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共价键合双钼D-B-A体系桥基构象对电子耦合和电子转移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8-09 19:13
【摘要】:为了探讨分子构象对D-B-A体系内电子耦合的影响,本论文利用共价键合双钼单元[Mo_2]和大位阻芳香性桥配体(B)构筑了[Mo_2]-B-[Mo_2]模型分子体系。通过改变桥配体的螯合原子从氧(O)到硫(S)得到了组成和结构非常相似、但桥配体平面与[Mo_2]螯合环之间的扭转角(?)逐级变化的三个化合物。同时,S原子的引入改变了[Mo2]单元的电子给、受电子能力。论文根据实验和理论结果分析讨论了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对给-受体电子耦合强度的影响,发现桥基构象是决定电子耦合和电子转移的主要因素。论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以蒽环为桥基的双钼二聚体化合物[Mo_2]-(9,10-anth)-[Mo_2],其中[Mo_2]为Mo_2配位单元[Mo_2(DAnif)_3]~+(DAniF=N,N-二甲氧基苯基甲脒)。这三个化合物的分子式分别是[Mo_2(DAniF)_3]_2(9,10-O_2CC_(14)H_8CO_2),[Mo_2(DAniF)_3]_2(9,10-OSCC_(14)H_8COS)和[Mo_2(DAniF)_3]_2(9,10-S_2CC_(14)H_8CS_2),简写为[OO-(9,10-anth)-OO],[OS-(9,10-anth)-OS]和[SS-(9,10-anth)-SS]。本文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单晶衍射,电子顺磁共振(EPR)),电化学和光谱表征。分子的单晶结构表明,两组桥连Mo-Mo四重键共处一个平面,而随着分子内的硫原子增多,蒽环和[Mo_2]螯合平面之间的扭转角不断增大(~50-76°)。电化学循环伏安法(CV)和差分脉冲伏安法(DPV)都只出现一组氧化还原峰,半波电位差在74-90 m V(Ag/AgCl)之间。用六氟磷酸二茂铁氧化中性分子制得相应的混价化合物,所有化合物的EPR光谱给出1.94左右的g值,说明单电子位于Mo_2中心的?轨道。在混价化合物[OO-(9,10-anth)-OO]~+,[OS-(9,10-anth)-OS]~+和[SS-(9,10-anth)-SS]~+的近红外光谱未观察到分子内电荷转移吸收峰(IVCT),表现出与苯和萘环体系明显的差异。由此,该蒽环桥连系列化合物应归属为Robin-Day所定义的第一类化合物(Class I)混价化合物,其单电子完全定域在一个Mo_2金属中心。通过比较三种芳香桥连(苯、萘、蒽)双钼二聚体,发现对双钼单元和桥配体间扭转角的调控可以使[Mo_2]-B-[Mo_2]~+分子从电子完全定域的第一类(Class I)体系过渡到电子趋向完全离域的第三类(Class III)。对三个系列化合物都进行DFT计算,结果表明分子轨道能级差HOMO-LUMO(ΔE_(H-L))随着扭转角?的增大而增加,HOMO-HOMO-1(ΔE_(H-H-1))随扭转角的增大而减少,并均与cos~2?呈良好的线性相关。实验和计算结果均表明,苯桥具有较小扭转角构象,能促进电子给、受体间传递,而蒽环系列化合物因较大的扭转角阻碍了[Mo_2]间的电子耦合。所以,通过分子设计改变桥基构象起到了通过调控金属中心与桥配体的轨道作用,进而达到调控金属-金属键电子耦合程度的目的。对该体系的研究进一步验证了通过价键的电子耦合和电子转移超交换(superexchange)机理。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O641.4
【图文】:

势能曲线,非绝热,对称体,势能曲线


不对称体系(B),绝热(实线)和非绝热势能系中,因为混价化合物体系内电子耦合作用的影响b)形成上下分离的绝热势能曲线(实线 G1,G2),如下分别是基态和激发态,在核坐标 x=0.5 位置上基态的耦合常数,即 2 Hab。绝热体系下热诱导电子转移非绝热体系下的热电子转移需要克服的能垒。绝热重组能 ,光诱导电子跃迁到激发态需要和克服热力受到重组能 和生成物的自由能变 G 的影响。因此受到能量为 EIT的光电子激发(公式 1.1.1)。对称体量没发生变化,这时自由能变 G =0。而在不对称生成物势能曲线的最低点之差(图 1.0-B)。

势能曲线,势能曲线,化合物,耦合常数


o=v + 不能通过直接的计算得到,但是可以通过反应物和生数据进行测定。值得注意的是金属混价化合物的内重前后分子内(金属-桥)的键长变化求得。因为有机域在多个中心,且中心多数为 π 共轭体系,而不是定所以有机体系中的内重组能不能通过上述的方法求得型计算耦合常数论适用于具有耦合作用的混价化合物体系的电子跃迁 Mulliken 机理的基础上提出的,能有效地计算混价化耦合常数用(Hab)来表示。

模型图,双态,对称体,模型


6图 1.3 对称体系 Class I, Class II 和 Class III 的双态模型提及的三大混价化合物分类外,化学家在后续的研究lass II 体系也能反常地表现出近似完全离域的电子特 Creutz 和 Sutin[15,16]在 2002 年基于对称体系的双态模Class II 类化合物细分为 Class IIA 和 Class II B 两小类。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郝芬珊;电子转移反应理论及其进展[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2 储高升,汪志勇,张曼维,张志成;肽链中电子转移的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1995年04期

3 储高升,汪志勇,张曼维,张志成;肽链中电子转移研究的进展[J];大学化学;1995年04期

4 姜永才,唐京明,吴世康;靛蓝衍生物的电子转移研究[J];感光科学与光化学;1988年03期

5 卓宗一;新的电子转移连锁反应的发现[J];化学世界;1988年10期

6 沈玉全;;马卡斯电子转移反应理论及其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J];有机化学;1988年04期

7 周建威,陈德文,杨玉昆,徐广智;双吡啶盐(PQ~(++))与异丙醇的光化还原反应研究[J];波谱学杂志;1989年02期

8 江致勤,吴树屏,刘志滨;光氧化反应的研究——Ⅲ.烷基取代的二苯乙烯的电子转移光氧化反应机理[J];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1989年03期

9 徐建华;张海仁;吴仰波;;富电子芳烃的电子转移光氧化反应[J];有机化学;1989年01期

10 薛永军;袁倬斌;;逐级电子转移过程的0.5次微分电分析法[J];化学学报;1989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琪;王磊;郁章玉;;邻甲苯胺在二氯乙烷中电子转移性质及过氧化氢的影响[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下集)[C];2005年

2 吴国忠;龙德武;;氨基酸与银纳米粒子间光致电子转移的量子尺寸效应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3 钟羽武;;环金属配合物的电子转移、组装、与发光性能调控[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全国配位化学会议论文集—邀请报告[C];2017年

4 朱浩;姜娜;樊江莉;王静云;彭孝军;;增强型分子内电子转移荧光染料探针及其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1)[C];2015年

5 张欣;邱然;李明智;顾超越;邵元华;;液/液界面电子转移-离子转移耦合过程机理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三分会:纳米传感新原理新方法[C];2016年

6 陈瑜;赵宝东;李光雷;王涛;;芳茂铁盐与N-甲基吡咯烷酮的光致电子转移行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1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7 徐勇前;孙世国;彭孝军;;光合作用光系统Ⅱ中光诱导电子转移模拟及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8 丁志军;张志君;姜桥;张衡益;刘育;;卟啉修饰二苯并24冠8与富勒烯修饰二级胺的键合及电子转移行为[A];全国第十四届大环化学暨第六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专辑[C];2008年

9 陆道惠;陈德文;王素华;;甲基紫精与醇类间的光电子转移和光反应过程[A];第九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6年

10 龚珍;朱维良;沈旭;罗小明;沈建华;陈凯先;蒋华良;;钙和1,3,5,7-环辛四烯的电子转移反应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徐光宪教授从教六十年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隋秀芹;从通信向电子转移[N];中国信息报;2003年

2 江苏明德实验学校 喻超;无法替代的主体——学生[N];学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隋琪;紫精—双羧酸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变色性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

2 刘继凤;生物分子体系中电子转移动力学理论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3 吕申壮;有机分子体系电子转移及其溶剂效应的理论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4 刘晓瑭;共掺体系中稀土离子间的电子转移及光谱特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段晓惠;有机分子体系光诱导电子转移的理论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何荣幸;溶剂中几种典型体系分子内光诱导电子转移理论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7 潘洋;激光闪光光解研究多环有机分子的光引发电子转移机理[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8 陈洁;芳醚树枝形聚合物体系中电子转移和能量传递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理化技术研究所);2007年

9 赵希娟;多吡啶Pt(Ⅱ)、Cu(Ⅰ)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光诱导电子转移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理化技术研究所);2007年

10 徐勇前;多联吡啶衍生物的电荷及电子转移的强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骁;生活垃圾填埋腐殖质电子转移规律研究[D];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2018年

2 李晨;基于电子转移相互作用的超分子自组装体系及其多重响应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2018年

3 郭新伟;多态密度泛函理论在电子转移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8年

4 邹善锋;饱和桥配体连接的双钼二聚体的合成及电子耦合性质研究[D];暨南大学;2018年

5 陈活文;共价键合双钼D-B-A体系桥基构象对电子耦合和电子转移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8年

6 陶亚;水溶性有机物的电子转移能力及其构效关系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7 包子民;π-σ-π型双稳态分子中的分子内电子转移及其外电场效应[D];四川大学;2003年

8 胡娅琪;卟啉光电复合材料的电子转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9 初秀梅;给体—桥—受体耗散体系中电子转移动力学的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10 南米娜;模拟生物膜上金属卟啉等化合物电子转移动力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874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27874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d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