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防护模型化合物对二甲胺基苯甲酸甲酯及衍生物的激发态光谱和动力学研究
【图文】:
图 1-1 Jablonski 示意图。其中,辐射和非辐射跃迁分别用直线和波浪线表示。VR 为振动驰豫;IC 为内转换;ISC 为系间窜跃;CT 为电荷转移。Fig. 1.1 Jablonski diagram of some radiative and non-radiative processes available to a photo-excitedmolecule. Radiative and non-radiative transitions are indicated in straight and wavy arrows respectively.(VR = vibrational relaxation; IC = internal conversion; ISC = intersystem crossing; CT: charge transferstate)1.4 辐射和非辐射能量消散通道分子吸收紫外光(图 1-1 中黑色向上箭头)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单重态(S1)。被激发后的 S1分子一般处于振动激发态,它们通过振动驰豫(VR),释放过量的振动能量,并驰豫到 S1的最低振动能级。之后,可通过多个驰豫通道失活回到基态,其中一个为荧光发射过程(S1→S0)(图 1-1 中向下箭头)。这种辐射跃迁是自旋允许的,发生在具有
谱介绍激发后的行为,对于理解激发态分子的光物理和光化学过谱是基于泵浦探测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光谱手段,是目前最有效的实验方法之一[18,31]。间分辨光谱测量中,被研究的分子系统首先被一束光脉冲瞬态物质,随后,利用各种光谱方法检测该瞬态物质随时间指定时间(图 2.1 中的 t),,光谱仪利用被称为“探测”的光谱和其浓度随时间的演化。不同的时间分辨光谱采用不。例如,时间分辨共振拉曼和时间分辨红外光谱分别监测收光谱随时间的演变过程;瞬态吸收光谱测量系统中受光谱随时间的改变。此外,克尔快门时间分辨荧光和时间分瞬态物种的发射光谱随时间的动态演化。通过系统地改变以跟踪瞬态物质随时间演变的动力学过程。
【学位授予单位】:深圳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O625.5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道福;张晓健;黄建峰;陈翔;柳志强;;醇脱氢酶不对称还原2-[3-[3-[2-(7-氯-2-喹啉基)乙烯基]苯基]-3-羟基丙基]苯甲酸甲酯[J];发酵科技通讯;2016年04期
2 朱艳;;苯甲酸甲酯合成工艺的改进研究[J];化工管理;2017年30期
3 闫慧丽;张立新;张慧芳;马甲民;;3-溴-4-羟基-5甲-氧基苯甲酸甲酯的合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年05期
4 阮华屹;徐保明;周云;熊伟;陈坤;;3-醛基苯甲酸甲酯合成工艺研究[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5 战宇,宁正祥;苯甲酸甲酯的合成及抑菌效果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6 裴月湖,李铣,朱廷儒;酚类化合物芳环酰化反应机制的研究[J];沈阳药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7 宗建超;孙顺能;俞耀庭;张思骞;阎汝连;齐惠敏;;DNA合成用化学试剂的研究(II)——DMTCI的合成和应用[J];化学试剂;1989年06期
8 高文方;郑红;王宇双;张志宏;吕角川;张守芳;;血竭素的合成[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89年06期
9 张之奎;刘宏果;胡永青;张宝华;;4-氨基-2-甲氧基-5-氰硫基苯甲酸甲酯合成新方法[J];煤炭与化工;2019年01期
10 李柏春;韩俏飞;邓会宁;薛西西;;酯化反应合成苯甲酸甲酯动力学[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201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苏月;蔡正国;;苯胺基苯甲酸甲酯镍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在烯烃聚合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A:高分子化学(2)[C];2017年
2 薛娟;詹锐锋;崔咪芬;乔旭;汤吉海;;碱金属对低氢酯比下苯甲酸甲酯加氢催化剂的修饰[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6年
3 欧晓明;步海燕;裴晖;唐德秀;黄明智;付启明;雷满香;喻快;;新除草剂甲硫嘧磺隆的水解动力学与机理研究[A];农业环境与生态安全——第五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龚妍霞;范长增;;扇形树枝状大分子的合成及晶态分析[A];中国晶体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会员代表大会(功能分子晶体分会)论文摘要集[C];2016年
5 李建辉;张立忠;王国振;;羟肟酸型高分子絮凝剂的制备及在废水处理中的运用[A];201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M 高分子工业[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徐华龙;MnO/γ-Al_2O_3和Cu/SiO_2催化剂在苯甲酸甲酯加氢合成苯甲醛和苯甲醇反应过程中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2 郭翠;烟碱类生物碱的不对称氢化与二氢苯并[c]啡啶的官能化方法学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南开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欧月群;紫外防护模型化合物对二甲胺基苯甲酸甲酯及衍生物的激发态光谱和动力学研究[D];深圳大学;2018年
2 王聪颖;4-甲磺酰氨基甲基-2-氨基磺酸基苯甲酸甲酯关键中间体的合成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4年
3 殷飞;3-甲基-4-正丁酰胺基-5-硝基苯甲酸甲酯的合成工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4 李勇;新型抗肿瘤药物中间体3-氨基-2-卤苯甲酸甲酯及其衍生物的合成[D];复旦大学;2011年
5 郭翠娟;2-甲氧基-5-氨基磺酰基苯甲酸甲酯的制备及工艺设计[D];济南大学;2017年
6 王丽波;2-甲氧基-3-硝基苯甲酸甲酯的合成[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7 卜龙;来那度胺及其中间体的合成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8 阮华屹;3-氰基苯甲酸(甲酯)合成工艺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3年
9 林炳旺;α-联苯双酯的合成及工艺改进[D];青岛科技大学;2009年
10 李文文;二苯甲酰甲烷的合成[D];武汉工程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702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2670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