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吡啶醇配合物:合成、结构及性质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O64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旭东;范慧俐;肖军平;;核磁共振碳谱中的重原子效应[J];大学化学;2016年03期
2 Jeffrey R.Walker;章跟宁;;用校正的X射线粉末衍射强度估算绿泥石中重原子的含量和分配[J];地质科学译丛;1989年04期
3 郭础,冯扬波;四苯基卟吩激发—重态衰变的“外部重原子效应”的研究[J];发光学报;1987年02期
4 范海福,郑启泰;用直接法处理由重原子引起的四重解[J];物理学报;1980年10期
5 梁晓琴,廖显威;萘的卤素取代“重原子效应”的红外及荧光光谱的理论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6 郑启泰,范海福,许章宝;中心对称情况下由重原子引起的四重解问题[J];物理学报;1982年01期
7 范海福,郑启泰;测定含重原子晶体结构时出现多解情况的一般规律[J];物理学报;1982年02期
8 韩福森,范海福,古元新;含重原子晶体结构的相位修正[J];物理学报;1981年01期
9 郑启泰,范海福,宋时英,高义贵;中心对称情况下由重原子引起的八重解问题[J];物理学报;1982年01期
10 龙文清,李隆弟,童爱军;西维因无保护流体室温q泄獾闹卦有в陀谢芗恋挠跋靃J];分析化学;2002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曾乐;何成;段春迎;;无重原子的金属有机骨架光催化产生单线态氧[A];中国化学会第六届全国多酸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5年
2 陈小康;李隆弟;;流体室温磷光的进展和展望[A];第六届全国光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李隆弟;童爱军;陈永丽;赵瑜;吴应光;;多种试剂室温磷光性质、应用研究——即无保护性介质流体室温磷光现象的发现[A];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发展回顾[C];2015年
4 王建广;王雪松;;纳米体系里粒子内外部重原子效应对BODIPY光敏剂光动力效率增强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2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5 高海月;申前进;赵晓冉;阎小青;庞雪;晋卫军;;基于碘…π卤键磷光光度法高选择性识别1,4-二碘四氟苯[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全国发光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晋卫军;;室温磷光方法学与新的出路[A];第八届全国发光分析暨动力学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吕扬;王诚;赵斌;龚宁波;吴立;张丽;赵钢涛;刘旭英;商素琴;曹鹏;钟家亮;路永斌;李兰燕;郑启泰;;Patterson函数中Harker峰新重叠规律研究[A];中国晶体学会第四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8年
8 滕晨明;汤栋;李方华;;HREM测定K_2Nb_8O_(21)的晶体结构[A];第四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1986年
9 吴剑鸣;徐昕;;数值化方法改进密度泛函计算能量精度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理论化学方法和应用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10 杜新贞;张勇;江云宝;李跃群;黄贤智;陈国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下β-环糊精诱导1-溴萘室温磷光的研究[A];分子光谱学进展(Ⅸ)[C];199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黄宣传、通讯员 郭晶;华中师大参与国际超高重原子核碰撞实验[N];湖北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天忆;若干较重原子和轻原子能级结构和跃迁性质的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郝志敏;Ni-吡啶醇配合物:合成、结构及性质[D];苏州大学;2018年
2 占轩;重原子效应对于咔咯及其镓配合物光物理性质的影响[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3 卫艳丽;时间分辨荧光、磷光法在手性分子识别中的应用研究[D];山西大学;2003年
4 苏文斌;固体表面发光技术及其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5 高忠伟;瓜环诱导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的流体室温磷光及机理研究[D];贵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957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2695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