋伟;吕燕芹;张袁健;;氮化碳结构调控在电致发光分析中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三分会:纳米传感新原理新方法[C];2016年
5 高德青;黄春辉;黄玲;黄岩谊;李富友;;钆配合物的光致及电致发光[A];第九届全国发光学术会议摘要集[C];2001年
6 丁w
本文编号:26508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2650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