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新型多核稀土(异金属)取代的硒(碲)钨酸盐簇合物的构建及其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1 23:39
  高核多酸的构建及其功能化一直是多酸化学家研究的主要目标。如何最优化地利用多酸阴离子单元和功能性基团的组装来实现多酸的高核化和功能化是该领域的一个重大挑战。在本论文中,我们以含有孤对电子效应的硒/碲钨酸盐为反应体系,在该体系中采用简单原料的一步自组装和辅助的有机配体保护策略,并通过向体系中引入功能性的金属离子和有机组分,成功地制备了几类新型多核稀土、异金属取代的硒/碲钨酸盐簇合物。借助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热重分析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等表征手段对其结构进行初步认识。并进一步地详细研究了目标化合物的发光特性,磁学性能和药物活性等。该工作不仅为制备新颖的高核稀土或异金属取代的多酸簇合物提供了参考价值,同时促进了多酸合成化学向材料化学的发展。本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1.向碲钨酸盐/稀土反应体系中引入醋酸分子,得到了两例醋酸修饰、多核 Ln-W-Te 金属簇取代的碲钨酸盐六聚体K4H2[(CH3)2NH2]20[(Ln4W4O9)(CH3COO)(H2O)7(TeO3)(B-β-TeW8O30)(B-α-TeW8O31)2]2·82H2O(Ln=Pr3+,Nd3+)... 

【文章来源】: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附件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稀土取代的多钨酸盐簇合物的发展简介
4
4-,GeO4
4-,PO4
3-和AsO4
3-为杂阴离子模板)簇合物的发展简介">        1.1.1 稀土取代的多钨酸盐(以SiO4
4-,GeO4
4-,PO4
3-和AsO4
3-为杂阴离子模板)簇合物的发展简介
3
3-,SbO3
3-,BiO3
3-,SeO3
2-和TeO3
2-为杂阴离子模板)簇合物的发展简介">        1.1.2 稀土取代的多钨酸盐(以AsO3
3-,SbO3
3-,BiO3
3-,SeO3
2-和TeO3
2-为杂阴离子模板)簇合物的发展简介
    1.2 有机金属/过渡-稀土异金属取代的多钨酸盐簇合物的发展简介
        1.2.1 有机金属-稀土异金属取代的多钨酸盐簇合物的发展简介
        1.2.2 过渡金属-稀土异金属取代的多钨酸盐簇合物的发展简介
    1.3 本文的设计思路及创新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新型Ln-W-Te多金属簇取代的碲钨酸盐簇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药品
        2.2.2 表征仪器
        2.2.3 化合物1-2的合成
        2.2.4 化合物1-2的晶体结构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化合物1-2的结构表征
        2.3.2 化合物1-2的近红外荧光光谱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新型有机配体桥连Fe-Ln异金属嵌入的一维碲钨酸盐链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品
        3.2.2 表征仪器
        3.2.3 化合物3-6的合成
        3.2.4 化合物3-6的晶体结构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化合物3-6的结构表征
        3.3.2 化合物3和4的荧光性能研究
        3.3.3 化合物5的磁学性质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新型有机锡和稀土金属协同构筑的高核多金属碲钨酸盐纳米簇的合成、结构及抗癌活性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药品及仪器设备
        4.2.2 表征仪器
        4.2.3 化合物7和8的合成
        4.2.4 化合物7和8的抗癌活性实验
        4.2.5 化合物7和8的晶体结构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化合物7和8的结构表征
        4.3.2 化合物7和8的抗癌活性研究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新型高核Ag-Ln异金属硒钨酸盐衍生物的制备、结构及发光性质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2 表征仪器
        5.2.3 化合物9-11的合成
        5.2.4 化合物9-11的晶体结构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化合物9-11的结构表征
        5.3.2 化合物9的发光性质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6.1 本文结论
    6.2 课题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已发表和待发表论文
    会议论文
导师及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附表



本文编号:30581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30581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b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