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碱促进的醇直接胺化和烯基化反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8 20:00
【摘要】:基于自身氢迁移的串联反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不仅原子经济,反应高效,而且对环境友好。我们课题组一直对基于自身氢转移的反应及其机理探究十分感兴趣。之前我们课题组已经发现N-甲基异VA唑啉烷在钌催化下会发生氮氧键断裂重排及自身氢迁移的反应,基于对自身氢迁移反应的浓厚兴趣,我们将此策略运用到其它串联反应中。本论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醇的直接胺化反应:在无过渡金属存在条件下,催化量的KOH实现了醇对胺的直接烷基化反应。经过一系列的对照反应对机理进行了探究,首次提出了“半缩胺模型”,合理地解释了反应过程和机制。之后将该方法学进行了克级反应尝试,证明了该方法具有较很好的实用性。相比本论文的方法,文献中通常需要过渡金属催化,同时需要过量的碱、高温等条件,操作复杂且成本高。(2)醇的直接Julia烯基化反应:基于自身氢迁移策略以及上述研究经验,利用普通砜试剂与醇作为反应原料,在过量碱、高温以及没有过渡金属存在条件下,实现了醇的直接Julia烯基化反应,生成E式专一的产物。该反应操作简便,高效专一,并且原料便宜易得。相比本论文的方法,经典Julia烯基化反应需要多步反应,操作复杂,并且用到正丁基锂、对环境不友好钠汞齐等试剂。(3)醇的直接Wittig烯基化反应:根据上述研究推测,醇与Wittig试剂可能会直接发生烯基化反应。通过进一步研究证实,用空气作为绿色氧化剂,在过量碱的作用下,实现了醇的直接Wittig烯基化反应。该方法条件温和,环境友好。然后该方法还被应用到克级制备抗癌活性分子DUM-212和Resveratrol,合成对映纯2-羟基六螺烯。相比本论文的方法,文献中通常采用先氧化然后进行Wittig反应这种分步的方法,不仅需要控制氧化剂的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并且有些氧化剂使用后产生的废料会对环境产生污染。
【图文】:

痕量金属,氢氧化,金属含量,反应容器


在用氢氧化四丁基胺做碱完成实验以后,为了进一步排除氢氧化四丁基胺或逡逑者反应反应容器中可能存在痕量金属的干扰,我们对反应完的体系进行痕量金属逡逑测试。测试结果如下,Pd,邋Ir,Ru,Rh等金属含量都在ppm级别,低于测出线,逡逑所以我们完全排除了体系残存痕量金属催化反应的可能性。逡逑表2.1痕量金属测试结果逡逑Metallic邋elements邋Reaction邋mixture邋(ppm)邋Metallic邋elements邋Reaction邋mixture邋(ppm)逡逑Pd逦N.邋D.逦Zn逦N.邋D.逡逑Ir逦N.D.逦逦Co逦I逦N.邋D.逡逑Ru逦N.邋D.逦Sn逦N.邋D.逡逑Rh逦N.D.逦Pt逦N.D.逡逑Cu逦N.邋D.逦逦Pb逦邋2.9逡逑Ni逦N.邋D.逦Fe逦88.7逡逑2.邋2.4对照实验逡逑1原位核磁监测结果逡逑?逡逑1Ph邋0

亚胺,红外监测,原位,原位红外


图2.7原位在线红外监测亚胺和醇的反应逡逑我们同样是监测了亚胺和醇的反应变化。首先,将^uLi加入到BnOH中,,逡逑现场制备BnOLi,再将亚胺加入到上述反应体系中。监测结果(图2.7)显示,逡逑反应过程中几乎观察不到1=邋1575邋cnr1处亚胺的特征峰,这表明亚胺加入的一瞬逡逑间,很快就被BnOLi捕获,这样的结果和原位核磁监测结果一致。逡逑我们又用K0H替换BnOLi,用原位红外监测亚胺和苄醇的反应(图2.8)。逡逑由于KOH是无机碱,从加入到溶解,再与BnOH反应,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逡逑间,原位红外的监测结果也和这个过程吻合,从结果来看,亚胺在1=邋1575邋01^逡逑处的特征峰大约在2h左右消失,之后保持不变。逡逑之后,我们用原位红外对原始的反应进行全过程监测(图2.9)。从监测图上逡逑可以看出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O621.2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小云;郭其祥;;新型多取代3-烯基吲哚的合成[J];合成化学;2017年04期

2 张云;增强夜间可视性的乙烯基材料[J];国外机车车辆工艺;1997年01期

3 邝代治;;三羰基环戊二烯基卤钼配合物合成的改进[J];衡阳师专学报(自然科学);1993年06期

4 沈宏康;魏荣宝;梁娅;林琳;薛其峰;;双(烷基环戊二烯基)钛聚胺、聚胺酯的合成及其热性能的研究[J];天津理工学院学报;1987年02期

5 王锦堂;;2,4-二氨基-6-乙烯基三嗪[J];精细化工信息;1987年02期

6 朱明华;;在小鼠肺中应用二乙烯基共聚物微球产生肉芽肿结构模型对抗炎药的评价[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1987年02期

7 陈寿山;烯基环戊二烯基ⅣB族金属衍生物的合成和~1HNMR谱[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8年04期

8 李德;;硝基乙烯基吲哚的抗阿米巴作用[J];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1988年06期

9 宋礼成,刘金亭,王积涛;羰基铁-硫醇(酚)-三乙胺体系的研究——某些δ,π-μ-烯基铁硫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9年09期

10 王玉玲,陈文启,张斌;环戊烷基(或烯丙基)环戊二烯基稀土二氯化物的合成[J];应用化学;198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卫强;肖伟洪;汪敬武;徐景坤;;聚(聚(N-乙烯基咔唑))膜的固体荧光光谱[A];中国感光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和第七届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迟惠;薛冬桦;邙志国;徐昆;张文德;王丕新;;十二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制备与结构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3 代文朋;张娟;王明进;曹松;;E-式含单氟乙烯基吡啶基醚的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全国氟化学会议论文集[C];2016年

4 王天堂;陆士平;;新型材料乙烯基聚酯树脂介绍[A];第十次全国环氧树脂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5 刘茵;;气相色谱法测定N-乙烯基己内酰胺中己内酰胺残留量[A];西北地区第六届色谱学术报告会甘肃省第十一届色谱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戴小军;龚波林;;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乙烯基咪唑改性聚苯乙烯基树脂的制备和应用研究[A];西北地区第七届色谱学术报告会甘肃省第十二届色谱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王汉奇;程f ;彭伟;;乙烯基砜表面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1分会:表面物理化学[C];2014年

8 谢宇明;丁明玉;;乙烯基硅球的一步合成及其色谱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2分会:分离分析及微、纳流控新方法[C];2014年

9 赵延川;胡明友;高兵;倪传法;胡金波;;氟烷基化与氟烯基化的相互关系[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7分会:有机化学[C];2014年

10 龙时宇;吴春姬;崔冬梅;;杂环稠合单茂钪配合物催化乙烯与4-(3-丁烯基)苯乙烯共聚[A];201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A-高分子化学[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高军光;新工艺提升2-乙烯基吡啶竞争力[N];中国化工报;2014年

2 吴静;青岛科大 美国高校攻关石墨烯基太阳能电池[N];中国化工报;2014年

3 通讯员 张秀贵 记者 王建高;国内最大2—乙烯基吡啶装置投产[N];科技日报;2009年

4 晓华;世界乙烯基工业明年将走出低迷[N];中国化工报;2003年

5 唐绍红;瀚森拟在我国新建乙烯基酯单体装置[N];中国石化报;2010年

6 高军光;国产2-乙烯基吡啶可替代进口[N];中国化工报;2004年

7 荆华;2016年亚洲乙烯基市场仍是熊市[N];中国石化报;2015年

8 记者 戴丽昕;石墨烯基薄膜散热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N];上海科技报;2016年

9 何铁;华昌公司研制成功高强调、高韧性乙烯基酯火车轨道垫片[N];中国建材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强强;碱促进的醇直接胺化和烯基化反应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2 张春波;含胆甾烯基和环己基苯基的二介晶化合物的合成和性质[D];延边大学;2006年

3 赵启武;亚铜催化酰胺和硫醇分子内烯基化反应及电子转移引发2-萘酚邻位氨基化反应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4 陈立群;亚铜催化的分子内活泼亚甲基以及羰基化合物烯醇氧烯基化反应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衍;通过碳镁化反应和转金属反应制备多取代烯基硼酸其应用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2 郭磊;铑催化下N-酰胺导向的(1H)-吲唑C7位的烯基化反应[D];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017年

3 王黔;导向基作用下钯催化芳胺烯基化反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4 薛佳晖;3-烯基吲哚与亚胺的不对称加成反应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5 毛浙徽;4-甲基-5-乙烯基噻唑合成新工艺[D];齐鲁工业大学;2015年

6 冯韬霖;辛烯基琥珀酸羟乙基纤维素酯的制备及性质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7 左良斌;含氟烷基的3,4-乙烯基二氧噻吩的合成及聚合[D];东华大学;2004年

8 杨东;Pd(Ⅱ)催化氧气氧化吲哚啉C-7烯基化反应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9 夏俊;(E)-α-芳基烯基Grignard试剂在高选择性合成反应中的应用[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郝文燕;(Z)-α-硅基烯基Grignard试剂在高选择性合成反应中的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6857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26857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5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